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全球股市整體呈現震蕩向上走勢,但“剪刀差”分化值得注重。許多分析師認為,下半年發達市場股市與新興市場股市的“剪刀差”走勢將延續下去,但美股是否會帶崩市場成為最大的懸念。美股的泡沫存不存在、會不會破、何時破,成為全球投資者時時關注的焦點。
與去年上半年新冠肺炎疫情沖擊全球時資本市場的大起大落相比,今年上半年雖然也面臨德爾塔變異毒株蔓延、通貨膨脹預期升溫、美國10年期國債快速上升等諸多不利因素,但全球股市表現要暖和很多,整體呈現震蕩向上的走勢。
從今年年初到7月26日,MSCI全球指數上漲了12.4%,但“剪刀差”分化走勢值得注重。同期MSCI發達市場指數上漲了14.5%,而MSCI新興市場國家指數抹去此前漲幅,收跌2.7%。
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疫情控制差距拉大,美歐等發達經濟體在疫苗研發等方面展示出較大優勢,居民的接種率等方面顯著提高。反觀新興市場國家,尤其是南亞和東南亞地區多個國家成為德爾塔變異毒株的“重災區”,疫情防控的短板凸顯。例如,越南在7月份由于疫情嚴峻啟動封鎖措施后,曾經在上半年暴漲70%、“牛”冠全球的越南股市也開啟了暴跌模式。菲律賓和馬來西亞等疫情重災區股市表現也相對較差,菲律賓馬尼拉綜指今年跌幅為11.48%,富時馬來西亞KLC指數下跌7.5%。另一方面是在大規模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雙輪驅動下,發達經濟體經濟復蘇更為強勁,而新興市場國家反而面臨發達經濟體貨幣環境可能收緊帶來的不利沖擊。
當然,股市是一個復雜的生態系統,一個國家股市詳細的走勢還與該國的經濟結構、宏觀政策、股市周期等因素密切相關。比如,俄羅斯上半年多次加息抑制通脹,高利率環境對股市而言不是個好消息,但截至8月13日,俄羅斯RTS指數依然上漲20%。這主要是因為能源出口依然是俄羅斯支柱產業,大宗商品價格飆升使得市場看好俄羅斯經濟表現。比如,發達國家陣營中的日本雖然流淌性始終寬裕,但受疫情打擊嚴峻,生產不振,經濟重啟面臨困難,所以東京股市在去年強勁反彈后,今年上半年走勢頗為疲軟,截至8月13日,日經225指數僅上漲2%。
股市的復雜之處還在于其走勢往往反映出投資者對未來一段工夫流淌性和經濟基本面的預期,以至會演化成投資者對于政策的博弈,影響短期股市走向。宣布的經濟數據一旦很差,投資者預期央行將采取寬松貨幣政策,流淌性寬松會推高股市;而經濟數據一旦好看,股市又開始跌下去,因為預期貨幣政策可能會收緊。因此可能出現股市走勢與經濟事實背離的“怪象”。這方面表現突出的除了美國股市,還有“另類”的印度股市。受到德爾塔變異毒株深度打擊的印度經濟復蘇勢頭放緩,但印度SENSEX30指數一路走高,截至8月13日上漲了16%。分析認為,民眾覺得疫情最危險時辰已經過去,印度央行持續注入流淌性,加之散戶投資者大規模涌入是推動印度股市不斷創下新高的重要因素。

許多分析師認為,下半年發達市場股市與新興市場股市的“剪刀差”走勢將延續下去,但美股是否會帶崩市場成為最大的懸念。在美股三大指數不斷創下新高的同時,美股的泡沫存不存在、會不會破、何時破,成為全球投資者時時關注的焦點。理性的投資者認為,衡量估值水平的市盈率、對沖市場風險的衍生品交易規模等多個指標在不斷提示人們風險,警告聲變得越來越響亮。比如“股神”巴菲特有一個聞名指標,假如所有上市公司總市值占GDP的比率在70%至80%之間,則買入股票長期而言可能會讓投資者有相稱不錯的收益,100%時要警惕風險,超過120%時可能會發生泡沫破滅。而現在,美股的這一指標已經達到200%了。
但樂觀的投資者也同樣可以說出許多利好因素來證實當前情景的合理性——經濟仍在復蘇、企業盈利依然強勁。根據Refinitiv的數據,標準普爾500指數成分股公司第一季度的利潤同比增長53%,第二季度的增幅預計將達到93.8%。尤其在貨幣政策超級寬松、通脹高企的情景下,實際利率為負,現金存在保險柜里就意味著升值,必須拿出去投資才有更好的回報,這也是房子、比特幣、奢侈品價格都在上漲的原因。
問題的要害在于,對于手握重金的機構來說,沒有得到相應的收益就會遭到投資者用腳投票,看到風險并不意味著賺到錢,必須給投資者帶往返報才能夠說服他們繼承投資。當流淌性的盛宴還在繼承、音樂還在響起時,沒人愿意提前離場。
天下沒有不散的筵席。美聯儲收緊流淌性已在路上,近期美聯儲也在頻頻吹風,給投資者做心理建設。《華爾街日報》近日通過分析美聯儲官員近期的采訪和公開申明得出結論稱,美聯儲內部正在達成一致,假如經濟復蘇持續,將在大約3個月內開始縮減債券購買,其中一些官員正推動在明年年中結束資產購買計劃。
對于任何一個市場來說,利好與利空因素同時存在是常態,人們卻總是挑選性地放大自己想要聽到的聲響。但當媒體頭條天天都被“新高”“牛市”刷屏時,著急入場的散戶投資者還是要長個心眼,想想自己要接的是否就是擊鼓傳花的最后一棒。
評論前必須登錄!
立即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