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4日港股早盤,香港恒生指數開盤跌1.09%,“恒大系”公司股票股價則普遍上漲。截止發稿,中國恒大(HK:03333)漲11.73%、恒大汽車(HK:00708)漲1.52%、恒大物業(HK:06666)漲8.6%。
消息面上,1月23日晚間,中國恒大發布發布董事變更公告稱,肖恩獲任執行董事,梁森林獲委任為非執行董事;同時,賴立新、黃賢貴辭任執行董事。
目前,中國恒大執行董事包括許家印(主席)、夏海鈞(行政總裁)、潘大榮、史俊平、肖恩,非執行董事為梁森林,獨立非執行董事包括周承炎、何琦、謝紅希。
本次人事變動,也是恒大自去年12月以來建立風險化解委員會之后的首次董事會成員變動。其中,肖恩現時還擔任恒大汽車執行董事及董事長;梁森林則是中國信達(香港)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信達香港”)董事長。
信達香港董事長梁森林“入局”
本次變動中,梁森林的身份更值得關注。恒大披露的公告顯示,現年56歲的梁森林,擁有逾30年的銀行及資產治理經驗。2018年,他加入中國信達資產治理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信達”),自2019年5月起擔任信達香港董事長。
從股權關系來看,信達香港為中國信達的全資子公司。據信達香港,公司主要從事境內外不良資產投資、股權投資、夾層投資、債權投資及證券投資、中長期債券發行、優質資產及結構性固定收益產品及跨境金融服務。此外,梁森林現在還擔任香港中國金融協會副主席。
中國信達(01359.HK)則成立于1999年4月,是經國務院批準成立的首家金融資產治理公司,并于2013年底在香港聯交所上市,是首家登陸國際資本市場的中國金融資產治理公司。同時,中國信達旗下還擁有房地產上市公司信達地產信達地產(600657.SH)。
恒大與中國信達的關系,外界并不生疏,中國信達系恒大風險化解委員會成員。于去年12月,恒大曾公告,考慮到當前面臨的經營上和財務上的挑戰,其董事會決議建立風險化解委員會。
詳細來看,恒大風險化解委員會成員包括恒大董事局主席許家印、恒大財務總監及公司執行董事潘大榮、粵海控股集團副總經理劉志鴻、越秀集團首席資本運營官李鋒、國信證券合規總監陳勇、北京市中倫律師事務所合伙人郝瀚,以及中國信達副總裁趙立民。
恒大在1月23日晚間的公告中示意,梁森林過去三年沒有在任何其他上市公司擔任過董事職務,梁森林與公司董事、高管層或主要控股股東沒有任何關系。
值得注重的是,在此次變更董事之前,恒大董事會由6位執行董事+3位獨立非執行董事構成,且6位執行董事均來自恒大集團或恒大子公司。而此次變更后,恒大董事會變成由5位執行董事+1位非執行董事+3位獨立執行董事構成,且是首次由與恒大毫無關系的人員擔任非執行董事。
換言之,本次變動是恒大董事會首次迎來“局外人”,并且是專門從事不良資產處置的高管,這也再次釋放出恒大進一步化解債務風險的積極信號。
新能源汽車板塊受重視
退出恒大董事會的兩位董事分別是,賴立新辭去執行董事職務,以投入更多工夫從事恒大集團其他業務,繼承留任恒大集團工作;另一位執行董事黃賢貴也因健康原因辭職,辭職后繼承留任恒大集團工作。
除了信達香港董事長梁森林之外,另一個進入恒大董事會的人是恒大汽車董事長肖恩。恒大公告中稱,肖恩于2013年11月加入中國恒大并曾擔任常務副總裁、恒大旅行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及恒大新能源汽車集團董事長,擁有逾28年的豐富商業經驗。
一般而言,一個公司董事會成員的變更,能夠窺探其當下及未來的重點使命和目標。梳理往期恒大董事會成員名單可以發現,恒大執行董事層面,從產業布局看,此前均是與地產板塊密切相關的高管為主。此次肖恩的進入,屬于汽車板塊高管入局董事會,這可能與恒大未來更加重視汽車板塊的轉型有關。

恒大入局新能源汽車,曾經定下的目標是,公司致力于成為世界上規模最大、實力最強的新能源汽車集團,到2025年完成年產銷超100萬輛,到2035年完成年產銷超500萬輛。
此外,在2021年3月恒大曾透露,對新能源汽車累計投入達到474億元。
在去年10月,許家印在恒大集團復工復產專題會上公布,全面向新能源車企進行轉型的決定,并示意全面施行現樓銷售,大幅壓降房地產開發建設規模,10年內不買地;同時,10年內完成由房地產業向新能有汽車產業轉型(點擊查看往期報道:恒大公布10年內實現由房地產向新能源汽車產業轉型)。
恒大造成的最新消息是,今年1月12日,恒大公布恒馳5首款汽車下線,比原計劃提前12天在天津工廠下線,這是恒大汽車推出的第一款車型,也意味著恒馳進入量產倒計時。
2021年全年銷售額同比降38%
2021年恒大危機暴露以來,在多次刻苦支付境外債利息之后,恒大還是公布將進行債務重組。當前,外界也普遍關注其債務化解的進展。
去年12月3日晚間,恒大發布公告稱,未能履行一筆美元私募債擔保義務,并“將積極與境外債權人溝通,為所有利益相關方制定可行的境外重組方案”。
同日晚間,廣東省政府官網發布消息稱,廣東省政府對恒大無法履責高度關注,立即約談了恒大集團實控人許家印。同時,應恒大地產哀求,為有效化解風險,保護各方利益,維護社會穩定,其同意向恒大地產派出工作組,督促推進企業風險處置工作,督促切實加強內控治理,維護正常經營。
在1月20日,廣東省十三屆人大五次會議開幕,有關領導示意,按照市場化法治化原則,穩妥推進恒大集團等房地產企業債務風險化解處置。
次日,恒大公告稱,風險治理委員會擬聘請中國國際金融有限公司和中銀國際亞洲有限公司作為財務顧問,聘請中倫律師事務所作為法律顧問,幫忙其處理債務壓力,回應債權人的要求。
不過,恒大的債務化解仍需時日。在1月21日,曾有市場消息稱,恒大集團及其子公司離岸債券持有人特設小組(簡稱AHG)發文,稱刻苦與恒大方面溝通,但始終只得到模糊的意向保證,沒有進一步動作,迄今為止尚未宣布(對離岸債化解)的相關進度(如債務披露、資產出售或撥款計劃),AHG也沒能本質性參與恒大的處理計劃。
市場消息顯示,AHG認為,恒大方面的行動與其公開言論南轅北轍,“在這一點上,可能被解釋為試圖組織債權人的任何強制執行行動。該集團無視其海外債權人及其債權人的合法權利。”
不過,恒大方面并未對前述市場消息有所回應和表態。
雖然恒大2021年年報要等到今年3月前后才能披露,但從恒大披露的2021年全年銷售數據,也可看出動蕩的2021年,恒大的業績一落千丈。
2021年全年,恒大累計完成銷售額4430.2 億元。往期公告顯示,恒大2020年完成合約銷售金額7232.5億元,同比增長20.3%,實現全年銷售目標111%。據此計算,恒大2021年全年銷售額同比下降38.74%。
按照恒大設定的2021年銷售目標7500億元來算,其2021年實際的年度銷售目標實現率僅59.06%。此外,結合往期公告計算,自10月20日至12月31日近71天工夫里,恒大僅累計完成銷售額7.2億元。
評論前必須登錄!
立即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