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過五旬的黃光裕,想改變國美頹勢真的很難。
7月20日,位于港股的國美零售,再度迎來暴跌。截至當日收盤,國美零售大跌7.94%,報0.29港元/股,并再度刷新上市以來歷史新低(按前復權計算),市值僅存104億港元,距離跌破百億大關只有一步之遙。
實際上,在市場得知去年2月黃光裕獲釋后,國美零售股價一度達到2.55港元/股的近期巔峰。若從那時算起,國美零售不到一年半暴跌近89%,市值損失806億港元,甚至跌得比黃光裕出獄前還要慘,而持股約60%的黃光裕和其一致行動人,也同樣失去484億港元身家。
面對這樣的市場表現,投資者不禁開始思考,黃光裕歸來的這一年多,到底給國美帶來了什么,又能否對得起老婆杜鵑十余年來的苦苦等待。

2021年,國美零售實現營收464.84億元,同比增長5.36%,而凈虧損依舊高達47.7億元,何時盈利依舊遙遙無期。可以說,雖然杜鵑沒有交給黃光裕“一個更好的國美”,可黃光裕也沒有實現回歸時“力爭18個月讓國美恢復原有市場地位”的豪言。
實際上,早在2008年,國美的營收就已達到459億元,是阿里的十幾倍,京東的幾十倍。也就是說,國美已然原地踏步十幾年。
有意思的是,黃光裕的確善于出“奇招”,常常加班到半夜的他,先是弄出了一個類似“抖音 微博 電商平臺”結合體的“真快樂”,后又欲圖進軍元宇宙。前不久,有消息稱,國美已將元宇宙定為最重要的戰略方向,項目總負責人已經入職,并正招攬人才。
元宇宙的確是一個具備無限可能的新行業,并且處于剛發展的階段,前景十分廣闊。可阿里、騰訊、華為、百度等互聯網巨頭也都有布局,而在連續虧損下缺乏資金,并且本身在技術上不占優勢的國美,到底能否從這不利的處境中分一杯羹,還需要打上一個問號。
評論前必須登錄!
立即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