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們打開炒股軟件看K線走勢圖時,點擊鼠標右鍵會看到有前復權、后復權、不復權三種模式形態,有的股票三種模式下形態差別很大,選錯模式,甚至有的股票用不復權羚銳制藥
用不復權看,此時股票位置較低,還在歷史相對低位趴著
用前復權看,此時股票位置較高,已處在歷史高位,股價也創出歷史新高,同一只股票,差別可謂天壤之別
一、為什么會出現這三種模式呢?
當一家上市公司出現盈利,有的公司會對股東進行分紅或送股,就是經常看到上市公司公告里的每10股送5股、每10股送10股等等,那么公司股票數量就會增加,為了保持公司總市值不變,所以就必須下調股價,這個下調股價的操作就叫作除權
二、分別解釋前復權、后復權、不復權
(下面以先河環保
前復權
用前復權看,歷史最低股價5.7,現在也是處在底部,股價是7.4,真實反應了目前的位置

后復權
用后復權看,股價差別很大,歷史最低價高達26.3,而目前真實股價才7.4,所以不能真實反應目前股價位置
不復權
紅框內出現了一個大大的跳空缺口把形態打破,K線也不連續,不利于股票分析。
三、總結
1.不復權雖然能看到股價的實際價格,但是因為有大大的跳空缺口。形態被打亂,不方便看盤,一般不用。
2.后復權,是保持股價上市第一天的價格不變,然后根據高送轉
3.前復權K線是以現在股票的價格為基準復權,所以K線可以直觀明晰地反映當前股價在全部數據中所處的位置是高還是低,且K線均線的走勢連貫,易于看清股票的真實面貌,增加分析的正確性。
最終結論:分析股票最好要用前復權,才能不會被形態所騙,如果分析股票第一步錯了,錯把低位當高位,那么接下來的分析又有什么意義呢?
評論前必須登錄!
立即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