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5年上半年牛市中,28個申萬一級行業指數都在上漲,漲幅中位數接近70%,就連當時不太景氣的采掘、有色等行業都上漲30%以上,俗稱“風來了大象都能上天”,這就是典型的“普漲行情”。在2015年下半年到2016年末的熊市中,28個申萬一級行業指數都在下跌,跌幅中位數超過40%,就連當時基本面較好的銀行板塊都下跌接近19%,這就是典型的“普跌行情”。
結構性行情是指部分股票板塊上漲,而絕大多數的股票板塊跟隨小漲或根本不漲的市場行情,是相對全面行情或者說普漲普跌行情來講的。
從2020年的詳細行情來看,28個申萬一級行業指數有漲有跌,其中5個行業板塊漲幅超過50%、11個超過30%,但同時還有7個行業指數處于下跌狀態,這就是典型的結構性行情;也就是通常所說的二八分化格局。
圖 1:2020年申萬各一級行業漲幅(%)
資料來源:Wind,前海開源基金
但周二從盤面上來看,多數板塊出現了比較大的回調,比如國防軍工跌幅為-6.9%、非銀跌幅為-3.15%、家用電器為-3.11%、醫藥生物為-3.08%;周一漲幅比較大的生產白馬股也出現了較大幅度回落,比如貴州茅臺雖然在26日一開盤就創新高,達到2187元/股,但隨后大幅回調,當日跌幅為-1.52%。這可能是因為現在市場對于是否這些白龍馬股的估值較高依然存在較大分歧。現階段在結構性牛市下,白龍馬股的后續將如何走勢?是否會創新高、還是一蹶不振?
圖 2:2021年1月26日申萬各一級行業漲幅(%)
資料來源:Wind,前海開源基金
一、 白龍馬股屢創新高的原因
首先,居民儲蓄通過基金向資本市場大轉移。開年以來,爆款基金頻頻出現也表明居民儲蓄向資本市場大轉移的趨勢沒有改變;今年截止1月27日,總共發行了19只產品,賣出3965.81億元,相較去年同期多增將近3000億元。2019年我提出伴著房住不炒的房地產嚴格調控,大量的居民儲蓄將向資本市場轉移,轉移的通道就是購買基金;無論是公募基金還是私募基金,從2020年起都銷售十分火爆。根據最新的統計數據,公募基金的規模首次突破20萬億,達到20.48萬億;這將是A股市場逐步進入機構投資者時期的一個重要的特征,因為基金普遍是崇尚價值投資、基本面研究的,大量的居民儲蓄通過買基金入市,買入的股票多數都是業績優良的白馬股,特殊是一些行業龍頭將會受到更多機構資金的加持,因此無論是外資機構還是內資機構,最終通過基本面選股的結果都會偏向于這些業績優良的好公司,也就是形成了比較明顯的二八分化格局。
其次,按照美股的一九格局,龍頭企業的股權價值具有稀缺性。大家假如對比美股近幾年走勢就很輕易理解白龍馬股為何不斷的創出新高,對于美股的上漲,我們分析一下其實主要是前十大市值的股票推動。美股的分化不是二八分化而是一九分化,也就是只有10%的代表新經濟的企業不斷的創新高,而大多數股票并沒有太大的表現;在紐交所上市的1314只有長期業績的公司(2000年到2020年),前10%增幅高達7倍多。美股真正能夠長期上漲的股票就是以蘋果、微軟、奈飛、特斯拉、卡特彼勒、麥當勞為代表的這些各行業的龍頭,過去三年年化平均漲幅達64.03%。美股的高價股比比皆是,其實就是顯示出資金對于頭部企業給予了很高的估值溢價。美股的現在正是A股市場的未來,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研究美股市場的特征是有利于在A股市場做投資的。伴著A股市場越來越成熟,資金越會偏向于行業龍頭企業,行業龍頭企業就會不斷的創新高。

二、白龍馬股后續走勢
我始終指出白龍馬股是中國改革開放以來真正優秀的公司,他們的股權價值也越來越高,從長期來看白龍馬股依然值得堅定持有,每一輪調整都是一個最好的抄底機遇,概莫能外。
圖 3:根據各行業龍頭繪制的茅指數
資料來源:Wind,前海開源基金
大量的人雖然是看空這些白龍馬,其實主要是從價格上的分歧,但對這些白龍馬股的價值并沒有分歧。這些所謂空頭其實并不是真正的空頭,而是潛在的多頭,因為他們都拿著資金等候這些好股票下跌之后進行抄底,也就是說這些股票下跌之后,這些所謂的空頭反而成為多頭,并不是真正的空頭。
對于配置白龍馬的人來說,過去幾年包括現在都是大牛市,而配置了那些業績差的股票或者資質一般的股票就是一個熊市。因此對投資者來說,是抓住20%的好股票的機會還是僅僅握住那些績差股等候不斷地回落,哪一種是明智的挑選,答案是顯而易見的。伴著機構投資者的占比增加,現在二八的格局以至有可能像美國一樣出現一九分化,好的公司本身就是鳳毛麟角的,好的公司也會受到資金的追捧。
因此建議大家肯定要改變投資理念,抓住白龍馬股的機會。通過做價值投資,通過買入優質的股票或者基金來分享A股市場的黃金十年。對于一些績差股和題材股肯定要遠離,趁白馬股調整時進行調倉換股,從長期來看,白龍馬股的表現依然是值得期待的。
評論前必須登錄!
立即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