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月1日全面實行注冊制,全面注冊制落地之后,意味著打新躺賺百分之九十九點九九盈利的時期結束,未來可能會逐步進入新股少部分不賺錢到大部分不賺錢的時期。全面注冊制落地之后,完善的退市制度將會緊隨其后,究竟放寬了上市的條件和容量,必定需要放寬退市的條件和容量去配合的。
一、什么是注冊制?
目前我國企業上市主要是注冊制和核準制兩種形式。
注冊制是指公司申報的材料實在合法即可登記入市。證券發行審核機構只對注冊文件進行形式檢查,不進行本質判定。
核準制是指在公司上市時需要證券監管機構審核,審核通過后才能上市。
二、為什么要推行注冊制?
在審核制下,一家企業要想上市,一般需要1-3年的排隊周期,且企業最近三年要連續盈利,凈利潤不得小于3000萬元。許多有潛力的初創型企業都無法滿意連續三年盈利及凈利潤的硬性要求,只能挑選海外上市。也有一些企業會挑選花錢借殼上市,這樣就使得一些原本沒有價值的殼公司變成了香餑餑。
全面推行注冊制,以注冊制改革為牽引,可助力:
1、資本市場更好服務實體經濟
注冊制對新股發行的條件進一步放寬,有助于擴寬企業準入范圍,增強資本市場的包容性,加快初創企業、新興產業中小企業的上市融資速度,提升直接融資比例。
從科創板、創業板的注冊制試點情景來看,對成長型創新型企業的服務功能進一步提升,創業板曾孵化出萬億市值公司及一批醫療、新能源行業的千億市值公司。從金融支持實體經濟的角度,注冊制對助力中國實體企業完成高質量發展、推進中國產業晉級和經濟結構調整、更好服務國家發展戰略都具備積極意義。
2、增強市場定價能力 深化市場化改革
注冊制實質上是以信息披露為核心的發行制度。注冊制有助于深化市場化改革,市場對于證券的定價能力增強,優勝劣汰的作用得到施展,資本市場生機和企業競爭力被充分激發。
3、升高融資成本 提升發行效率
相較核準制,注冊制由本質檢查轉變為形式檢查,企業即使沒有連續盈利三年以至虧損,只要充分信息披露,也能夠上市。且審核周期縮短,企業融資成本升高,提升發行效率。
4、加大違法打擊力度 優化監管職能

全面注冊制下,證監會將審核權利下放到交易所,監管機構將回歸監管本源,將工作重點從事前把關,向事中、事后監管轉移。同時,完善和優化IPO制度框架,進一步強化投資者保護、完善監管執法手段、加大對虛假披露與欺詐發行賠償等違法行為的打擊力度。
三、全面注冊制會帶來哪些影響?
1、居民資產配置或轉向權益類資產
在“房住不炒”、資管新規打破剛兌、無風險收益率下行的背景下,從儲蓄理財及房地產擠出的資金需要找到新的蓄水池。全面注冊制的施行或會使得權益市場大擴容,尤其是有較高成長性的優質企業有望在A股上市,為居民資產配置提供了更多挑選,居民資產配置或會轉向權益類資產。
2、加強資本市場的優勝劣汰功能
全面注冊制下,市場化的發行、定價和淘汰機制將加大企業分化,促進優勝劣汰,提高上市公司質量,重塑資本市場生態。
3、投資群體或趨向機構化
全面注冊制下,上市公司的數量增加,波動幅度加大,退市風險亦隨之增加,對個人投資者而言,投資難度大增。因此,投資群體未來或趨向機構化。
4、“寬進嚴出”下的投資風險不可忽視
(1)全面注冊制后,整個市場的漲跌幅或會向創業板和科創板靠攏,對于喜歡追漲殺跌的短線投機者,極端情景下或虧損幅度更大,因此投資需更加謹慎。
(2)全面施行注冊制后,殼資源會喪失稀缺性,同時加速垃圾股邊緣化,這類股票或面臨更大的退市風險。
(3)新股的定價會越來越市場化,破發的概率或加大。新股申購需要提前做好功課,而不能“逢新必打”。
雖然全面注冊制對投資者的要求會更高,但不少市場人士對全面注冊制還是布滿了期待。理由是鄰國印度在1992年推行全面注冊制,在印度經濟的持續增長下,開啟了20年的超級牛市,增長近60倍。且大洋彼岸的美國,早在1933就實行了注冊制,也隨后走出了長牛行情。當然,股市是經濟的晴雨表,也有不少國家實行注冊制后,股市表現不理想的。
那A股全面完成注冊制后,市場會如何表現呢?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評論前必須登錄!
立即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