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6日晚間,北京汽車(01958.HK)發布中期業績稱,公司上半年實現收入877.64億元,同比增長14.1%;同期公司擁有人應占溢利為20.9億元,同比減少25.9%;基本每股收益下降30.6%至0.25元;不派息。
8月27日,該公司的股價在早間高開1.58%后遭遇快速下跌,截至收盤,該股的跌幅為4.95%,股價為4.22港元,目前成交5683.94萬港元。
資料顯示,北京汽車上市于2014年12月,是北汽集團重點打造的乘用車資源整合與業務發展平臺,公司主要業務涵蓋乘用車研發、制造、銷售與售后服務,乘用車核心零部件生產、汽車金融、以及其他相關業務,其中的乘用車業務目前通過北京品牌、北京奔馳、北京現代和福建奔馳四大整車板塊開展。
截至2018年12月31日,該公司的控股股東為北京汽車集團有限公司,持股比例為42.63%;背后的實際控制人則是北京市國資委。
關于此次的中期業績,北京汽車在公告中表示,利潤下降主要由于北京現代及相關配套企業受國內乘用車行業競爭加劇,韓系車市場整體低迷等影響,而營收的增長主要得益于北京奔馳和北京品牌銷量的增長。
從分部的營收來看,報告期內,該公司北京品牌分部來自外部客戶的收入為99.57億元,同比增長48.97%,占總收入的比例為11.34%;北京奔馳分部實現的收入為778.07億元,同比增長10.81%,占總收入的比例達到了88.66%。
值得一提的是,北京品牌分部的毛利在期內虧損了14.15億元,毛利率由2018年上半年的負23.2%上升至2019年上半年的負14.2%,主要原因為北京品牌銷量同比增長12.2%;毛利相對較高的車型銷量占比提升;及新能源補貼政策退坡抵銷了部分毛利增長的影響。
而北京奔馳分部期內的毛利則為220.24億元,分部的毛利率由2018年上半年的31.3%下降至2019年上半年的28.3%,主要原因為運費的增加以及產品結構變化導致。
各品牌的銷量方面,北京奔馳和北京品牌銷量逆勢增長,而北京現代和福建奔馳則出現了不同程度的銷量下滑。
具體而言,北京品牌銷售8.2萬輛,同比增長12.2%,其中的新能源汽車銷售5.4萬輛,同比增長263.6%,主打車型是北汽新能源EU5;北京奔馳實現整車銷售28.2萬輛,同比增長11.9%;北京現代整車批發27.6萬輛,同比下滑27.3%,但在降庫存目標指引下,報告期內實現了35.1萬輛的零售業績;福建奔馳實現整車銷售1.3萬輛,同比下降9.3%。

另外,北京汽車的經營活動產生的凈現金由2018年上半年的112.12億元降至今年上半年的107.2億元,同比下降4.4%,主要原因為采購商品所支付的現金增加導致。
截至2019年6月末,該公司擁有現金及現金等價物468.15億元、應收票據29.15億元、應付票據78.48億元、未償還借款278.3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北京汽車業績下滑并不是偶然的,從汽車行業整體情況來看,情況也不樂觀。
資料顯示,2000年至2017年期間,國內的汽車銷量從209萬輛增長到了2888萬輛,處于持續增長的狀態,但是汽車銷量的同比增速整體卻處于下降趨勢。
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公布的數據顯示,2018年,中國汽車產銷分別完成2780.9萬輛和2808.1萬輛,產銷量比上年同期分別下降4.2%和2.8%,28年來增速首次出現負增長。
據中汽協預測,2019年中國汽車行業整體銷量將較2018年實現負增長,行業競爭壓力依然較大。面對壓力,北京汽車稱,公司在下半年將繼續積極應對行業變革、制定并確定了穩健發展的經營方針。
北京品牌的主打新車型EU7計劃于2019年下半年投放市場,下半年北京品牌將圍繞智達X3、EX5、EU7等新車型著力推進持續的銷售提升工作。
北京奔馳則將持續加強生產保障,確保新生產基地落成以及新車型投放如期推進,在銷售方面,將持續優化銷售管理、布局電動發展需要,為后續電動化車型上市作好準備。在新車型方面,下半年,北京奔馳計劃推出長軸距GLC SUV中期改款車型、全新GLB SUV、EQC純電動SUV以及A35-LAMG車型等多款產品。
北京現代將強化體系革新,通過多款新車上市和一系列營銷活動提升銷量。新車型方面,下半年,北京現代計劃推出昂希諾純電動車型、全新ix25 SUV、新款悅納轎車、第十代索納塔轎車以及菲斯塔純電動車型等多款產品。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北京汽車的營收雖然還在增長,但是凈利潤卻出現了下滑。為了應對行業競爭壓力,該公司計劃在下半年推出多款電動車型,這些舉措究竟有多大的效果還需要時間去驗證。
評論前必須登錄!
立即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