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宇宙賽道產業鏈八大方向及最具翻倍潛力的行業龍頭股。值得珍藏!1、裝備商:峰火通信,中興通訊,華為等。2、運營商:電信,聯通,移動,廣電。3、硬件與操作系統:全志科技,瑞芯微,上海貝嶺,維信諾,利亞德,京東方,深天馬,TCL。4、光通信,交換機及物聯網模組:智度股份,觀想科技,華力創通,光迅科技,紫光股份,星網銳捷,平治信息,新易盛,中際旭創,天孚通信,亨通光電,中天科技,潤建股份,通鼎互聯,盛陽科技,共進股份,東土科技,拓邦股份,廣和通,漢威科技,移遠通信,威勝信息,美格智能,四方光電,移為通信,韋爾股份,歌爾股份,聯創電子,長盈精密,格科微,絲路視覺,藍特光學,水晶光電,歐菲光,藍思科技,奧拓電子,金運激光。5、算法與數據中央:二六三,優刻得,數據港,寶信軟件,科華數據,光環新網,奧飛數據,英維克,佳力圖,能科股份。6、區塊鏈:東信和平,海聯金匯,恒生電子,神州信息,新晨科技,金財互聯。7、人工智能:科大訊飛,拓爾思,大華股份,科創信息,心機電子,神州泰岳,運達科技,盈趣科技。8、虛擬數字人及NFT應用。美盛文化,藍色光標,宣亞國際,湖北廣電,中文在線,天下秀,視覺中國,湯姆貓,易尚展現,天舟文化,數碼視訊,芒果超娛,歡瑞世紀,鋒尚文化,太龍股份,川大智勝,寶鷹股份,中青寶,大富科技,凱撒文化,順網科技,完美世界,風語筑,會暢通迅,奧雅設想。9、低位龍頭股。智度股份,二六三,盈趣科技,利亞德,鋒尚文化,絲路視覺,賽摩智能。
劃重點:
1、資深投行人士直言:保薦機構做出的科創屬性評估,與實在滿意科創板上市條件,并非一碼事。許多保薦認為符合條件的企業,IPO最終都被否了。“貴族”中金也難逃此命運。
2、假如算上兩家準備審核的公司,中金公司今年已經“損失”了12單。今年以來,中金實現的IPO首發項目是17單,就此估算,“夭折”和實現的概率接近0.7:1。
3、有市場聲響稱“今年IPO環境緊張、檢查嚴格”。實則不然,有業內人士指出,終止原因或包含三點:申報時暴露問題、申報后遇政策變化、另有行業性問題,與“檢查嚴格”關系不大。
9月30日科創板IPO申請受理,10月8日就主動撤回,聯想集團創下了IPO最短旅程紀錄:剔除7天國慶長假,申報過程僅經歷了一個交易日。
而聯想集團的保薦機構是被稱為“投行貴族”的中金公司。新浪科技看見到,因今年整體IPO終止數量增多,中金公司保薦承銷已經夭折了10個項目,除了聯想集團外,還有備受矚目的吉利汽車、東風汽車等。
人們不禁迷惑,終止項目驟增,原因到底何在?
聯想撤回IPO并非財務原因?
9月30日晚間,聯想集團科創板IPO申請獲上交所受理,消息一出,資本市場圈沸騰。因為根據公告披露,聯想集團原定擬公開發行不超過13.38億份CDR,擬募集資金100億元,如若勝利登陸科創板,聯想集團將成紅籌CDR回A第一股。
然而,跨過國慶長假,僅過了一個交易日,聯想集團就緊急撤回了這次科創板IPO申請。10月8日,上交所官網上顯示,聯想集團的審核狀態為“終止”。受此影響,聯想集團港股股價重挫,三天跌去了近20%。
10月10日,聯想集團公開解釋了撤回科創板IPO決定的理由,歸因在“擔心財務信息失效”和“謹慎考慮資本市場情景”。
其港交所公告的原話是:“本公司向上交所提交有關建議發行中國存托憑證及上市的申請材料后,考慮到公司業務規模及復雜度,招股說明書中的財務信息可能會在申請的審視過程中過期失效。同時,謹慎考慮最新發行上市等資本市場相關情景后,本公司決定撤回中國存托憑證于科創板上市及買賣的申請”。
“聯想撤回IPO,不太可能是財務原因。”某資深投行人士稱,更可能是因為其與科創板定位要求不相符有關,“聯想形式上是滿意科創板屬性要求的,但本質上普遍認為(它)是不夠的。”
這一觀點顯然與保薦機構的主意截然相反。本次聯想集團回A的保薦機構是中金公司,聯席主承銷商為高盛證券和中信證券。
在關于聯想集團科創板上市的保薦書中,中金公司的論調是,經過充分核查和綜合判定,聯想集團符合創業板支持方向、科技創新行業領域和相關指標等科創屬性要求。
中金公司認為,聯想集團擁有和應用的技術具備先進性,符合國家科技創新戰略,屬于擁有要害核心技術、科技創新能力突出、科技成果轉化能力突出、市場認可度高的科技創新企業。
“保薦機構做出的科創屬性評估,與是否真的滿意科創板上市條件,不是一碼事。”上述資深投行人士示意,“許多IPO被否的項目,都是保薦機構認為符合條件的。

中金7單科創板IPO夭折
無論是什么理由,聯想集團止步科創板、中金公司保薦項目夭折是現實。要明白,成立于1995年的中金公司,始終被業內稱為老牌“投行貴族”,保薦承銷是其優勢業務。
但今年以來,中金公司投行業務受挫不少。據wind統計,截至10月13日,中金公司在科創板上終止的IPO項目就有7單。
主動撤回的有5單,分別為吉利汽車控股、北京天廣實生物技術、云知聲智能科技、南京茂萊光學科技。上交所終止審核的有2單,分別為上海吉凱基因醫學科技、浙江天地環保科技,理由是其沒有充分披露其核心技術是否具有先進性、相關業務的成長性和潛在市場空間及對持續經營能力的影響等。
再算上創業板東風汽車集團、長沙遠大工業集團等項目,中金公司IPO保薦承銷合計終止了10單,僅9月就痛失3單IPO項目。此外,今年還有兩家準備申報科創板的公司,在輔導期就結束了與中金公司的合作,分別為交大盛陽和趣致科技。假如算上這兩家,那么中金公司今年已經“損失”了12單。而今年以來,中金公司實現的IPO首發項目是17單,假如就此估算,“夭折”和實現的概率接近0.7:1。
“中金公司投行強,保薦承銷的許多都是大項目,發行人的話語權可能會比較高。”上述投行人士認為,這可能是出現問題的原因之一,“中金公司可能需要從中復盤和反思,項目為何沒有勝利。”但他也認為,每個公司的情景都不一樣,有時分項目不通過,也并非中金公司的原因。
但項目的折損,對中金公司的影響還是不言而喻的。來看一組數據對比:
同樣是從1月1日到10月13日,2020年同期中金公司IPO首發項目收入19.65億元,市場份額10.62%,位居券商第一。但到了2021年,同期中金公司IPO首發項目收入為13.93億元,市場份額7.70%,排名行業第三,無論是絕對收入水平還是市場占有率都有所縮水。當然,因為IPO項目從接手輔導到上市需要工夫,不排除有階段性干擾。
終止項目驟增原因何在?
不僅是中金公司,許多券商都碰到了IPO保薦項目終止的情景。根據wind數據統計,截至10月13日,今年以來,中信證券保薦承銷終止項目達到了18個,而中信建投、中金公司、華泰聯合證券、民生證券、國泰君安等均為10個,招商證券、國信證券有9個。
從全市場來看,終止審核項目數最多的來自創業板,占比近五成,科創板也不少,占比約四成,其余終止審核的項目來自主板。
以科創板為例,根據上交所官網顯示,自開板以來,其合計終止項目133個,而今年終止的項目就有69個,占據了半壁江山。終止審核項目中既包括主動撤材料的公司也包括被否的案例,其中主動撤回占絕大多數。
今年終止的IPO項目多,有市場聲響稱“環境緊張、檢查嚴格”,對此,一位資深投行人士卻不認同,他示意,今年IPO發行上市數量超過歷年,天然失利的案例也會多。他認為,每家公司終止的原因都是不一樣的,以至可能是多元化因素共同導致的,需要詳細問題詳細分析。
“之前IPO審核進度快,尺度相對松的時分,發行人和中介機構都有搶先申報的動力,這就導致了一些不夠成熟的項目搶跑了。”他分析指出,今年IPO項目終止比較多,存在些可能性原因:有的公司是在申報的時分暴露了問題;有的公司在申報之后碰到政策發生變化;有的公司屬于行業性問題,比如評估醫藥公司該實用什么上市標準等。
正如他所說,今年IPO項目數量許多。從券商保薦機構來看,前三季度IPO承銷保薦家數排名前十的券商分別是:中信證券51個、海通證券30個、中信建投證券29個、民生證券23個、華泰聯合證券21個、國泰君安19個、中金公司17個、安信證券14個、長江承銷保薦13個、國金證券13個。
對應的IPO承銷保薦金額排在前十的則是中信證券、中金公司、中信建投證券、海通證券、華泰聯合證券、國泰君安、東方證券承銷保薦、民生證券、招商證券和興業證券。值得注重的是,51單IPO的中信證券承銷保薦金額634.17億元,而17單IPO的中金公司則有633.28億元,可見中金公司的項目相對都比較大。
實際上,聯想的高資產負債率或許是其止步上市的第一大因素。而中金保薦的云知聲,因經營不善主動撤回科創板上市申請……
一方面,作為保薦大戶的中金公司,在面對多元化因素的復雜態勢下,更應專業盡職,以免砸了金字招牌。另一方面,對于急于踏上上市之路的企業而言,更應先立足自身發展,深耕行業,在實際情景和綜合多家因素的基礎上再作出合理決斷。
評論前必須登錄!
立即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