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金融穩定發展委員會辦公室召開專題會議,發布新消息!
金穩會此次會議研究了關于多渠道支持商業銀行補充資本有關問題,推動盡快啟動永續債發行。這和銀行密切相關,也會間接影響經濟中許多方面。
這是金穩會辦公室在本月20日召開資本市場改革與發展座談會后,時隔僅五天再度召開重要會議。這50字表態,給行業上下帶來震驚不小。
從消息中可以看出,監管部門正在推動銀行通過發行永續債補充資本。目前,銀行外源性資本補充工具主要有普通股、優先股、可轉債、二級資本債等,永續債的加入意味著資本補充工具箱再添新成員。
金融委消息宣布后,永續債在銀行即將落地的消息就傳來。據報道,中行擬發行不超400億元永續債,有望成首家獲批機構。
那么話題中的“永續債”是什么東西?為何會如此吸引眼球,又有如此大的影響?
什么是“永續債”?債券之名,權益之實
永續債券,又稱無期債券,是非金融企業(發行人)在銀行間債券市場注冊發行的“無固定期限、內含發行人贖回權”的債券。
永續債的每個付息日,發行人可以自行挑選將當期利息以及已經遞延的所有利息,推遲至下一個付息日支付,且不受到任何遞延支付利息次數的限制。
一般而言,永續債券具備如下特征:
(一)清償順序
永續債的清償順序一般為次級債務,優先于普通股與優先股,也有一些設置為和普通債券清償順序一致。
(二)期限與贖回條款
期限安排是永續債券最突出的特征,如前所述,它們沒有明確的到期工夫或者期限十分長。但實際上,永續債券一般都帶有贖回條款,即發行人在條款約定的工夫點或者工夫段內擁有按某種價格贖回永續債券的權利。
(三)票息和利率重置條款
永續債的票息水平一般很高。而且多數永續債設置了所謂的“可變票息”,即對永續債在進入贖回期之前和贖回期設置不同的票面利率,后者一般高于前者,這樣的安排實際上達到了刺激發行人贖回債券的效果。
(四)利息延遲支付
永續債的發行人可自主決定延遲支付利息或在肯定條件下強制延遲支付利息,且一般還約定下列相關條款:延息累計/免除:延遲的利息可約定累計(復利/單利),也可約定免除(有條件/無條件)。
(五)股息推動和停發機制
永續債的發行人向清償順序相同或靠后的證券派息時,必須向永續債券付息。永續債券利息未獲全額清償前,清償順序相同或靠后的證券亦不得派息。
(六)無擔保
永續債存在次級屬性,加上為滿意計入權益所需要的諸多條件,一般不設置擔保等條款。
(七)無違約/交叉違約事項
除有明確期限產品的到期償付外,無任何事項(比如票息推遲等)可構成發行人在永續債券項下的違約/交叉違約。
如前所述,永續債的償付順序一般都比較靠后,次于公司的普通債務而優于優先股和普通股。而且,永續債可以設置利息延期支付條款,即公司不支付當期利息時不構成違約。
由于永續債的這些特性,它們往往被計入權益而不是負債。“債券之名,權益之實”是永續債產品的靈魂。
在海外有沒有永續債??
其實,在國際資本市場上,永續債已經是比較成熟的金融產品。
海外永續債券市場經歷了長工夫的發展,不過,相對債券市場整體而言,永續債仍是“小眾”品種。
在20世紀90年代,永續債經歷了飛速的發展,由于銀行補充資本金的需求強烈,永續債等創新工具得以大展本領。尤其是在2008年,全球永續債年發行量達到1386億美元的巔峰。
海外永續債券普遍擁有較高的票面利率和收益率。信用評級方面,由于永續債期限很長,一般來說償還順序比較靠后,而且許多在條款中為了滿意監管要求而規定延期支付或者不支付利息不構成違約,因此永續債的信用等級大約比發行人低2個等級,最高一般也不過A級。
此外,由于永續債可以不評級,因此無評級的永續債也占了很大的比重。
在海外,發行永續債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幾個:
一是銀行等金融機構,通過各種形式的永續債補充資本金;
二是對一些瀕臨信用評級調降的公司而言,永續債償付順序靠后,可以提升發行人的信用評級。
三是修飾報表,以免涉及貸款或其他債務違規條款。

四是鎖定長期限融資資金,同時發行人通過設置贖回權等掌控實際期限。
那么,海外永續債的主要投資人是誰呢?
永續債對投資者最大的吸引力在于,它為投資者提供了高評級企業的高收益產品。而且由于其回報與股票和優先級企業債相關度較低,將其納入到投資搭配,有助于分散風險。
此外,永續債等條款設想靈活,可按照投資者需求進行個性化設想。當然,其風險點主要包括了利率風險(期限長)、信用風險、票息延遲支付風險和流淌性差等。
一般而言,養老金、捐助基金、私人銀行等是主要的需求群體。
海內為什么要推動永續債的發展?
其實,海內永續債已經發展了多年,非金融企業發行的永續債存續規模也已經超過了1萬億元,觸及400多發行人,地產、工業等領域的永續債發行的重點。
發改委審批的“13 武漢地鐵可續期債”已經開辟了中國永續債的先河。
但目前,海內銀行業還沒有發行永續債補充資本金的先例,這次金穩會之后,銀行的永續債2019年有望快速發展成為補充銀行資本金的重要工具。
中國銀行業存在資本金缺口是不爭的現實,而股票破凈、股市承接力有限及次級債新規等,都要求銀行尋覓新的資本金補充渠道,永續債存在用武之地。
為何銀行對資本極度渴望?
一是商業銀行的資本足夠率需要在2018年年底全部達標。
從上市銀行報表來看,銀行資本足夠率監管達標壓力不大;但也應當看到,仍有部分銀行資本足夠率處在達標線的邊緣。特殊是一級資本足夠率和核心一級資本足夠率,基本上多數股份行和城商行位于高于達標線1%附近。
二是社融中貸款占比上升對資本的消耗。
今年以來伴著監管趨嚴,非標融資收縮,社會融資規模構成中貸款占比上升。對銀行來說,更多的貸款投放必然會增加對資本的消耗。
三是表外非標回表與資本計提。
伴著表外非標回表,將加大銀行資本計提壓力。從資本計提角度來看商業銀行短期內難以承接表外非標快速回表,也因此,央行此前示意,答應商業銀行自主確定整改計劃、發老產品對接新資產、采取多種措施處置非標,緩解銀行的資本壓力。
四是全國系統重要性金融機構將會面臨更加嚴格的資本監管要求。
當前,仍有部分規模較大的股份行資本足夠率并不高,假如被認定為海內系統重要性金融機構,將會大幅增加資本補充壓力。
為何銀行缺少其他一級資本補充工具?
與國際銀行業相比,我國銀行資本補充工具較為單一,主要依靠普通股、利潤留存、優先股、可轉債及二級資本債券等工具補充資本。這也導致與國際同業相比,別看我國銀行業的體量龐大,但我國銀行業的資本水平并不理想。
目前我國合格的其他一級資本工具及二級資本工具較少,非上市中小銀行可以運用的資本工具類型更是有限,目前,我國銀行業補充其他一級資本的工具只有優先股。但從當前我國銀行業的資本結構看,一級資本(尤其是其他一級資本)相對短缺。
永續債相比優先股有哪些優勢?
永續債償付順序先于普通股和優先股,后于活期存款、一般債券和次級債券,用于補充銀行的其他一級資本。
和優先股相比,有以下優勢:
1、融資成本方面,永續債應更低
永續債票息應當可以在稅前抵扣,這與優先股相比升高了發行人的融資成本。此外,永續債的評級一般也比優先股略高,實際期限略短,這有助于升高其融資成本。
2、是發行流程便利
優先股發行觸及修訂公司章程,對銀行公司管理影響相對較大。永續債不受股票發行監管要求約束,審批流程更加便利。對監管機構而言,當發行人面臨無法生活等極端情景時,優先股的處置觸及銀行法、公司法以及發行人內部章程規定,較永續債更為復雜。
3.潛在需求群體不同
永續債假如被監管機構和投資者認定為債券,銀行將成為潛在投資者,需求群體得以擴大。而且海內保險(放心保)和債券基金投資權益產品一般要受到更多的限制,而投資永續債受到的約束可能會略低。永續債究竟是以債券形式面世,票息的不確定性相對優先股也要略低。可以看到在海外市場,永續債的發行量也要比優先股更大。
4. 使用方式不同
優先股的使用方式可能比永續債稍多,條款設想也可以更靈活,比如有可轉股條款的設置。
永續債的這些優勢和特點,也都是它之所以不斷被推進的原因。
評論前必須登錄!
立即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