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降準降息是什么意思?
降準降息是央行進行的一種貨幣政策工具,目的在于減少銀行金融機構的貸款成本,提高企業信心與融資便利性,從而改善金融市場環境,促進經濟增長。
中國歷次降準降息一覽表
2015年11月:中國央行公布升高存款預備金率50個基點,到4.35%,同時公布升高1年期貸款基準利率25個基點,至4.6%,此次為央行今年第三次降準降息操作;2016年3月:央行公布升高存款預備金率50個基點,至3.5%,同時公布升高1年期貸款基準利率25個基點,至4.35%;2018年4月:央行公布升高存款預備金率50個基點,至2.5%,同時公布升高1年期貸款基準利率30個基點,至4.2%;2020年3月:央行公布升高存款預備金率100個基點,至1.5%,同時公布升高1年期貸款基準利率50個基點,至3.85%。
降準降息對經濟的影響
降準降息政策可以促進經濟增長,從而改善經濟形勢,當銀行金融機構的貸款成本升高,融資便利性增加,企業就有更多的資金可以用于擴大規模,增加投資,從而拉動經濟增長。
此外,通過降準降息能有效改善財富分布模式,讓貧富分配更加合理。另外,降準降息也可以減緩通貨膨脹,促進經濟穩定和持續發展。

中國降息政策的持續性考量
中國政府在2013年開始施行降準降息政策,主要是為了促進經濟增長,減緩通貨膨脹,改善財富分布,以及改善金融環境。
按照歷史經驗來看,中國將在經濟狀況好轉后,逐步上升存款預備金率和貸款利率,使之回歸到正常水平,以此來避免出現貨幣政策濫用的情景。
因此,結合中國未來經濟形勢,以及貨幣政策的持續性,降準降息的長期效果會更加明顯。
評論前必須登錄!
立即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