最近哪,不少機構和自媒體都在發表各自的看法,認為現在A股處于底部區間,是值得入手的位置。
但股市不但不漲,反而一個勁的陰跌。
這個現象背后有很深的意義!我們來拆解一下其中的原因。
今年,各地對房地產的政策都有所放松,有些城市更是使出了大招。但即便這樣,房價似乎不漲反跌!
為啥薄利多銷在房地產上就行不通呢?房子不還是那些房子嗎?
原因很簡單,因為大家認為房子還會跌。而且最近這幾個月確實也印證了房價正在跌。
那么大家肯定就會觀望了。如果房價跌5%,可能就節省出一輛車的費用了。
啥時大家會爭先恐后地去買房呢?那肯定是房價暴漲的時候呀!
2000年,幾萬塊買一套房的時候,咋沒見人去搶呢?那時候你要是跟人說房子以后會漲10倍,估計會被人嘲笑是腦子出問題了。
這事搞笑就搞笑在,當房價漲到大家都買不起的時候,所有人都瘋了一樣想盡一切辦法去買房。
同樣的道理,我們大膽假設房價開始暴跌了,跌到地板價了,估計就不會有幾個人敢買了。到時候大家心里想的可能是:房地產完蛋了,房價永遠漲不起來了。
其實呀,房地產跟股票價格的波動都是一模一樣,只不過房價的波動周期是20年,股價是3年左右。
現在股市里的人分為兩類:
一類是真的恐懼了,不敢買了,相信全球危機即將爆發,股價漲不起來了。
另一類是,知道現在就是底部區域,心里也知道現在確實應該買入,但就是不買。
對于第一類人,很好理解。這第二類人,葫蘆里到底賣的什么藥呢?
我們可以想象這樣一個畫面,10只鬣狗圍攻一只獅子。此時獅子已經精疲力竭了,任何一只鬣狗只要再次發起攻擊,就能搞死獅子。
但它們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就是沒人敢上,害怕萬一這獅子回光返照把自己拍死怎么辦呢。于是10只鬣狗把獅子圍起來,直勾勾地盯著獅子。這個就叫做圍觀。
等到獅子失血過多,或者傷口感染發炎,奄奄一息了,它們中就會有狗第一個沖上前去撕咬。
現在的A股就是這樣的情形。專業投資者知道A股快斷氣了,但誰也不愿意第一個沖進去。萬一出手后再來一個急跌怎么辦呢?
于是就把A股圍起來,等著它斷氣呢。
換句話說就是,知道現在該買到就是不買。這叫做看多不做多。每次熊市底部區域都是這樣。
但現在A股的盤子已經很輕了,只需要少量資金沖進去,就能拉三根陽線出來。這三根陽線出現,其他人就會群起而攻之。接下來就是一波暴利拉升!
所以,我們現在看到A股上的一典型現象就是,很多機構都發表觀點說現在是買入時機了,但成交額還是很清淡(表明買盤很少)。
大家心里都在說:你去買呀,你買了我就買!

當然,你也別以為他們能買在A股咽氣的一瞬間,他們多數都會買在A股暴力回血的末尾。
當成交量低迷時,就是圍觀行情的開始。
我們常說量在價先,說的就是成交量持續低迷后,股市見底也就不遠了。只不過具體是哪一天見底,這就無法預知了。
我們可以回顧一下2012年到2022年,每年的地價和地量出現的時間差,見下圖。
從圖中可以看到,地價和地量之間的時間差通常都在1-3個月內。
但并不是地量一定出現在地價之前,相反,更多時候是地價先出現,然后才出現成交量的最低值。(紅框中的年份)
對于今年來說,如果未來上證指數不再跌破2886點,那么就是地價先出現,地量后出現。
如果未來跌破了2886點,就有可能是地量先出現,地價后出現。
4月26日到現在已經有5個月時間了。按照歷史數據呈現的規律來看(地量和地價相距1-3個月),有可能還會跌破4月份的點位。
咱其實不用在意到底會不會跌破,反正都是底部區域,三五年后回頭看,其實買得貴一點或者便宜一點,對收益的影響沒那么大。
總而言之,圍觀行情之后,否極泰來也就不遠了。圍觀就代表著無人問津,成熟的投資者就應該買在無人問津處,賣在人聲鼎沸時。
為啥很多人都知道現在是底部,但就是不漲呢?
因為大家都在看多不做多,都在圍觀,都在等別人先下手!
畢竟嘛,從人性的角度講,買入后就遭遇下跌,心里更難受。大家都希望買入后就一直漲!
只不過嘛,每次熊轉牛時,絕大部分人都踏空了。
當成交量持續萎靡時,就意味著圍觀行情出現了。一旦圍觀行情出現后,離反轉的時間也就不遠了。
咱們尤其要注意的是,地量通常滯后于地價,換句話說,當你看到地量時,很可能反轉已經發生了!
“地量見地價”并不是要準確預測市場,背后更多是我們是否相信否極泰來,相信周期的力量!
打賞自愿,1分錢都是默默的支持,哈哈!
上面的內容更豐富還做了分類,一起看財經,學投資!
評論前必須登錄!
立即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