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牛散李天云持有公司股份1.13億股,占公司總股本的29.99%。本次減持后,李天云直接持有公司股份1.13億股,占公司總股本的29.99%。李每天云及其一致行動人合計持有公司股份1.13億股,占公司總股本的29.99%。截至本公告披露日,李天云及其一致行動人累計質押公司股份1..09億股,占其所持公司股份的99.99%,占公司總股本的29.99%。
在今年初新股發行進入“免費抽獎”模式后,市場申購新股的熱情被推升到了巔峰,但隨之而來的,是中簽難度的明顯提升,動輒以“萬分之幾”來衡量中簽率,注定幸運只屬于極少數的人。而與普通投資者參與的網上打新相比,以機構為主體的網下申購配售率(與網上中簽率含義類似,指機構最終獲配新股數量除以網下申購數額)以至需要用“十萬分之”的比率去衡量,遠遠低于網上中簽率。但就算是如此之低的配售率,卻依然引來無數人的關注,因為在網下申購,只要條件(價格和申報數量)符合,則意味著必中新股。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梳理今年以來,按照IPO新規發行新股的網下配售數據后發現,葛衛東、趙建平、鄭海若等在A股市場上如雷貫耳的名字,扎堆出現在新股網下配售名單中。網下打新,為何讓一眾資本市場上的牛人樂此不疲地參與,其中到底有何玄機?還有哪些千萬級別大戶身在其中?《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接下來為您一一道來。 每經記者 胥帥
打新·網下配售
A股超級大戶扎堆網下配售 盤盤中新股樂此不疲
◎每經記者 胥帥
自施行IPO新政之后,A股的新股發行就進入了“打新不用先給錢”的新玩法。每逢新一輪新股發行張開,市場資金都會趨之若鶩。自今年1月施行IPO新規至4月30日,《每日經濟新聞》(更多資訊信息請關注微信公眾號“添升寶”)記者統計25只上市新股宣布的網下配售名單發現。包括機構、基金等2000名投資者進入了網下配售名單,其中出現了葛衛東、趙建平等資本市場上如雷貫耳的名字。
令人感到不解的是,新股網下配售比例遠低于網上申購,獲配金額也少得可憐,為何如此多的投資機構和天然人都迷戀上這些“小錢”?
網下打新配售率其實更低
現實上,打新共有兩種方式,一類是通過網上申購,另外一類便是網下配售。前者是針對普通投資者的打新方式,也是大家比較認識的;而后者主要是為公募、私募、券商、險資及大戶投資者所挑選。
需要解釋的是,網下配售對象普遍按照類型大致分三個類別。其中公募和社保基金為A類,企業年金基金和險資為B類,天然人投資者則為C類。對于A類投資者,中國證券業協會是要求主承銷商應該和發行人安排不低于本次網下發行股票數量的40%配售。C類則是天然人投資者,配售比例低于A類和B類投資者。
“在帝王潔具的配售原則中,A類和B類投資者的配售比例是高于C類的。”4月28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以投資者身份致電帝王潔具的承銷商華西證券,有關人士對此示意。
根據東方財富Choice金融終端統計,網下配售的比例大大低于網上申購的中簽率。在IPO新規施行后,發行的25只宣布網下配售數據的上市新股中,網上平均中簽率是0.053%。其中中簽率最低的是維宏股份,中簽率為0.0319%;最高的是南方傳媒,中簽率為0.1329%。
Choice金融終端同時顯示,在這25只上市新股名單的網下配售名單中,配售比例的平均值為0.015%。這意味著假如一個投資者申購1萬股,其獲配數量僅有1.5股。假如以平均值進行比較,網上平均中簽率是網下平均獲配比例的3倍之多。
超大戶扎堆網下配售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通過梳理新股網下配售名單后發現,除了社保、基金、券商等機構,不少在A股市場上鼎鼎大名的人物,也頻頻現身于網下配售名單當中。比如,在南方傳媒的網下申購名單中赫然出現了葛衛東的名字,葛衛東還出現在通宇通訊、維宏股份、堅朗五金、鷺燕醫藥等多只新股的網下配售名單中。
在金徽酒、天鵝股份、名家匯、景嘉微等新股名單中,何雪萍這一名字也反復出現在上述新股名單之類。另外與葛衛東、何雪萍同時出現在新股網下配售名單中的還有趙建平、趙吉、鄭海若等天然人。
對于上述名字,長期浸淫資本市場的投資者想必并不生疏。假如上述名字與投資者熟知的那幾位資本超級大戶是同一人的話,那么這意味著資產上億的資本大鱷也已經加入了網下配售的熱潮。
值得一提的是,雖然各位超級大戶都勝利獲配新股,但其配售股數和金額并不高。以葛衛東為例,其網下配售股數最多的是堅朗五金,葛衛東在申購920萬股后才獲配了1.5萬股,獲配金額為32.5萬元。而其獲配股數最少的是天鵝股份,申購1500萬股后才獲配553股,合計還不到6手,對應的金額僅有4938元。趙建平同樣與此類似,獲配股數最多的是金徽酒,對應的股份數是4402股,金額則為4.8萬元。其獲配股數最少是天鵝股份,獲配股數和葛衛東一樣。
在網下申購上千萬股,最終僅僅到手幾千股以至幾百股,僅從概率來看,諸位超級大戶在網下的巨額申購,還不如一般散戶在網上打新“碰運氣”?況且因為配售金額的基數太低,即便新股上市后股價滾幾倍,超級大戶收成的浮盈也是很少。
以新股打開漲停當日最高價進行估算,例如葛衛東在川金諾的賬面浮盈僅有2.12萬元。而何雪萍在名家匯的賬面浮盈也是有4.8萬元。這對于這些動輒上億交易資金的超級大戶來講,幾千、幾萬的浮盈簡直是滄海一粟。
為何這么多大戶們都樂此不疲愿意參加網下配售新股,何況要獲得配售資格,還需要有持有股票市值的要求。今年股市多數股票都呈下跌,新股上獲得的收益,可能還抵消不了持股下跌損失的市值,這又是什么原因呢?記者通過表格梳理發現,這么多牛散們今年普遍都有中10只新股左右,參與早的牛散更是中了20多只新股,這種次次都中新股的盈利通道,才是吸引牛散們熱衷于此的主要原因。
打新·賬面收益
新股配售藏“金山”大戶網下打新總浮盈逾2億
◎每經記者 胥帥
現在的行情賺錢不易,難怪眾多超級大戶也對幾千股新股配售趨之若鶩。不過,《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經過大量的數據統計,以及對新股承銷商、投行負責人采訪后發現,現實并沒有表面上看上去那么簡樸。
雖然網下打新配售率極低,但卻是“100%”命中新股,而網上申購則純屬憑運氣“中獎”。值得一提的是,參與網下配售的天然人還可以同時申購到多個新股。即便每個新股的配額資金不高,但“積少成多”,在短短不到四個月工夫中,就贏得數以百萬計的浮盈。
網下配售必中新股
對于常年打新的投資者來講,對網上申購并不生疏。以新股東方時尚為例,假如通過網上申購,東方時尚的網上中簽率為0.07%,按照單一賬戶申購上限為15000股估算,頂格申購將獲得15個配號,那么該打中新股的中簽概率為1.05%。毫無疑問,即使頂格申購東方時尚,1.05%的中簽率依舊很低,幸運注定屬于極少數人。
再看東方時尚的網下配售,一個天然人有效申購3500萬股,最終實際配售數量為2904股,配售比例以至不足0.01%。表面上,東方時尚0.01%的網下配售比例大幅低于網上申購中簽率。但細究下來卻不然。“假如最終被確定為有效報價投資者(網下配售),是必定會配售新股的。”華西證券上述人士示意。

現實上,所謂網下配售是針對特定投資者的,其中包括了社保基金、公募基金、私募基金、達到門檻條件的天然人。而對于這些特定投資者,發行人和承銷商是可以按照比例對其直接配售肯定數量的份額。換句話說,盡管網上中簽概率高于配售率,但并非“100%必中”。而網下配售能有100%的概率獲得新股。
簡樸地說,一般散戶的網上打新是“中”或“不中”的概率問題,而這些超級大戶們的網下配售,則是“中多”與“中少”的數量問題。
網下配售成機構、大戶專享
既然網下配售新股必中,那么網下打新堪稱是“穩賺不賠”的買賣。相信許多投資者會問,自己是否也可以通過網下方式來申購新股呢?答案是否定的。
根據最新修訂的《首次公開發行股票承銷業務規范》,網下投資者報價時應該持有不少于1000萬元市值的非限售股份。并且假如是天然人想要同時申購滬市和深市的新股,那么與之對應的是,他在滬、深兩市都需要分別至少持有1000萬元的流通市值。一般來說,對于網下配售“門檻”的認定是以初步詢價開始日前兩個交易日為基準日,在基準日(含)前二十個交易日持有對應市場流通A股的流通市值日均值應為1000萬元(含)以上。
實際上,持有1000萬元的市值只是一個基本的門檻要求。根據不同發行人和承銷商的詳細要求,在初步詢價結束后,還將有一個剔除環節,留下有效報價投資者。“首先是剔除擬申購總量中報價最高的部分,這部分的比例在10%。”華西證券上述有關人士對記者示意,在對帝王潔具的網下申購中,除了剔除這10%的最高報價之外,還可以剔除對應最低價的網下投資者。
值得一提的是,假如是有主動承諾限售期,那么天然人投資者所對應的配售比例會大大高出同類投資者。例如:葛衛東有效申購堅朗五金的數量為920萬股,承諾上市12個月內不賣出。其最終獲得配售股數為1.5萬股,獲配金額高達32.5萬元。同樣是網下申購堅朗五金,沒有“加鎖”的投資者侯儒波,他的有效申購數量達到3259萬股,最終配售股數為3967股,獲配金額僅有8.6萬元。《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重到,堅朗五金承諾12個月限售期的C類配售比例為0.16%,而對應沒有承諾的同類投資者則僅有0.12%,相差超過10倍。
在施行IPO新規后,網下投資者在申購時無需提前繳付申購資金。這意味著在網下打新堪稱是“穩賺不賠”的買賣。但令人詫異的是,從新股網下配售名單中發現,有網下投資者并未滿額申購。例如:林嬋貞、岳泰弟、殷曉春只在網下申購了150萬股的永和智控,而其申購上限則是1500萬股,相稱只申購了其中1/10。
“新股的申購數量并非受投資者持有市值的影響,只要達到最低的‘門檻’(1000萬元流通市值),就可以根據投資者需求自由決定。”某上海投行負責人示意,他預測投資者未滿額申購的原因或許是考慮到手里的資金成本,“雖然說打新不必提前繳款和凍結資金,但是投資者或許還是要考慮到賬戶資金情景。究竟配售股數越多,相應支付的金額也更高。”
華西證券上述人士示意:“有效的申購數量是在200萬股~1300萬股。只要是在這個區間內,申購數量的多少都是由投資者自行決定的。”
網下打新收益誘人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統計發現(更多資訊信息請關注微信公眾號“添升寶”),共有42個天然人投資者通過網下打中了20只以上的新股。其中徐曉和柳德慶更是打新之王,命中了28只新股。而葛衛東和趙建平也分別命中了24只、23只新股。在葛衛東的打新名單中,堅朗五金和通宇通訊獲配金額是最高的,分別是32.5萬元、19萬元,假如按照新股開板當日的最高價計算,這兩只個股的賬面浮盈分別是178.7萬元、59.4萬元,基本翻了接近5倍。
再計算超級大戶們通過配售新股獲得的累計賬面浮盈可以發現,只要打中20只新股以上,那么賬面浮盈合計上百萬也變得非常平常。假如按照新股開板當日的最高價計算,“打新王”柳德慶總計賬面浮盈高達356.9萬元,而其獲配總金額為86.8萬元,收益幾乎是翻了4倍之多。而徐曉的總計賬面浮盈也高達353.4萬元,而其獲配總金額為84.5萬元,收益幾乎翻了4倍。值得一提的是,雖然葛衛東打新的新股數量不及徐曉和柳德慶,但其賬面浮盈卻高出他們很多。葛衛東的賬面浮盈總計為388.4萬元,而其配售金額也達到了117.7萬元之多。另外兩名超級大戶趙建平、何雪萍的的總計浮盈也分別達到了133萬元、156萬元。而這所有超級大戶合計總的賬面浮盈更是高達2.4億元。
特殊需要指出的是,上述數據僅僅是施行IPO新規以來,從1月26日截至4月30日的不完全統計。只要新股網下配售的規則不改變,超級大戶還可以繼承通過網下申購配得更多新股,屆時賬面浮盈便遠不止2.4億元這一數據。有意思的是,這也將成為超級大戶“細水長流”的生財之道。
打新·大戶現身
解密網下配售名單 隱形大戶批量曝光
◎每經記者 胥帥
由于1000萬元市值的“硬性指標”,注定網下配售只能是小部分大戶、超大戶的“專享福利”。在這個特別的群體中,除了市場耳熟能詳的葛衛東、趙建平、何雪萍之外,還有生疏的隱形大戶也被曝光。《每日經濟新聞》梳理最近宣布網下配售名單的新股,近200名奧秘大戶重復出現在朗迪集團、東音股份、多倫科技、永和智控、匯嘉時期這5只新股中。安健、畢瑾、陳矗等以至遠超大佬葛衛東,全部出現在上述新股網下配售的名單之中。
200名奧秘大戶上榜
4月,朗迪集團、東音股份、多倫科技、永和智控、匯嘉時期這5只新股宣布了網下配售名單。從單個的網下配售名單來看,接近200名的奧秘大戶上榜。《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梳理上述新股的網下配售名單的新股,每份近200名的奧秘大戶名單并非是獨立存在,相互之間竟然出現了驚人的相似之處。
安健、陳矗、鮑旭義、蔡華等超過10名奧秘大戶均出現在朗迪集團、東音股份、多倫科技、永和智控、匯嘉時期這5只新股的網下配售名單中。僅荊濤、康世峰、雷真等個別大戶的出現頻率最低,但也至少出現在兩只新股的網下配售名單之中。有意思的是,葛衛東僅排在中游,4月份出現在三只新股的名單之中。
除了葛衛東、趙建平、何雪萍這些知名的大人物之外,類似徐曉、柳德慶、畢永生這些隱形超級大戶也在網下配售名單中被批量曝光。這同時還包括進入新股網下配售名單的黃宏、郝慧、黃立山、黃仕康、李天云、李文、完永東等一系列生疏名字。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重到,雖然這些隱形大戶的名聲不如葛衛東等人響亮,但實際上這些超級大戶們目前持有的流通市值卻是不少。因為按照規定,這1000萬元的流通市值是單邊對應滬、深兩市的上市新股。換句話說,假如投資者想要申購通過上證所發行的新股,那么該投資者則需要持有在滬市1000萬元的流通市值。反之對于深市也是同理。這意味著假如有投資者想要“雙管齊下”同時申購滬、深兩市的新股,那么其所對應的流通市值合計就應超過2000萬元。
特殊是這打中了20只以上新股的42個天然人,包括徐曉、李楊、黃立山等均獲得了滬深兩市的新股配售。這意味著他們實際持有的市值合計是超過2000萬元。例如:楊林發不只勝利獲配了白云電器、多倫科技等滬市新股,同時還獲配了東音股份、川金諾等深市新股。
超級大戶“移情”打新?
A股自1月調整以來,成交量略顯低迷。上證指數最近六個交易日的成交量均未達到2000億元。《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通過翻查2015年年報和2016第一季度季報數據發現,相比過往,部分超級大戶并不未有大面積的減倉,以至對個別股票進行了增倉。而從個股的網下配售名單不難看出,這些超級大戶對網下打新花費了很多心思。
從持倉數據可見一斑,何雪萍在去年年報還持有千山藥機1000萬股,位列第二大流通股東。而在今年的一季報中,何雪萍仍舊是千山藥機的第二大股東,以至還增持到了1170萬股。何雪萍持有的宏達新材也是如此,去年年報持有180萬股。而在今年一季度,何雪萍以至增持到了1118萬股,以4.19%的持股比例成為了宏達新材的第一大流通股東。
趙建平在一季度出現在力生制藥、歐比特、天龍光電、理邦儀器等14只個股的股東名單中。去年年報,趙建平持有177.8萬股的中來股份。而在今年第一季報中,趙建平增持到197.8萬股,為第三大流通股東。歐比特同樣如此。去年趙建平持有150萬股,今年一季報增持到160萬股,仍為歐比特的前十大流通股東。
葛衛東更是堅守大藍籌平安銀行不動搖。值得一提的是,假如按照平安銀行最新收盤價計算,葛衛東持有平安銀行的流通市值就達到了13.74億元。
有意思的是,假如熱衷網下配售的超級大戶真是為新股配置市值的話,那么也有可能陷入“因小失大”。根據滬深300指數走勢,今年第一季度以來跌幅達到了13.75%。這意味著假如他們配售股票的走勢和滬深300指數走勢接近,那么為打新配置的1000萬元市值將面臨超過100萬元的虧損。而這幾乎與其打新合計浮盈持平。
評論前必須登錄!
立即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