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責發生制指凡是應屬本期的收入和費用,不論其款項是否收到或付出,都作為本期的收入和費用處理;反之,凡不屬于本期的收入和費用,即使款項在本期收到或付出,也不應作為本期的收入和費用處理。
收付完成制是指以款項是否收付作為確認本期收入和費用的標準。凡在本期收到的款項,不論其應否屬于本期,均作為本期的收入。凡在本期支出的款項,不論其應否屬于本期,均作為本期的費用。
權責發生制與收付完成制的區別:
1.概念不同:權責發生制是相對于收付完成制而言的。 權責發生制是按照收益、費用是否歸屬本期為標準來確定本期收益、費用的一種辦法。收付完成制是按照收益、費用是否在本期實際收到或付出為標正確定本期收益、費用的一種辦法。

2.時弊不同: 權責發生制的長處是科學、合理、盈虧的計算比較正確,但缺點比較復雜; 收付完成制的長處是處理手續簡便,缺點是不科學,對盈虧計算不正確。
3.運用范圍不同: 根據我國《企業會計準則》規定,我國企業都采用權責發生制,但我國的行政單位仍舊普遍采用收付完成制。伴著行政事業單位會計制度的改革和完善,收付完成制必然將會被權責發生制所取代。
近日,國務院批轉財政部《權責發生制政府綜合財務報告制度改革方案》,明確了權責發生制政府綜合財務報告制度改革的總體目標、主要內容以及工夫表、路線圖等。
評論前必須登錄!
立即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