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明白2月7日作為虎年第一個交易日,豆粕以漲停價收盤,開啟了一輪豆粕的上漲潮流。伴著烏克蘭局勢的影響,以及南美減產的確定,3月中旬主力合約最高攀升至4495元/噸,使得豆粕價格上漲了一千多元。面對市場不斷瘋狂的聲響,3月23日小褚再次發表文章,認為此時不空,還待何時?伴伴著美豆的回落,豆粕也開始了回調,加上進口大豆拍賣消息上月底(28日)正式落地,使得豆粕延續跌勢,連續多日下跌。而且4月1日,豆粕大幅下跌近6%,不過清明節后,受美農月度供需報告利多影響,大連豆粕期貨震蕩,小幅反彈。未來如何運行?小褚再談談個人觀點,希望大家指正。
3月開始,海內因物流運輸受到交通限行的影響,各行各業均受到波及,特殊是不少產品在產地不能及時出貨且內銷需求增量有限,出現了積壓導致價格下行的情景。因大豆延遲到港或者不能及時卸貨運輸至油廠,油廠因沒有充足的大豆用于壓榨,近期已經有不少油廠再度開始停機或者減產。
繼近期東北地區油廠計劃大規模停機后,4月中下旬開始華北地區油廠將迎來大規模的停機檢修,據相關統計數據顯示,天津地區的大部分油廠均在4月中下旬開始停機1-3周不等的工夫用于檢修,而這幾家大油廠的豆粕產量占據當地油廠豆粕產量的很大一部分,停機檢修后當地豆粕產量下滑將支撐當地豆粕價格。
上周海內大豆壓榨量止跌回升,不過由于大豆集中到港,因此造成大豆庫存繼承回升。根據統計數據顯示,截至4月10日,全國沿海主要油廠進口大豆商業庫存285萬噸,比前一周增加25萬噸,比上月同期增加8萬噸,比上年同期減少234萬噸。
由于海內大豆壓榨量上升,造成豆粕產出增加,但是飼料養殖企業提貨速度依然比較緩慢,因此豆粕庫存繼承小幅提高。根據數據顯示,截至4月11日,海內主要油廠豆粕庫存34萬噸,比上周同期增加2萬噸,比上月同期增加3萬噸,比上年同期減少 43萬噸,比過去三年同期均值減少29萬噸。
我們明白根據船期監測,3月海內大豆到港量預計低于去年同期,造成部分油廠出現缺豆的現象。伴著俄烏沖突導致黑海港口關閉,也對密西西比河的駁船運輸產生連鎖反應。中國近期加大采購美國大豆,因為南美干旱導致作物歉收。預計從3月份下旬開始大豆到港量將逐漸增加,4-5月海內大豆將集中到港,加之儲備進口大豆投放,以及巴西大豆集中到港,大豆供給緊張局面將緩解。
近期巴西大豆集中到港,政策性進口大豆持續投放,海內供給增加,海內伴著大豆供給改善。根據船期統計,4月份進口大豆有望到港800萬噸。每月接近1000萬噸的大豆供給,足以滿意油廠原料需求。后期大豆壓榨量持續提升,但是生豬養殖虧損,存欄持續下滑,飼料養殖需求短期難有起色,因此預計豆粕庫存將繼承上升。
4月11日,海內主流油廠豆粕成交繼承回暖,當日總成交量為140400噸,較上一日增加58300噸。現貨成交量為79400噸,較上一日增加53300噸。基差成交量為61000噸,較上一日增加5000噸。成交均價為4491.13元/噸,較上一日上漲23.26元/噸。
我國每年大豆生產量1億噸以上,產需缺口9000多萬噸,高度依靠進口,中國是全球最大的大豆進口國,因此海內豆粕受外盤影響比較大。
美國農業部出口銷售報告顯示,截止3月31日當周,美國2021/2022市場年度大豆出口銷售凈增80.07萬噸,較之前一周下滑39%,較前四面均值下滑38%。美國2022/2023市場年度大豆出口銷售凈增29.85萬噸,遠高于一周前的54,000噸。大豆出口銷售總量達到了109.9萬噸,與市場預期相一致,而去年同期僅為不足5萬噸。
其中對中國銷售43.57萬噸大豆,在2021/22年度交貨。作為對比,之前一周美國對中國銷售了59.3萬噸大豆。
美國農業部上周五宣布的4月供需報告顯示,美國2021/22年度大豆年末庫存預估下調至2.6億蒲式耳,下調原因為巴西歉收刺激了對美國供給的出口需求,此前市場預估為2.62億蒲式耳,3月預估為2.85億蒲式耳。美國2021/22年度大豆出口量預估上調至21.15億蒲式耳。
該機構將巴西2021/22年度大豆出口預估調降了275萬噸,下調至8,275萬噸。同時還下調了全球2021/22年度大豆年末庫存和大豆產量預估。
縱觀CBOT大豆往年4月供需報告宣布當日的表現,漲跌幅度大多不超出1%,10年中僅有兩次漲幅略超1%,1次跌幅達到1.85%。很顯然,相比3月末兩份重磅報告和5月新作數據首發報告而言,USDA4月通常都很保守,對美豆的影響力也很有限。 今年USDA卻打破了這一傳統,在南美歉收的背景下,全球供給趨緊預期升溫,還刺激國際買家對美國供給的采購需求增加,USDA下修了巴西大豆產量和出口預估,下調了美豆年末庫存預估,還調低了全球產量和庫存預期。利好的報告一經發布,CBOT大豆迎風而漲,升幅達到2.50%,創下11年來4月供需報告宣布當日的最佳表現。
目前巴西已經收成80%以上的大豆,進度高于往年平均水平,減產數據日漸明朗。盡管美國農業部對于巴西大豆的產量預估調減一貫比較保守,但上周五在供需報告中也將產量數據繼承下調至1.25億噸,低于3月預估的1.27億噸。
巴西國家商品供給公司(Conab)上周發布4月作物報告,也將巴西2021/22年度大豆產量預估下調降至1.2243億噸,低于上個月的1.227億噸,也較上一年度的1.381億噸減少11.4%。
咨詢機構Datagro稱,截至4月1日,巴西2021/22年度大豆銷售比例已達55%,比一個月前提高了9%,但是低于上年同期創紀錄的71.5%,也低于過去五年同期均值58.6%。
本季度大豆收成已經接近尾聲。2021/22年度大豆收割實現82.5%,比一周前提高了3.3%,去年同期為82.4%,五年平均進度為79.2%。 Datagro預計本年度巴西大豆產量將達到1.2511億噸。這意味著巴西農戶已經銷售了6881萬噸的大豆,而去年同期的銷售量為9245萬噸。 由于巴西南部和馬托格羅索的干旱導致產量下降,導致2021/22年度可供商業化銷售的大豆供給量低于上年。

截至4月1日,巴西農戶預售了6.9%的2022/23年度大豆,比一個月前提高了1.7%,但是低于五年同期均值8.4%,也遠低于上年同期的12.8%。
通過以上基本面的數據,您是否對近期豆粕的行情有所了解。那么未來如何操作?
我們明白豆粕主要是作為飼料運用的,豆粕作為飼料配方中最重要也占比最大的蛋白原料。春節過后,海內豆粕現貨價格大幅上漲,飼料企業不堪原料成本壓力,2月中旬開始,掀起新一輪漲價風暴,全國飼料價格迎來“漲”聲一片,多家大型飼料企業,以“原料價格大幅上漲”為由,不謀而合公布每噸飼料價格提高50~300元。上個月,多家飼料企業再度公布飼料漲價。使得年后飼料廠普遍將飼料價格上調300-600元/噸。
使得下游有苦難言,伴著政府開始拋售進口臨儲大豆,以及4月份進口大豆不斷到港,豆粕現貨價格不斷回落。養豬人期盼已久的事情終于完成了,由于原料價格下調,多家飼料企業也開始降價。近日多家飼料企業發布降價通知,幅度在50-300元/噸之間。原料價格持續大跌,接下來飼料企業降價范圍或將進一步擴大。
從技術角度看,春節后的,豆粕走出了過山車行情,2月7日開始上漲,最高升至4500附近,創歷史新高。不過盛極而衰,新高后,開始大幅回落,趨勢已經發生改變,未來存在繼承回調的可能性。
雖然俄烏沖突結果仍不確定,但烏克蘭農作物種植日益正常,大幅減產的憂慮消散。而南美大豆繼承收成上市,形成集中供給壓力,美豆播種有望如期張開,短期內國際市場利多難覓。海內伴著大豆到港增多,海內進口大豆拋儲持續,供給有望轉松。
新年度美國大豆播種工作即將張開,雖然預期面積將創歷史新高,但實際面積仍有待看見,短期美豆價格繼承上漲動力不足,等候播種期天氣和種植進度指引。
綜上所述,對于豆粕期貨后市,小褚認為短期震蕩為主,存在反彈的可能性,等候高位重新做空比較好。同時強烈建議大家參與豆粕期權。個人觀點,僅供參考!投資有風險,入市需審慎!
重要提示:本文的信息均來源于公開可獲得的資料,所載資料的正確性、可靠性、時效性及完整性力求正確可靠但并不作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本文發布的觀點和信息僅供投資者參考,不構成對任何人的投資建議。期貨的風險和收益比較大,審慎參與,對于由此給您造成的不便示意誠摯歉意,感謝您的理解與配合!
評論前必須登錄!
立即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