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近年末,A股市場開啟震蕩上漲行情,12月2日,上證指數突破7月高點,盤中涉及3465.73點,創2018年2月以來新高。截至12月8日收盤,上證指數自11月以來已累計上漲5.76%。
當市場上行時,不少投資者內心糾結,一方面擔心買高了,另一方面又怕錯過市場時機。
與其說該不該買,以什么姿勢和節奏進場更是一個要害的問題。就像圍棋講究策略,戰役講究兵法,如何建倉對治理投資風險非常重要。
下面就為大家介紹三種適用的建倉辦法。
1、等額建倉法
等額建倉法指個股每下跌肯定幅度,則投入固定比例/金額的資金。
以固定比例法推演該種建倉辦法的成本:假設有資金10萬元,等分為4份,股票A現價50元,每下跌2%則買入四分之一,即2.5萬元。
可以發現,在第四次買入結束后,整體的每股持倉成本為47.50元,高于市場價格(46.00元)。
這也是等額建倉法最大的缺點,伴著買入次數的增加,持有金額也在上升,因此每次的等額買入對壓低成本的效果逐步減弱。即使后期股價下跌,籌碼成本進步升高,也很難有效攤薄成本。
2、倒金字塔建倉法
倒金字塔建倉法蘊含著“越跌越買”的思想,指的是一開始先用較少的資金買入,伴著股票下跌幅度的加大逐步增加買入金額。
同樣是資金10萬元,股票A現價格為50元,下跌2%買入1萬元;下跌4%買入2萬元;下跌6%買入3萬元,以此類推,直至資金耗盡。由于建倉過程中買入金額逐漸上升,就像倒立著的金字塔,因此該種建倉辦法又被稱為倒金字塔建倉法。
倒金字塔建倉法表示圖
從以上的推演中可以得知,采取倒金字塔建倉法建倉結束時每股持倉成本為47.00元,小于等額成本法(47.50)。
這是由于在市場下跌時,增加買入金額,大量的低價籌碼攤薄了平均成本,因此倒金字塔建倉法的長處便是整體持倉成本較低。
“越跌越買”的倒金字塔建倉法也為投資者帶來了風險,以上建倉辦法的建倉成本推演只是理想情景。
在實在的市場環境中,當總投入金額較大或設置的下跌幅度過大時,倒金字塔建倉法將很難實現建倉,因為市場/股票有可能在還未實現建倉時就已經開始反彈。
舉個例子,有15萬元資金,股票A現價50元,下跌3%,買入1萬元;下跌6%,買入3萬元;下跌9%,買入3萬元,以此類推。
個股下跌幅度難以猜測,股票A可能在跌幅9%時便開始反彈,此時一共只投入6萬元本金,盈余9萬元資金并未投入市場。由于本金較少,即使市場反彈,收益也將大打折扣。
等額建倉法與倒金字塔建倉法都是在股價下跌時進行建倉,因此這兩種建倉辦法并不合適單邊上行的牛市。在急速上漲的牛市中,運用這兩種建倉辦法將錯過投資時機。
值得注重的是,A股市場素來“牛短熊長”,震蕩是市場常態,因此在A股市場中,等額建倉法和倒金字塔建倉法是最常用的建倉辦法。
3、正金字塔建倉法
該種建倉辦法與倒金字塔建倉法相反,在一開始買入最多,例如可用資金的30%或40%,伴著股價的上升,越買越少。
如可用資金為10萬元,股票A現價格為50元,上漲3%買入4萬元,上漲6%買入3萬元,上漲9%買入2萬元,以此類推,直至資金耗盡。每次買入金額遞減,類似于正金字塔,故被稱為正金字塔建倉法。
倒金字塔建倉法表示圖
從上表中的推演中可知,建倉結束時,正金字塔建倉法的每股持倉成本為(52.00元),低于股票A市場價格(54.00元),是這三種建倉辦法推演中,唯一一個持倉成本低于市場價格的辦法。
前期低價時買入較多,后期價格上漲買入較少,“越買越少”的正金字塔建倉法能升高股價下跌帶來的風險。同時在每一次上漲時加倉,也避免了投資者踏空的痛苦。
正金字塔建倉法合適牛市或者處于上漲趨勢的股票,在震蕩市或者下行的市場環境中,正金字塔加倉法會拉高整體投資成本。
整體而言,三種建倉辦法各有優缺點:

值得注重的是,以上所舉的例子只是簡樸的模仿,對于資深投資者而言,亦將三種建倉辦法糅合,并結合相關技術指標來判定市場趨勢,使得建倉更為有效。
你有哪些建倉心得?
歡迎在評論區分享!投資路漫漫,助您一臂之力。
評論前必須登錄!
立即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