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寧波銀行發布公告,獲準在全國銀行間債券市場公開發行不超過300億元人民幣的金融債券。
剛通過配股募集了119億,又發行300億金融債券,真的好多錢。
從2014年開始,幾乎每年都在募集資金。有專家曾說,銀行是最會運用杠桿的機構,運轉良好的或能放大到10倍杠桿,理論上419億能當4190億運用。
銀行的主營業務是賺取存貸差,本金越多,貸款就可以越多,天然賺得也越多。
銀行會不斷融資,擴大資本,讓公司保持穩定增長,更好地回報股東。
上周寧波銀行因施行配股停牌了6個交易日,募集資金高達119億元。2日復牌后,股價上下震蕩,而昨天的漲幅居然高達6.42%。
一般投資者認為公司配股視為利空,股東們用更低的價格獲得了部分股權,股價理應會產生短期的下跌效應。
而現在不跌反漲,有利空落地之說,先有堅定看好未來發展之說。
配股的行為由于含有“強制”的意思,始終被市場人士所詬病,類似霸王條款的趕腳。
寧波銀行本次10比1的配股,公告顯示有522萬股沒有參加配售。持有者要么是沒看到信息,要么不明白配股為何物。
參加配售者的股份相應增加了10%,而沒參加的522萬股持有者,其權益相比就下降了10%,相稱于吃了個跌停。
你參加嘛,要掏錢給公司,不參加嘛,權益下降,這就是許多人不喜歡配股的原因。
一個上市公司募集資金的手段有許多,除了銀行貸款和普通債券外,常用的有定向增發、股票配股、發行可轉債。銀行貸款的利息最高,普通債券次之,可轉債再次之,定向增發與股票配股除了發行成本外,利息為零,這也是上市公司們喜歡定增或配股的原因。
相比股票配股,定向增發、發行可轉債,比較能被投資者接受,尤其是可轉債的發行,幾乎不會對股價產生一點點波動。
假如把上市公司定義為一個大家庭,定向增發相稱于老頭子娶了二姨太,家里多了一個分家產的人;股票配股相稱于老頭子不但娶了二姨太,二姨太還帶了個女拖油瓶硬要塞給老頭子的兒子,要害兒子已經有自己的心上人,不情不愿的被迫接受;可轉債相稱于老頭子去紅燈區打野食,付點小錢,看中意了,幾年后娶回家當小姨太。
當投資者什么都不做的情景下,三者都有一個共同點,家里多了個分蛋糕的人,會升高股東的權益。
而可轉債的轉股,因為延緩到了幾年以后,升高權益顯得不那么赤裸裸,比較輕易被投資者接受。
股票配股,因為不是投資者主動選擇的媳婦,不太受人歡迎。
其實配股是普通股東用最小的成本獲得了一次不升高權益的機會,比起定向增發和可轉債更有利于保護股東的權益。
所以不要覺得配股不好,對小股東而言,已經是最好的挑選。
人云亦云,非吾強項。事物有兩面,在繁雜的信息中,有一種直插心靈的碰觸,正是本號存在的意義。學生任何觀點,并非買賣推薦,皆是與各位師傅探討研究市場的辦法,股市有風險,入市需審慎!

評論前必須登錄!
立即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