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代碼:601881 證券簡稱:中國銀河 公告編號:2022-030
本公司董事會及全體董事保證本公告內容不存在任何虛假記載、誤導性陳述或者重大遺漏,并對其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完整性承擔個別及連帶責任。
重要內容提示:
● 每股分配比例:每10股派發現金股利人民幣3.10元(含稅)。
● 本次利潤分配以實施權益分派股權登記日登記的總股本為基數,具體日期將在權益分派實施公告中明確。
● 在實施權益分派的股權登記日前中國銀河證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公司”)總股本發生變動的,擬維持分配總額不變,相應調整每股分配比例,并將另行公告具體調整情況。
一、利潤分配方案內容
經安永華明會計師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審計,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公司母公司經審計凈利潤為人民幣9,875,010,847.38元。根據《公司法》《證券法》《金融企業財務規則》以及《公司章程》的有關規定,分別按照10%的比例提取法定盈余公積金、一般風險準備金和交易風險準備金、扣除永續債利息支出,并加上其他綜合收益結轉留存收益后,2021年可供投資者分配的利潤為人民幣6,241,011,589.73元。加上2020年末未分配利潤人民幣20,369,533,218.62元,減去公司本年實施2020年度利潤分配方案分配的現金股利人民幣2,230,196,926.54元,母公司期末累計未分配利潤人民幣24,380,347,881.81元。
經董事會決議,公司2021年年度擬以實施權益分派股權登記日登記的總股本為基數分配利潤。本次利潤分配方案如下:
公司擬向全體股東每10股派發現金紅利人民幣3.10元(含稅)。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公司總股本為10,137,258,757股,以此計算合計擬派發現金股利總額為人民幣3,142,550,214.67元(含稅),占2021年度歸屬于公司股東凈利潤的比例為30.13%。
如在本公告披露之日起至實施權益分配股權登記日期間,因配售、回購等原因致使公司股本發生變動,每股派發現金股利的金額將在人民幣3,142,550,214.67元(含稅)的總金額內作相應的調整。如后續總股本發生變化,將另行公告具體調整情況。
現金股利以人民幣計值和宣布,以人民幣向A股股東支付,以港幣向H股股東支付。港幣實際發放金額按照公司股東大會召開日前五個工作日中國人民銀行公布的人民幣兌換港幣平均基準匯率計算。
本次利潤分配方案尚需提交股東大會審議。
二、公司履行的決策程序
(一)董事會會議的召開、審議和表決情況
公司第四屆董事會第六次會議(定期)審議通過了《關于提請審議的議案》,同意本次利潤分配方案,并同意將該議案提交公司2021年年度股東大會審議。
(二)獨立董事意見
公司全體獨立董事認為:公司2021年度利潤分配方案符合相關法律、法規、規范性文件以及公司的實際情況,有利于公司的長遠發展,符合股東的整體利益和長遠利益。同意該利潤分配方案,并提交股東大會審議。
(三)監事會意見
公司第四屆監事會2022年第一次會議(定期)審議通過了《關于提請審議的議案》,同意本次利潤分配方案。
三、相關風險提示
(一)現金分紅對公司每股收益、現金流狀況、生產經營的影響分析
本次利潤分配方案結合了公司發展階段、未來的資金需求等因素,不會對公司經營現金流產生重大影響,不會影響公司正常經營和長期發展。
(二)其他風險說明
本次利潤分配方案尚需提交公司2021年年度股東大會審議通過后方可實施。
中國銀河證券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會
證券代碼:601881 證券簡稱:中國銀河 公告編號:2022-031
關于高級管理人員任職的公告
中國銀河證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公司”)于2022年3月30日召開第四屆董事會第六次會議(定期),審議通過了《關于提請聘任杜鵬飛先生擔任公司業務總監、執委會委員的議案》,同意聘任杜鵬飛先生擔任公司業務總監、執行委員會委員,自本議案審議通過之日起生效。
杜鵬飛先生的簡歷詳見附件。
附件
杜鵬飛先生簡歷
杜鵬飛,男,漢族,1974年7月出生,中共黨員,碩士研究生。杜先生1998年8月在中國建設銀行遼寧省分行工作;2006年3月加入中國建銀投資有限責任公司,先后任人力資源部干部、綜合處高級副經理、員工管理組負責人、人力資源部負責人、人力資源部總經理、黨委組織部部長;2016年11月至2016年12月,任建投控股有限責任公司黨委委員、監事長;2016年12月至2021年12月任建投華文投資有限責任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其間,2020年4月至2021年12月任建投投資有限責任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2021年9月至2021年12月任中國建銀投資有限責任公司執委會成員;2022年1月起,任中國銀河證券股份有限公司黨委組織部部長、人力資源總部負責人兼黨校辦公室主任。
證券代碼:601881 證券簡稱:中國銀河 公告編號:2022-032
中國銀河證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公司”)于2022年3月30日召開第四屆董事會第六次會議(定期),審議通過了《關于提請聘任羅黎明先生擔任公司副總裁、執委會委員的議案》,同意聘任羅黎明先生擔任公司副總裁、執行委員會委員,不再擔任公司業務總監職務,自本議案審議通過之日起生效。
羅黎明先生的簡歷詳見附件。
羅黎明先生簡歷
羅黎明,男,漢族,1976年9月出生,中共黨員,在職博士。1998年8月參加工作,先后在東海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原常州市證券公司)、上海市恒康電子有限公司(常州市證券子公司)、北京世華國際金融信息有限公司、上海吉貝克信息技術有限公司、中國證監會規劃發展委員會、中證機構間報價系統股份有限公司、中泰證券工作。2017年6月加入銀河證券,任執行委員會委員、業務總監;2021年9月,兼任托管總部總經理;2022年2月,任銀河證券黨委委員。
公司代碼:601881 公司簡稱:中國銀河
2021年年度報告摘要
第一節 重要提示
2 本公司董事會、監事會及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保證年度報告內容的真實、準確、完整,不存在虛假記載、誤導性陳述或重大遺漏,并承擔個別和連帶的法律責任。
3 公司全體董事出席董事會會議。
4 本公司按照中國企業會計準則和國際財務報告準則編制的2021年度財務報告,經安永華明會計師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和安永會計師事務所審計,并為本公司出具了標準無保留意見的審計報告。
5 董事會決議通過的本報告期利潤分配預案或公積金轉增股本預案
公司擬派發現金股利為人民幣3,142,550,214.67元(含稅),以2021年末總股本10,137,258,757股計算,每10股派發現金股利人民幣3.10元(含稅);若本公司于股權登記日因配售、回購等原因,使得公司股本總數發生變化,每股派發現金股利的金額將在人民幣3,142,550,214.67元(含稅)的總金額內作相應調整。本次現金股利以人民幣計值和宣布,以人民幣向A股股東支付,以港幣向H股股東支付。公司2021年度利潤分配預案已經公司第四屆董事會第六次會議(定期)審議通過,尚需提交公司股東大會審議通過。
第二節 公司基本情況
1 公司簡介
注:2021年10月29日,公司第四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定期)審議通過《關于提請審議吳承明先生不再擔任公司執行委員會委員、董事會秘書及公司其他職務的議案》,因工作安排調整,同意吳承明先生不再擔任公司執行委員會委員、董事會秘書及公司其他職務,并由公司法定代表人陳共炎先生代行董事會秘書職責。
2 報告期公司主要業務簡介
2.1總體經營情況
2021年,公司堅持以黨建引領業務,貫徹高質量發展道路,以聚焦國家戰略、服務實體經濟、服務居民財富管理、踐行社會責任為使命,在前期戰略布局的基礎上,多項業務取得新的突破。其中,財富管理業務保持行業領先,信用業務繼續穩步增長,投資業務積極增收,投行、資管業務持續轉型投入,子公司建設取得實效,國際貢獻加大,同時集團資本補充穩步推進,數字化建設取得成果,風險合規審慎有效,公司發展步入新的階段。截至報告期末,集團總資產人民幣5,601.35億元,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權益人民幣989.56億元。報告期內,集團實現營業收入人民幣359.84億元,同比增長51.52%,歸屬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人民幣104.30億元,同比增長43.99%,加權平均凈資產收益率12.29%,同比增加2.45個百分點。
2.2公司主營業務情況
2.2.1經紀、銷售和交易業務
(1)證券經紀
報告期內,本集團經紀業務實現營業收入人民幣125.09億元,同比增長16.40%,主要由于證券市場指數上行,交易量回升,公司把握市場機遇,豐富業務品類,為客戶提供全業務鏈證券經紀業務,推進財富管理轉型,證券交易傭金收入同比增長。
市場環境
近年來證券市場傳統經紀業務同質化競爭愈演愈烈,機構客戶專業化、散戶客戶產品化進程加速,機構交易占比持續提升,財富管理業務成為證券行業新賽道。2021年證券市場全年股基交易量(不含滬股通、深股通、交易型貨幣基金)約人民幣254.08萬億元,日均股基交易量繼2015年以來再度沖破萬億,達到人民幣10,456億元,較2020年增長24.29%。截至報告期末,滬深兩市融資融券余額為人民幣1.83萬億元,較2020年末增長13.17%。
經營舉措及業績
信用業務方面,公司緊跟監管政策方向,把握行業發展大勢,繼續按照“調結構、保收益、控風險”的總體思路穩健發展。其中,融資融券業務方面,公司堅持以客戶為中心,加強金融科技應用,逐步優化客戶服務體系;積極拓展券源籌集渠道,重點挖掘專業投資者和機構客戶,持續優化客戶結構;建立健全風險防控體系,提高風險管理和防范能力。股票質押業務方面,公司堅持服務實體經濟,持續優化項目結構,聚焦區域、行業內優質客戶,通過風險差異化識別、業務協同、系統支持等手段全面提升綜合服務能力。截至報告期末,公司客戶的股票質押規模人民幣188億元,較2020年末下降人民幣45億元,下降幅度為19%,平均履約保障比例355%;公司客戶融資融券余額人民幣938億元,較2020年末增長15%,平均維持擔保比例286%,整體風險可控;公司信用業務中融資融券業務占比持續提升,業務結構得到明顯優化。
研究與投顧業務方面,報告期內公司舉辦中國銀河證券2021年春季科技類上市公司交流會、碳中和專題研討會、2021年中期投資策略報告會、2021年秋季策略暨ESG業務研討會,協助舉辦甘肅省屬企業提高上市公司質量專題培訓會。公司在高效輸出研究成果,積累新的服務方式和服務渠道的同時,為推動資本市場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有價值的智力支持。公司在推動研究產品化方面,推出高頻數據跟蹤、各行業研究框架、宏觀分析和策略指引等,完善股票池體系,豐富研究產品種類,延伸業務協同力。2021年公司加強投資顧問服務,為客戶和投資顧問提供高水平策略支持,研究業務標準化和規范化顯著提高,報告質量和數量均有顯著提升。截至2021年末,公司完成深度投資顧問報告53篇,同比增加83%,完成投顧日報和投顧觀察490篇,同比增加50%;公司開展客戶服務、投顧培訓、投教支持和報告會共計136場次,參與客戶超50萬人次;策略直播92場,及時策略點評66次。
2022年挑戰與展望
展望2022年,資本市場擴容推動證券化率邁上新臺階,為券商業務穩步擴展奠定扎實基礎。伴隨著居民財富持續向證券市場轉移,投資者質和量的提升,券商經營重心從流量營銷向客戶為中心進行轉換,產品供給和客戶需求將保持高速增長勢頭,行業“大財富管理”生態環境將逐步形成。公司證券經紀業務將進一步增強多渠道獲客能力,發展生態合作伙伴,積極推進渠道多元化發展,打造銀河機構業務品牌,實現從經紀服務到銷售服務、產品服務及交易服務的全方位延伸;同時,建立健全機構投研交易服務體系,完成相關業務管理制度的制定和發布,從資產配置、組合管理、風險分析等多個投研領域,做好智能化投研服務的業務規劃。公司信用業務將進一步致力于增加券源供給,拓寬專業客戶群體,推動數字化轉型,深化綜合金融服務。2022年,公司將秉持“以客戶為中心”的發展理念,精細化分層客戶服務模式,為客戶提供全譜系、多層次的財富管理產品和服務,推動綜合金融服務升級。
(2)期貨經紀
報告期內,銀河期貨實現營業收入人民幣151.19億元,同比增長109.14%;實現凈利潤人民幣7.66億元,同比增長112.35%,日均客戶權益人民幣413.41億元,同比增長61.07%。
市場環境
近年來,期貨市場快速發展,品種供給不斷豐富,對外開放穩步推進,市場功能有效發揮。報告期內,一方面,受疫情沖擊商品供應鏈受阻,另一方面,市場對大宗商品需求升溫,疊加貨幣供應寬松及通脹預期等因素,國際大宗商品價格波動加劇,國內商品期貨熱點板塊和品種不斷輪動,各類投資者參與度顯著提升,帶動資金持續入市。
經營舉措及業績
報告期內,銀河期貨加快期貨業務轉型步伐,由單一的期貨經紀業務向衍生品綜合服務商方向轉變,全面踐行“商品期貨走專業化發展道路、金融期貨走規模化發展道路”的戰略指導原則,充分發揮子公司銀河德睿衍生品和交易平臺作用,提高收入和利潤水平;以銀行、保險、基金公司等金融機構為定向拓展服務對象做大權益規模;以“客戶服務為中心”為客戶提供全方位、差異化的投研服務,優化收入結構;在風險可控的前提下,合理運用自有資金對外投資,帶動經紀業務增長。截至報告期末,銀河期貨資產管理業務整體規模人民幣27.18億元,同比增長4.50%。其中,自主管理業務規模人民幣7.46億元,同比增長69.52%。報告期內,銀河期貨場外衍生品業務全年累計新增名義本金人民幣2,280.09億元,同比增長58.75%,其中,商品類名義本金累計新增人民幣1,594.52億元,金融類名義本金累計新增人民幣685.57億元。
2022年挑戰與展望
2022年,銀河期貨將(1)進一步推進由期貨經紀業務向衍生品綜合業務方向轉型,初步樹立起行業內的競爭優勢,通過專業服務滿足不同金融機構的實際需求,實現金融期貨業務規模再上新臺階。(2)重新定位資產管理目標,持續加強資產自主管理的水平,同時努力加大管理規模,提升資管業務在公司收入和利潤中的占比。(3)期權業務繼續以已上市金融期權品種為工作重心,圍繞專業客戶需求,打造以“培訓”、“軟件”、“策略”為核心的特色服務體系。
(3)資產管理
報告期內,本集團資產管理業務實現營業收入人民幣5.07億元,同比下降16.15%,主要原因是受資管新規及行業政策影響,資產管理存量業務未完成規范改造前不得新增客戶和規模,本集團資產管理業務規模出現一定程度的下降。
市場環境
2021年是十四五規劃的開局之年,也是資管新規的收官之年,資本市場改革持續深化,高凈值人群推動資產配置需求不斷升級,資管行業去通道、產品凈值化轉型提速并實現行業重塑,資管行業迎來新的發展階段。
經營舉措及業績
報告期內,銀河金匯嚴格落實資管新規要求,加快產品改造進度,主動壓降通道業務規模。銀河金匯在推動產品設計、主動管理、營銷支持方面持續發力,基本形成了以發展“固收 ”產品為核心,權益、混合類產品為重點、創新類產品為亮點的自主管理產品格局。銀河金匯將打造優秀、可持續的投研能力作為重點工程,從專業能力、梯隊建設和考核機制三方面,對投資人員體系進行改革,進一步提升投研能力,市場競爭力進一步提升。銀河金匯推動完善營銷體系,優化多渠道服務模式,營銷支持能力得到提升;積極踐行國家戰略,發揮連接實體經濟與資本市場的紐帶作用,推動綠色金融持續創新,多只節能減排主題股票質押項目和支持區域重大發展戰略資產證券化業務落地或獲得交易所無異議函,全力助推實體企業經濟效益與綠色減排雙贏發展。截至報告期末,銀河金匯受托資產管理規模為人民幣1,237.23億元(其中:集合資產管理產品規模為人民幣430.56億元,單一(定向)資產管理產品規模為人民幣761.67億元,專項資產管理產品規模為人民幣45億元);截至報告期末,銀河金匯管理產品數量265只(其中:集合91只、定向169只、專項5只)。在資管新規過渡期結束前,銀河金匯全面達成大集合公募化改造工作,產品改造基本完成。
2022年挑戰與展望
2022年,銀河金匯將繼續以支持國家戰略、服務實體經濟為引領,依托集團資源優勢,持續深化“三大能力”建設,嚴格落實資管新規要求,打造專業化投研團隊,鞏固傳統固收優勢,做大做強產品體系,賦能資管業務高質量發展。同時,做好內外協同和客戶服務,發揮銀河金匯傳統稟賦優勢,打造正向循環的金融生態圈。
2.2.2投資銀行業務
報告期內,本集團投資銀行業務牢牢把握“兩堅持四服務”的職責定位,即堅持黨管金融、堅持防控系統性金融風險、服務實體經濟、服務國家戰略、服務科技創新、服務共同富裕,公司報告期內投資銀行業務實現營業收入人民幣5.76億元。
(1)股權融資
市場環境
2021年,資本市場全面改革穩步推進,科創板、創業板注冊制保持平穩運行,北京證券交易所成立,資本市場基礎制度不斷完善。根據“建制度、不干預、零容忍”的方針,證券行業呈現“嚴監管”態勢。隨著政策改革進一步深化,國內資本市場股權融資規模有所提升,根據WIND資訊統計數據,2021年滬深交易所股權融資規模人民幣18,178.06億元,同比增長8.29%。其中,IPO融資規模人民幣5,426.75億元,同比增長12.93%。
經營舉措及業績
報告期內,公司投資銀行業務緊抓多層次資本市場改革機遇,堅持“全員承攬、全照經營、全面協同、全程風控”展業原則,堅持“雙輪驅動,協同發展”業務模式,進一步深化“主題基金 基地式服務”長效發展模式。報告期內,公司完成IPO項目5單,完成再融資(包括可轉債融資)項目11單。報告期內,公司股票總承銷規模為人民幣152.22億元,其中IPO融資人民幣6.84億元,再融資人民幣145.38億元。
2022年挑戰與展望
隨著資本市場全面改革不斷深化及注冊制全面推行、多層次資本市場建設不斷完善,公司將繼續積極踐行國家戰略,服務實體經濟,積極貫徹落實公司五年戰略發展規劃,聚焦國家戰略重點區域,不斷夯實并完善“主題基金 基地式服務”發展模式,助力地方經濟發展,打造跨條線、跨市場的一體化價值鏈條,為客戶提供多元化、全周期的綜合金融服務解決方案,進一步增強投行業務核心競爭力。
(2)債券融資

市場環境
2021年,我國經濟運行總體穩中向好,債券市場迎來了財政貨幣政策趨穩后的結構性調整。2021年中國債市經歷了“慢牛”行情,債券市場發行規模回歸至平穩增長。根據WIND資訊統計數據,2021年我國債券發行合計人民幣61.63萬億元,同比增長8%。境內債券市場總存量達人民幣130.40萬億元,較2020年末增加人民幣16.15萬億元。
經營舉措及業績
報告期內,公司積極適應不斷變化的行業競爭態勢,進一步優化債券業務品種結構,對金融債、地方債、資產證券化等債券品種重點布局,取得較好成效。報告期內,公司的債券承銷規模創10年來歷史最高水平。根據WIND資訊統計數據,公司承銷債券合計583單,承銷金額共計人民幣2,298.33億元,承銷金額同比增長90.46%,行業排名第13,同比上升6名。其中,金融債方面,公司承銷金額人民幣946.18億元,同比增長70.54%,行業排名第10,同比上升1名;地方債方面,公司承銷金額人民幣463.28億元,同比增長595.62%,行業排名第10,同比上升21名;信貸資產證券化方面,公司承銷金額人民幣355.24億元,同比增長1,360.69%,行業排名第6,同比上升12名。報告期內,公司助力鄉村振興,成功發行公司首單鄉村振興債券“湖州市城市投資發展集團有限公司2021年度第三期中期票據(鄉村振興)”;公司積極倡導和推動綠色金融發展、響應“碳中和”戰略,報告期內承銷綠色債券5單,承銷總金額人民幣25.02億元,其中包括全國商業銀行首單綠色汽車分期資產支持證券(工元致遠2021年第一期汽車分期綠色資產支持證券)、首單碳中和債券“中國華電集團有限公司2021年面向專業投資者公開發行第二期綠色公司債券(專項用于碳中和)”。2021年,公司榮獲上交所及深交所“優秀受托管理人”榮譽。
2022年挑戰與展望
2022年,公司將繼續加大債券承銷力度,在加強公司業務協同的基礎上,進一步發掘金融機構業務及資產證券化業務、優質企業債業務,提升地方債的承銷規模,同時積極發展創新業務,加速推動股債聯動,更好的服務公司戰略客戶。
(3)新三板
市場環境
根據WIND資訊統計數據,截至報告期末,我國新三板市場掛牌企業數量6,932家,較2020年末下降7.23%。2021年我國進一步深化新三板改革,設立北京證券交易所,報告期末北交所上市公司家數82家,總市值人民幣2,722.75億元,報告期內累計實現融資總額人民幣184.71億元,股票成交金額人民幣1,609.80億元。
經營舉措及業績
報告期內,公司積極挖掘服務“專精特新”企業及其他中小企業機會,增強主題基金投資創新型中小企業、投資北交所目標企業的能力。報告期內,公司完成了2單北交所上市保薦項目,根據WIND資訊統計數據,北交所上市項目數量市場排名并列第10位。公司完成了2單新三板股票定向發行項目,累計募集金額人民幣6,609.65萬元。截至報告期末,公司存量新三板持續督導項目45家,其中創新層16家,基礎層29家。
2022年挑戰與展望
公司高度重視北交所設立這一資本市場重大發展機遇,將以聯席工作會議方式強化內部全面協同機制,并加快新三板基金落地,發揮投融資帶動作用。同時,公司將全面加強面向北交所的研究服務能力,提高執業質量,加強風險防范和項目儲備。
(4)并購重組
市場環境
2021年中國并購市場并購交易規模和數量有所上升。根據WIND資訊統計數據,2021年中國并購市場公告的交易數量為11,288個,涉及交易金額為人民幣12.65萬億元,同比上升47.29%;中國并購市場完成的交易數量為8,949個,涉及交易金額為人民幣3.70萬億元,同比上升18.72%。
經營舉措及業績
報告期內,公司緊抓資本市場變化的機遇,加強內外部業務協同,推進并購重組業務拓展。除開展常規的資產重組業務之外,先后為金貴銀業、貴人鳥、山東博雅、供銷大集、華昌達等5家上市公司擔任司法重整財務顧問,涉及的重整債務規模分別達到人民幣97.88億元、16.65億元、4.84億元、235.28億元和21.54億元。公司通過司法重整業務為上市公司引入新投資人,減輕其債務負擔、并使其重新獲得經營發展動力。
2022年挑戰與展望
2022年,公司將進一步加強并購重組業務體系建設,加強并購重組人才隊伍建設,提升企業并購重組專業服務能力,為落實《國務院關于進一步提高上市公司質量的意見》做出積極努力。同時,公司將借助股東優勢,繼續發揮服務國企整合的經驗優勢,抓住國企改革實施機遇,促進客戶企業通過資本市場實現外延式發展和價值提升。
2.2.3投資管理業務
(1)自營及其他證券交易業務
市場環境
2021年,上證綜指從3,473.07點上漲至3,639.78點,累計上漲4.80%;深證成指從14,470.68點上漲至14,857.35點,累計上漲2.67%;創業板指從2,966.26點上漲至3,322.67點,累計上漲12.02%;三板成指從1,010.77點上漲至1,138.22點,累計上漲12.61%;中債綜合財富總值指數從207.19點上漲至217.74點,累計上漲5.09%。
經營舉措及業績
① 權益類投資
報告期內,公司權益類投資業務持續聚焦核心資產,積極應對市場調整,運用期貨、期權等工具,降低敞口,有效控制回撤;大力發展以套利和多空策略為主的中低風險量化投資;新增基金投資、境外股票投資,豐富投資品類,擴大投資能力圈。
② 固定收益類投資
報告期內,公司緊抓市場機遇,有效擴大投資規模和杠桿水平,扎實做好信用研究,有效規避房地產等信用風險,公司債券質押式報價回購業務(產品“天天利”)繼續保持業內領先地位,業務規模及客戶數量穩居市場第一,未到期余額達人民幣171.9億元,投資者人數74.6萬;公司積極參與中國銀行間同業拆借中心本幣市場交易,獲得2021年度“市場影響力獎-活躍交易商”;獲得中央國債登記結算有限責任公司評出的“債券交易投資類自營結算100強”獎;獲得第六屆CNABS資產證券化年會“公募REITs投資機構獎”。公司高度重視各類創新業務資格儲備,加強頭部券商行業資源聚集能力,報告期內獲得銀行間交易商協會批復的信用風險緩釋工具核心交易商資格,并成為深圳證券交易所信用保護憑證創設機構;獲得上海黃金交易所銀行間黃金詢價業務資格、上海期貨交易所標準倉單業務資格等;公司獲批成為首批公募REITs戰略投資者和做市商,并成功參與首批9支和第二批2支全部公募REITs項目的投資或做市,投資規模和戰略投資者家數等多項指標均位居市場前列;公司創新推出了掛鉤“上海金”的收益憑證以及掛鉤中證債券指數的增強型場外衍生品,從而將公司投資管理能力與資本中介業務創新結合,進一步豐富公司產品體系,滿足客戶多元化的產品服務需求。
③ 衍生品投資
報告期內,公司不斷創新發展衍生產品類投資業務,加強以大宗交易和場外衍生品業務服務機構客戶需求、以跨境收益互換業務服務客戶跨境需求,通過精細化對沖管理提升了大宗交易業務的穩定性。場外業務方面,公司重點發展場外期權和權益互換業務,同時繼續為機構客戶和零售客戶提供浮動收益掛鉤型收益憑證產品等,滿足客戶的財富管理、大類資產配置需求。
④ 新三板做市業務
2022年挑戰與展望
(2)私募股權投資
市場環境
報告期內,國內募資環境整體較2020年呈現回暖趨勢。根據清科研究中心數據,2021年度投資機構共新募集6,979支可投資于中國大陸的基金,同比上升100.7%,共募得人民幣22,085.19億元,同比上升84.5%,增量資金加速向頭部聚集;共發生12,327起投資案例,同比上升63.1%。市場共完成4,532筆退出,同比上升18%。
經營舉措及業績
作為公司募集并管理私募股權投資基金的平臺,銀河創新資本全面貫徹“主題基金 基地式服務”發展模式,面對業務基礎薄弱、行業地位不足的困境,通過獨立募資和協同募資“雙管齊下”,著力提升基金主動創設能力,加快推進基金設立,邁出了主題基金跨越式發展的關鍵一步。報告期內,銀河創新資本發起設立中山興中銀河綠色產業投資基金、海鹽銀河時尚智造股權投資基金及銀河芯動能壹號股權投資基金,通過股權投資方式,支持具有核心競爭優勢的企業的發展;對外投資涉及新能源、顯示芯片技術等多個領域。
2022年挑戰與展望
(3)另類資產投資
市場環境
國家十四五規劃指引堅定實施科技創新戰略,隨著北交所的設立,中國多層次資本市場格局已然形成,中國股權投資市場仍處于戰略機遇期。資本市場注冊制改革的不斷推進將吸引越來越多的市場主體參與股權投資業務,同時一二級市場的估值價差空間也將進一步縮小,股權投資業務將越來越考驗投資機構對行業和企業的理解判斷能力。
經營舉措及業績
報告期內,銀河源匯聚焦高科技實業投資,加大股權投資力度,新增股權項目出資近4億元,主要投向先進制造、醫療健康、企業服務等實體經濟領域具有較強科技創新屬性的領先企業。截至報告期末,銀河源匯在投權益類金融產品39個,投資金額人民幣16.72億元。
2022年挑戰與展望
2022年,銀河源匯將繼續堅守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初心,積極服務國家戰略,以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和國家“十四五”發展規劃為短中長期戰略指引,落實“六穩”“六保”工作要求,堅持穩字當頭,穩健開展投資業務。重點參與構建“以企業為中心”的投融資業務體系,努力服務于母公司的整體戰略、服務于各業務線的聯動發展。
2.2.4海外業務
市場環境
報告期內,香港股票市場大幅回調。報告期末,香港證券市場市價總值為42.38萬億港元,較2020年末下降10.82%。報告期內,港股交投活躍,日均成交金額為1,667億港元,較2020年的1,295億港元上升29%;全年募集資金總額7,707億港元,較2020年7,470億港元上升3%;港股新股上市家數為98家,較2020年同期下降36%;新股募集總額3,289億港元,較2020年同期下降17.8%。報告期內,東南亞股票市場寬幅震蕩波動。東南亞地區不同國家股票市場交易量有所分化,印度尼西亞股票市場平均每日成交額同比增長49%,泰國股票市場平均每日成交額同比增長37%,馬來西亞股票市場平均每日成交額同比下跌16%,新加坡股票市場平均每日成交額同比下跌8%。
經營舉措及業績
報告期內,銀河國際控股努力克服市場波動影響,在港各項業務保持穩定,跨境業務有序推進。其中,經紀業務客戶數量和交易量均保持增長態勢,報告期末于香港聯交所市場參與者排名第48位;投行業務完成8單香港聯交所主板上市承銷及15單債券承銷項目;跨境收益互換業務規模穩中有升,報告期末增長至30.03億港元;資產管理業務成功發行首只中港跨境集合資管產品和首個A股打新專戶產品。
報告期內,銀河國際控股實現營業收入人民幣19.32億元,凈利潤人民幣2.74億元,歸屬于母公司凈利潤人民幣1.88億元;分別較2020年增長19.42%、37.92%和18.43%。
2022年挑戰與展望
3 公司主要會計數據和財務指標
3.1 近3年的主要會計數據和財務指標
單位:元 幣種:人民幣
3.2 報告期分季度的主要會計數據
單位:元幣種:人民幣
季度數據與已披露定期報告數據差異說明
4 股東情況
4.1 報告期末及年報披露前一個月末的普通股股東總數、表決權恢復的優先股股東總數和持有特別表決權股份的股東總數及前 10 名股東情況
單位: 股
注1:香港中央結算(代理人)有限公司為公司H股非登記股東所持股份的名義持有人,為代表多個客戶持有,其中包括銀河金控持有公司的25,927,500股H股。
注2:香港中央結算有限公司是滬股通投資者所持有公司A股股份的名義持有人。
4.2 公司與控股股東之間的產權及控制關系的方框圖
√適用 □不適用
4.3 公司與實際控制人之間的產權及控制關系的方框圖
√適用 □不適用
4.4 報告期末公司優先股股東總數及前10 名股東情況
□適用 √不適用
5 公司債券情況
√適用 □不適用
5.1 公司所有在年度報告批準報出日存續的債券情況
單位:億元 幣種:人民幣
注1:2020年11月24日,公司公開發行2020年永續次級債券(第一期)人民幣50億元,利率4.80%,在債券存續的前5個計息年度內保持不變,若公司不行使贖回權,自第6個計息年度起,每5年重置一次票面利率。
注2:2021年3月29日,公司公開發行2021年永續次級債券(第一期)人民幣50億元,利率4.57%,在債券存續的前5個計息年度內保持不變,若公司不行使贖回權,自第6個計息年度起,每5年重置一次票面利率。
注3:2021年4月21日,公司公開發行2021年永續次級債券(第二期)人民幣50億元,利率4.30%,在債券存續的前5個計息年度內保持不變,若公司不行使贖回權,自第6個計息年度起,每5年重置一次票面利率。
報告期內債券的付息兌付情況
報告期內信用評級機構對公司或債券作出的信用評級結果調整情況
□適用 √不適用
5.2 公司近2年的主要會計數據和財務指標
第三節 重要事項
1 公司應當根據重要性原則,披露報告期內公司經營情況的重大變化,以及報告期內發生的對公司經營情況有重大影響和預計未來會有重大影響的事項。
□適用 √不適用
中國銀河證券股份有限公司
中國銀河證券股份有限公司
特此公告。
2022年3月31日
評論前必須登錄!
立即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