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頭條熱榜中,Meta元宇宙業務虧損超100億美元引發市場熱議,去年的元宇宙概念炒作,帶火了一批元宇宙業務公司,其中Facebook扎克伯格更是公布進軍元宇宙業務,企圖在在社交媒體平臺和內容平臺市場,占據更多市場份額,環球臉書活躍度下降的尷尬處境。
但從今年臉書母公司Meta宣布的去年四季度和今年一季度的財報業績來看,公司的利潤和用戶規模都出現下降,不及市場預期,這使得臉書母公司股價大跌近223%,創下一年來股價新低,而高調的元宇宙相關業務虧損更是超過100億美元,成了博人眼球的曇花一現。
元宇宙的熱潮背后,互聯網巨頭們扎堆炒作,為什么呢?我們環繞元宇宙概念做一個市場分析:
首先,移動互聯網的紅利消失殆盡,元宇宙概念的炒作透露了互聯網巨頭的增長焦急
互聯網的發展可以分為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門戶網站的信息在線化,誕生了搜狐,網易等互聯網巨頭,而后在移動互聯網時期阿里巴巴,美團,滴滴,京東等新互聯網巨頭崛起。
伴著互聯網紅利的結束,進入萬物互聯的物聯網時期,數字經濟和智能商業成為新的產業風口,也是真正的互聯網的生態化反,線上虛擬產業和線下實體產業深度融合,進入產業互聯網的新階段。
在互聯網巨頭找不到新的業務增長點,移動互聯網紅利逐步消失之后,互聯網巨頭需要一個新的增長點,于是元宇宙忽然就出現了,媒體和互聯網巨頭也在推波助瀾。
但對元宇宙概念的炒作其實透露了互聯網巨頭的增長焦急,業務開拓進入了死胡同,在尋覓突破口,這也是一種企業發展的內卷吧。
其次,元宇宙其實就是未來數字經濟和智能商業的某個應用場景,只是被人為制造成了市場風口。

元宇宙與其說是產業風口,不如說是數字經濟和智能商業的某個應用場景,現在資本和媒體助推的元宇宙熱潮,更多的是一些與虛擬事實相關的行業,并沒有真正涉及所謂的元宇宙應用場景,熱潮過后,也注定是一地雞毛。
真正的元宇宙業務未來更多的是數字經濟和智能商業發展成熟之后,應運而生的一個業務場景,而不是當下的一個概念風口的炒作,收割普通大眾的錢包。
Facebook母公司meta進軍元宇宙業務,扎克伯格非常高調,以至換了公司名字,但是卻被網友笑稱是90后和00后小時分玩的某空間。
扎克伯格投資元宇宙業務不久,如今母公司與元宇宙相關業務虧損就超過100億美元,令人唏噓,元宇宙也無法拯救臉書的頹勢和發展瓶頸。
最后,與其扎堆元宇宙市場,不如加快融入產業互聯網的發展。
門戶網站和移動互聯網更多的是信息內容的在線化和整合化發展,屬于事實世界的倒影,屬于物理反應,而要完成真正的線上線下融合,就需要發展產業互聯網,產業互聯網的發展離不開數字經濟和智能商業的鋪墊從而完成化學反應。
互聯網巨頭與其內卷式發展,扎堆投資和成立元宇宙相關公司和業務,不如加快融入產業互聯網的發展模式,尋求存量市場的增量空間,跟上產業經濟晉級的趨勢。
評論前必須登錄!
立即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