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見者網·大橘財經訊(文/盧思葉 編輯/莊怡)在不少互聯網公司股票處于高位且還在上漲之時,蘇寧易購的股價已經連續下跌了近半年。去年7月,蘇寧易購的股價一度上漲至12.95元,但半年后的今天,蘇寧的股價卻縮水一半。
1月29日,蘇寧易購盤中一度跌近7%涉及6.46元,股價創2013年8月以來新低。截至當日收盤,蘇寧易購報每股6.61元,跌幅4.62%,目前市值約615億元。
此外,蘇寧此前發行的公司債也在全線下跌。截至1月29日收盤,“18蘇寧07”跌逾2%,“18蘇寧02”、“18蘇寧02”、“18蘇寧03”、“18蘇寧04”及“18蘇寧05”分別下跌0.64%、1.15%、1.24%、1.32%、1.60%。
蘇寧易購近半年的K線圖
作為A股家電連鎖企業的第一股,蘇寧自2004年在深交所上市后,股價曾上漲近40倍。但2007年之后,公司的營收規模不斷增加,其股價在絕大多數工夫徘徊于10元上下。

去年下半年,債務危機、資金斷裂的負面傳聞始終伴伴著蘇寧,為了提振市場信心,蘇寧易購先后多次公布以自有資金回購債券,且澄清資金鏈斷裂的傳聞為謠言,也示意會按時按期足額兌付到期債券,但市場對其不足的信心還是體現在了股價里。
上海交大上海高級金融學院教授陳欣曾對蘇寧易購股價始終不漲分析稱,盡管蘇寧易購本身具有較好的資產質量和現金流創造潛力,但公司在蘇寧體系中的定位是一頭“現金牛”,通過產業溢出效應和關聯交易向體外公司輸血,主營零售業務的增長無法體現利潤,只能依賴會計手段和投資收益維持表面的盈利。上市公司的利益分配長期處于體內轉體外的過程,蘇寧的體外業務短期還難以反哺上市公司,這是蘇寧易購股價十年不漲、估值低迷的核心原因。
2017年以來,蘇寧易購進行了每天快遞、萬達百貨、家樂福中國等重要資產的收買,并出資近98億和恒大合作成立恒寧商業。這些投資和并購的背后是巨額的投資性現金流出。
陳欣示意,如此巨大規模的投資創造了蘇寧體系內騰挪利潤和輸送利益的空間。蘇寧系公司從核心零售業務開始,利用其充沛的現金流多元化投資,跨界延伸至地產、金融、物流、文體等領域,利用了資本市場的杠桿功能,飛快將體外公司規模做大。
陳欣同時指出,這種加杠桿大規模投資重資產的模式,回報周期較長,屬于典型的短債長投,一旦碰到疫情和信用債違約這樣的黑天鵝事件,就較為脆弱,難以維系。
評論前必須登錄!
立即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