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導最近在研究三個哲學一樣的問題:到底要不要貸款?里面究竟有多少坑?把貸款的錢拿來理財的話,要多少的收益才能回本?
面對這三個問題,菜導(微信:cainiaolc)就想,怎么一個簡單的商業動作,竟因為銷售機構的各種掩人耳目,硬生生地把消費者們逼成一個哲學家,一不小心還會上當受騙。
一個真實的案例
有個叫小王(化名)的菜友,最近做了一次車貸,和菜導交流之后,問題來了。
小王:“五萬車貸,貸款三年,手續費一千,每年2000利息,三年6000。一共7000額外支出。希望菜導推薦一個風險低,高于貸款的理財方式。希望把這五萬滾動三年補回貸款利息。”
菜導:“算了下,你的貸款利率大概是每年8—9個點左右。所以要投資9個點以上的,才能賺回來。但這么高的收益,風險是一定存在的。”
小王:“啊?!第一年交3000,不應該相當于6%,后兩年各2000,不應該是4%嗎?為什么是8,9呢”。
好吧,有多少人對號入座了呢?菜導覺得有必要跟大家說說貸款利率的問題。(后附詳細演算過程喲!)
實際利率和標榜利率有出入的原因
以小王的例子來說,實際利率和銀行標榜利率有出入的根本原因在于,銀行讓小王采取分期還款的方式還款,即把5萬元三年的總利息6000元跟5萬元本金加在一起除以36個月,讓小王每個月還1555.55元(第一個月要還2555.55元,有1000元手續費),三年逐漸還清。
按這種還款方式,小王是沒有由始至終完全擁有銀行貸給他的5萬元的。
隨著小王每個月的按時還款,他欠銀行的錢會越來越少,承擔的利息應該也越來越少,可事實卻是,小王承擔的利息一直是滿額5萬元的利息,從而導致小王貸款的實際利率遠高于銀行標榜的利率。
什么是貸款的真實利率?
所謂真實的貸款利率,就是到期連本帶息一次性還清,中間不需要任何手續費或分期先還一部分,這樣的利率才是真實的。
舉個栗子,假設菜導借你10萬元,一年期,利率是20%,利息2萬,如果一年后你一次性還給菜導12萬,那么這個20%就是真實的。
如果不是這樣,哪怕只是每個月要先還利息,真實利率都會超過20%。
而如果菜導要你每個月都要還本金和利息,12萬平均分到12個月,每個月還一萬,那么這個真實利率會很嚇人,達到35%!如果再收個2000手續費,則會達到39%!

如何計算貸款的真實利率?
這個35%和39%是怎么來的呢?菜導教大家一個方法,就是反推,假設把貸來的錢拿來理財,看要多少的年化收益才足夠還錢,這個剛好夠還錢的年化收益便是貸款的真實利率。
可以先根據經驗預估一個真實利率,再驗證這個利率是否正確,不正確再做調整。比如,對于上面的例子,菜導預估真實利率是35%。
投資一個年化收益35%的產品,每個月的利率是2.9167%(年化收益35%/12個月),每個月到期后取1萬還貸款,然后剩下的錢接著投。
如上表所示,計算過程是這樣的,以第二個月為例:
【擁有金額=前一月擁有金額-每月還款+月投資回報】
即10萬-1萬+2916.7元=92916.7元
【月回報率=擁有金額*月投資利率】
即92916.7元*0.029167(2.9167%)=2710.101
借助excel的計算功能可以方便地算出12個月的情況。可以發現最后還欠51.999元,也就是35%的收益差不多剛好能還貸款,所以真實利率是35%。
收手續費2000元的計算方式是將第一個月擁有的金額減去手續費后再計算,我們看看39%的預估是否正確:
每個月的利率3.25%=年化收益39%/12個月
最后還差103.871元,所以真實利率將超過39%一點!
按這樣的方式,大家應該可以計算出文章開頭小王的真實車貸利率是接近9%了吧。小王別傷心,多看看菜導的其他文章好好理財,說不定能賺回來。
課后題
車貸這么坑爹,那么傳說中的房貸呢?真實利率如何?課后動手算算~算不懂的或者還是有疑問的,歡迎和菜導交流(微信:cainiaolc)!
評論前必須登錄!
立即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