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市場都在熱議“高股息率股”,主流投行紛紛以“攻守兼備的明智之選”為由,予以大力推薦。除市場一片主觀看好聲之外,一個“硬因素”的客觀存在,正倒逼機構主力軍之一的保險資金開始“獨寵”高股息率股。
那就是新會計準則IFRS9。在新準則下,大部分權益價格波動將直接影響保險公司的利潤表,控制權益配置的質量將變得尤為重要。因此,高分紅、低波動、低估值的藍籌股更受青睞。
這一邏輯已在實操中得到印證。今年7月以來,率先施行IFRS9的中國平安連續4次增持工商銀行H股,最近一次增持規模超過1億股。不僅如此,這段工夫以來,被中國平安大量買入的匯豐控股、中國中藥等H股公司,均符合低估值、高分紅等特征。
釋放信號:平安持續買入高分紅股
一些嗅覺敏捷的投資者最近發現,保險公司買入藍籌股的步伐正在加快。8月16日,中國平安在港股市場買入工商銀行1.06億股,這已是中國平安今年7月以來對工商銀行H股的第4次增持。
中國平安首席投資執行官陳德賢解釋稱,他們這兩三年來的股票配置思路是:精選重點行業的龍頭股進行大資金配置,標的股票并不局限于哪個行業,而是主要看估值水平是否合理、分紅收益如何,并且以長期持有為主,不做短期。
的確,相對傳統行業,銀行股在派息方面有明顯優勢,即派息的確定性較高且派息比例較穩定。
然而,高股息率策略的落定,絕非中國平安投資決策層的一時沖動。記者了解到,高股息率股之所以受寵,一大主因是境內外同時上市、非保險資產占比較高的中國平安,已于2018年一季報開始率先采用新會計準則IFRS9編制報表。
這將直接影響到投資決策。主流投行人士直言:“新準則對保險公司投資的一個影響是,在新準則下,大部分權益價格波動將直接影響利潤表,因此在資產配置中波動率控制將變得尤為重要,即一方面要控制權益的配置比例,另一方面要控制權益配置的質量,因此,高分紅、低估值并合適長期投資的大盤藍籌股將更受青睞。”

揭開面紗:新準則下金融資產“搬家”
市場好奇的是,新準則IFRS9與舊版準則相比,畢竟有什么重要的變化,會倒逼保險公司的投資風格回歸保守?
多位投行人士給出了答案:金融資產將由四分類調整為按照業務模式和現金流進行的三分類,即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當期損益的金融資產(FVPL),以攤余成本計量的金融資產(AC)和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其他綜合收益的金融資產(FVOCI)。
至于對保險公司影響最大的,就是舊準則里的可供出售金融資產要“搬家”。在舊準則下,出于光滑利潤的考慮,保險公司傾向于把投資資產大部分計入可供出售金融資產。以上市險企為例,過去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的占比基本超過40%。
但在新準則下,權益類金融資產全部用公允價值計量,那么就有兩個去處:假如挑選分類為FVOCI,其公允價值變動計入其他綜合收益即權益表中,保險公司將不能再通過股票浮盈和浮虧來進行利潤治理,因為即使賣出也不能體現到利潤表里;若挑選分類為FVPL,則公允價值變動需在當期確認,直接反映在利潤表內,則會加大公司利潤的波動,尤其是股票波動會體現到當期的利潤里。
假如保險公司把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搬到FVPL里,那就要求股票盡量波動率小,最后落腳點就是買大盤藍籌股;假如計入FVOCI,由于新準則規定該類金融資產在處置時不答應將公允價值變動部分轉入利潤表,僅答應股息分紅進入利潤表,這也將使得保險公司更偏好高股息率的股票,以獲得高股利。
簡而言之,在新準則下,保險公司無論是挑選將權益類金融資產分類為FVPL還是FVOCI,配置高分紅、低波動的個股,都是“進可攻退可守”的不二挑選。
與此同時,一家大型保險公司投資部人士直言:“增加能夠使用聯營會計核算、權益法核算的優質藍籌股的配置比例,也能在肯定程度上升高保險公司的財務波動。因此,堅持對高股息率股票進行價值投資、長期投資、逆周期投資,既可避免報表大起大落,又可確保投資標的帶來長期穩定的投資收益,類似于‘類固定收益’投資。”
保險公司“獨寵”高股息率股,或許才剛剛開始。根據相關要求,繼中國平安之后,其余上市險企及非上市險企也將陸續開始采用IFRS9編制報表,最遲不得晚于2021年1月1日。
評論前必須登錄!
立即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