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通貨膨脹率到底是多少?
這個問題確實沒有一個確切的數值答案,因為國家統計局不統計。只能根據居民生產價格指數(CPI)、海內消費總值(GDP)、廣義貨幣供給量(M2)等數據來間接推算通貨膨脹率。
人民銀行網站
通貨膨脹,其實就是因為貨幣發行量大于實際需求量,導致貨幣升值的結果。當然了通貨膨脹并不是一個絕對的“貶義詞”,刨除“惡性通貨膨脹”外,經濟社會的發展肯定是一個“通貨膨脹”暖和上揚的態勢。
人民銀行網站
比如去年國家消費了100瓶價值1元的純凈水,市場中貨幣正好是100元,于是每瓶純凈水的價格就是1元;
這100個價值1元的純凈水被生產完后,今年又消費了110瓶價值1元的純凈水,市場中貨幣卻增加到了120元,那這110瓶純凈水的價格就變成了120元/110個=1.09元。
物品價格上漲了1.09元—1元=0.09元
相較于以前1元的售價,上漲了約9.09%所以,假如GDP增加了10%,貨幣卻比去年增加了20%,通貨膨脹率為:
計算圖片
那么,通貨膨脹率到底應當如何計算?
通貨膨脹率一般有三種算法,當然也就有三種不同的答案。
第一種是通過價格指數變化來計算
通貨膨脹率=(現期物價水平—基期物價水平)/基期物價水平
全國人大網站
官方一般用這個算法給出一個通貨膨脹率的指點數據,公式看起來雖然簡樸,但是由于物價水平的統計過于龐大和復雜,以我把握的數據,確實無能為力進行計算。
不過官方給出的數值會比較小,明顯感覺和事實感受不同。
國家統計局網站
第二種是基于貨幣超發量計算
為了便利理解,復雜的計算公式不再展現,總之可以簡化為下面這個公式:
通貨膨脹率≈貨幣供給增速—貨幣需求增速
在貨幣流通速度不變的前提下,貨幣需求增速可以看成GDP的增速,所以通貨膨脹率的計算公式可以換算為:
通貨膨脹率≈貨幣供給增速—GDP增速
下圖是2001年—2020年M2供給量和增速數
數據圖片
下圖為2021年—2020年GDP的增速
計算圖片

根據公式計算出2001年—2020年每年的通貨膨脹率和總的通貨膨脹率。
數據圖片
根據計算結果,我們可以得到2001-2020年20年期間的總通貨膨脹率204.19%。
簡樸說就是:2020年末,304.19元人民幣的購買力大致相稱于2001年初100元人民幣的購買力。
根據年復合增長率公式:
計算圖片
經過計算,可得出近20年的年復合通貨膨脹率為5.7%。
這個算法得出的結果,是最接近于我們日常生存生產品的通貨膨脹率。
也就是說,與過去20年早餐價格的變化是吻合的。因為除了肉,面粉,蔬菜和食用油價格的上漲,還包含了人工費用和房租增加。
第三種是基于貨幣增發量計算
通貨膨脹率=(現期貨幣供給量—基期貨幣供給量)/(基期貨幣供給量)=貨幣供給增速
這個算法沒有考慮GDP增長本身需要增發的貨幣,但是對房地產市場等投資行為極具指點意義。
下圖為20年間M2每年和總的增速
計算圖片
根據公式,貨通貨膨脹率約等于貨幣供給增速M2。
通過20年的M2數據可以得出,20年間總的通貨膨脹率為1525%,年復合通貨膨脹率為14.96%。
簡樸說就是:2020年末,1625元人民幣的購買力大致相稱于2001年初100元人民幣的購買力。
這一結果和想象中的不一樣,感覺通貨膨脹率的數據特殊高,但是和房產投資等項目比,卻是高度吻合。
這個數據,看似離譜,卻極其重要,家庭資產核心投資項目肯定要參考這個數據,同時算清晰年復合增長率,這才是完成資產快速增值的起跑線。
國家統計局
以上是近20年的通貨膨脹率數據,為了更正確的猜測未來的通貨膨脹率,我們計算一下過去五年的數據。
根據反映我們基本生存生產通貨膨脹率的公式,也就是基于貨幣超發來計算最近五年總的通貨膨脹率大約為:19.54%。
簡樸說就是:2020年末,119.54元人民幣的購買力大致相稱于2016年初100元人民幣的購買力。
根據復合年化增長率公式:最近五年的年復合通貨膨脹率為3.634%。受疫情和國家宏觀經濟政策影響,尤其是央行的降準降息釋放出大量流淌資金,根據以上計算數據推算,未來通貨膨脹率預計大約在3%—4%之間。
據了解,現在銀行金融機構的中長期理財產品收益率大致在3%—6%之間。以銀行年化收益率為4.05%的5年期大額存單為例,為了便于比較,我們把年化收益率換算為年復合收益率,那么這個結果為3.8%。
所以理財投資在算好復合年化收益率的前提下,跑贏“通脹”,完成資產的保值增值并非難事。
評論前必須登錄!
立即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