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中和、新能源的大浪潮下,光伏、風電、新能源車、鋰電池火了,新能源車里面最火的又是新能源乘用車,而新能源客車則成了大熱門里面的大冷門。
過去幾年,新能源汽車的快速發展主要得益于特斯拉的全球擴張以及鋰電池技術的進步。但直到今天,受制于鋰電池能力密度以及續航里程,以鋰電池作為動力的新能源汽車主要應用場景還是私家乘用車以及部分城市的中短程公交車。
而大型客車,如長途大巴車、大型班車等,鋰電池就不太實用,而采用氫燃料作為動力,但氫燃料的發展遠不如鋰電池飛快。
所以,出現的一個結果,路上的新能源私家車比較多,但新能源大客車很少。反映到大客車的消費企業上,主打乘用車的車企這幾年業績飆升、股價暴漲,而主打大客車的車企業績連年下滑、股價持續下跌!
就說宇通客車(600066.sh),2017年以前它是A股知名的大牛股,但這幾年它的股價一路下跌超60%,公司業績更是每況愈下。
93倍宇通,股價腰斬
宇通是海內首屈一指的大型客車制造商,在停車場里,幾乎每五輛客車中就有兩到三輛是宇通的,在海內大型客車市場的市占率很高,是貨真價實的客車霸主。
根據宇通的歷年財務數據,1997年上市當年公司營收只有4.37億、凈利潤只有4263.27萬,到2016年最輝煌的時分,公司一年營收達到358.5億、凈利潤44.09億。
從1997年到2016年,整整20年,宇通的營收增長了81倍、年復增長率達25%,凈利潤增長了101倍、年復合增長率達26%。
太厲害了,連續20年營收、凈利潤保持25%以上的復合增長,這種強悍的業績表現也很完整的表現在了宇通的股價上!
1997年5月8日宇通登陸上海主板,發行價9.75元,首日開盤價30元。為剔除分紅送股的影響,這里采用后復權股價計算,到1999年3月3日最低涉及16.03元,然后就一路漲到了2017年11月13日的最高920.69元,較發行價大漲93倍、較首日開盤價大漲29倍、較1999年3月最低價漲了56倍,市值也達到歷史最高592億。
(宇通客車后復權股價截圖)
然而,自2017年11月13日之后宇通的股價就持續下跌,2018年一年就被腰斬,大跌65%,2019年初到2020年底雖然反彈了一波,但在今年又基本跌回去了,目前價位較2017年11月高位仍跌超50%。
伴著股價的下跌,宇通的市值也從592億的高位縮水至現在的不到256億,曾經的長線超級大牛股在短短幾年完全變了樣!
主業連續7個報告期虧損
要問宇通的股價為何會這樣持續下跌,也只能從公司近幾年的財報中找答案了!
看財報數據發現,2017年是宇通歷史上的一個重要轉折點,2017年以前宇通無論是營收還是凈利潤每年都保持正增長且基本同步增長,但從2017年開始宇通的營收、凈利潤每年都保持同步的下滑,2016年就成了宇通歷史業績的“珠穆朗瑪峰”。
以扣非凈利潤來看吧,可以更實在的反映出宇通這幾年的業績變化,因為自2016年之后公司的凈利潤受補助影響較大。
(數據來源:同花順網站)
可以看出,2016年就是宇通業績的歷史大頂,而宇通股價的歷史大頂在一年后的2017年11月13日形成,這說明公司股價的下跌的確是因為公司業績變化導致的,2017年在確認公司業績下滑后,股價立馬就跟著一路下跌!
2017年到2020年這幾年宇通業績的下滑是十分明顯的,幾乎是每年一個臺階一個臺階的往下降,始終下滑到2020年主業虧損,這也是宇通上市25年以來首次主業虧損。
即使到現在,宇通業績下滑的趨勢都沒有筑底的跡象,今年前三季度虧了4200.31萬。更值得注重的是,這已經是宇通連續七個報告期主業虧損了,也就是進入2020年之后宇通的主業就始終在虧錢!
(數據來源:同花順網站)
不過好現象是,最近兩年宇通的扣非凈利潤都呈現第一季度巨虧,然后后面三個季度再緩緩把一季度虧損的賺回來的特征。2020年一季度虧了1.98億,后面三個季度賺回來了1.42億,最終虧4200萬;今年第一季度虧了1.77億,二季度和三季度賺回來了1.35億,或許四季度能夠讓全年業績扭虧呢?
補貼退坡,宇通裸泳
無論從股價看還是從業績看,對于宇通來說2017年都是最要害的一年,這一年是公司上市以來首次出現收入利潤的雙降,也是公司業績走上下坡路的開始。
2017年到底發生了什么呢?
宇通在當年的財報中稱,2017年,受國家新能源補貼政策退坡影響,客車行業需求出現了大幅下滑,公司部分指標也出現了不同幅度的下滑,但均好于行業整體水平,并繼承領跑客車行業。
當年1月四部委共同發布的《關于調整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補貼政策的通知》正式執行,新規在提高行業準入門檻的同時,將除燃料電池車外的車型補貼標準退坡20%。
2017年1月的文件只是開始,2018年2月多部委又發布《關于調整完善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補貼政策的通知》,在提高新能源客車能量密度的同時升高補貼金額,插混動力客車補貼降幅達50%!
補貼退坡對宇通的業績影響是很直接的,這從宇通獲得的補助與凈利潤變化趨勢就能看出來。
(銳眼哥整理)
單從數字看,補貼金額對宇通的凈利潤影響并不大,但需要考慮到,由于行業補貼退坡導致客車銷量下滑,從而導致公司營收、凈利的大幅下滑。
從財務數據來看,從2016年到2020年,宇通的營收下滑了39.45%,營業利潤下滑了93.10%,凈利潤下滑了87.24%。比起業績的下滑幅度,宇通這幾年股價的下跌幅度還算好的。
從客車銷量看,2016年宇通客車銷量7.09萬輛,2020年銷量4.18萬輛,降幅41%。其中,2020年銷量降幅最大,下降幅度達到28.85%。
相對而言,作為大型客車龍頭企業的宇通,受補貼退坡的影響還是比較小的,影響較大的應當是安凱、中通、金龍、申龍這些車企,安凱因為被曝出騙取巨額國家補貼差點被退市,中通、金龍的股價較高位最多已跌超83%!
所以,總的來看,在2017年補貼退坡后,無論是宇通、中通還是金龍、安凱,整個客車行業都處于下降趨勢中,換句話說,其實還是這些客車公司在過去太依靠補貼,補貼一降整個行業都崩潰了。
未來,客車行業面臨的競爭也不小,伴著飛機、高鐵、城鐵的普及和私家車的增加,主要用于中遠途運輸的客車需求受到擠壓,客車企業的日子可能會越來越傷心。

評論前必須登錄!
立即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