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再度破發,市值蒸發超千億港元。截至收盤,小米股價報29.95港元/股,跌幅2.53%,總市值為986.8億港元。今年以來,小米股價累計下跌超超過50%。而在此前一個交易日,小米集團發布公告稱,董事會批準將部分薪酬計劃延長至2021年第二季度,包括首席執行官雷軍、聯合創始人黎萬強、副總裁劉德、財務總監李肖爽、戰略委員會主席周受資以及非執行董事王川。這意味著,小米將在今年第二季度完成盈利。
一:小米再度破發是真的嗎
我認為小米高端機之所以賣不動,主要也是因為沒有市場,而且低端機的形象深刻人心,再加上外觀設想也不是很強,所以總是擠入不了高端機的市場。小米雖然始終都十分刻苦的想要進攻高端機的市場,但是從目前來看并不勝利。因為小米手機自從上市開始,目標群眾就始終都是學生黨和一些數碼興趣者,而且也始終都是主打著中低端市場的。如今現在小米想要進軍高端機市場屬實有些困難,原因當然也是多種多樣的。一,沒市場小米是有做高端機的能力的,但始終沒有什么市場。小米手機的性價比本身就比較高,而且質量也要比其他的國產品牌好許多。小米本來是想要note系列打開高端機市場的,但是在note2發布之后銷量直接下滑。小米手機的定價一般都是在3000~4000左右,雖然對比其他品牌的高端機價格并不是很高,但是相比較其他的小米產品已經算是高價了。但生產者假如有四千塊錢的話就不會再考慮小米手機了,所以高端機基本上沒有什么市場。二,品牌定位深刻人心在許多人心里,小米手機都是學活力,備用機,所以價格一般都是比較便宜的。所以小米想要進入高端機市場阻力最大的就是品牌定位,小米手機從剛上市的時分就始終是中低端機,所以大家沒有方法接受小米手機賣到這么高的價格。許多生產者挑選小米手機也正是因為小米手機價格低,性價比高,一旦小米手機“漲價”,生產者一定當機立斷的挑選其他的品牌。三,外觀設想沒有特點小米手機的外觀始終都沒有什么設想感,說好聽點是簡約,說的難聽點就是隨大流。不是始終在模擬其他的品牌,就是毫無創新。而且現在的小米手機外觀越來越難看了,對于比較看重外觀的學生和女性來說,小米不是一個好的挑選。
因為小米高端機的價位較高,加上宣傳力度沒有很到位,導致生產者覺得性價比不高,所以賣不動。
二:小米再度破發了嗎
小米再度破發后跌勢未止。
1月28日,小米集團(1810.HK)繼昨日破發后,股價再度下探,盤中一度跌于3.5%,股價下探至15.88元,同時該股價刷新了近17個月來最低。
昨日,雷軍發布微博稱,“雷軍虎年限定
小米推進造車
小米股價去年以來經歷幾次波折。目前市值已較最高值蒸發4789億港元,股價較最高值跌去54%。
與股價表現不佳同步的,是去年以來小米煩心事不斷。去年剛開年,美國政府曾將9家中國企業列入所謂“與中國軍方相關”的黑名單中,其中包括手機制造商小米及飛機制造商中國商飛。根據相關投資禁令,美國投資者需在當年11月11日前出售所持“黑名單”公司的股份。受此影響,當時港股開盤后,小米集團股票一度大跌。
不過,去年5月,小米集團與美國國防部達成和解協議,前者將被移出特朗普時代的所謂“涉軍黑名單”。
●今年1月5日晚間,小米傳出被印度財政部追繳稅款繳65.3億盧比。對此,小米回應
負面消息下,小米業績也面臨挑戰。2021年第三季度,小米完成營收780.6億元,僅同比增長8.2%;經調整凈利潤51.8億元,同比增長25.4%。與此同時,小米造車的消息仍言猶在耳。去年3月小米集團公告稱,公司擬成立一家全資子公司,負責智能電動汽車業務。首期投資為100億元人民幣,預計未來10年投資額100億美元。集團首席執行官雷軍將兼任智能電動汽車業務的首席執行官。
就未來小米集團走勢,中信建投最新研報指出,預計小米2021四季度收入814億元,同比增長13.1%,調整后凈利潤31億元,同比小幅下滑5.6%。分板塊看,四季度手機業務受到缺芯影響出貨量環比將有所下滑,但毛利端增長助力手機收入同比增長約11%,預計約473億元,IoT業務上,預計將同比增長22%達257億元,互聯網服務業務預計將同比增長24%至77億元。智能電動汽車業務有序推進,預計2024年上半年正式量產。2022年,北京市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提出推動小米汽車開工建設,看好公司中長期價值。
曾稱刪掉炒股軟件
回顧小米上市歷程,小米集團2018年7月9日登陸港交所,發行價17港元。
去年8月雷軍在個人年度演講上,曾憶述過小米上市后長期破發的經歷。雷軍提到,2018年初經過反復討論,小米最后確定了在香港上市,當時資本市場對小米十分看好,投行給出了17港元至22港元的估值,幾乎所有創業者當機立斷挑選定的高一點貴一點,小米當機立斷挑選了最低價,因為希望小米的股票和小米的產品一樣,價格厚道。

但事實讓雷軍失望了,2018年7月9日,小米在港交所鳴鑼上市,超過600人觀禮,結果一開盤就破發了。“我們幾個人誰也不愿意面對這個局面,心里特殊難受,我們(雷軍和小米聯合創始人林斌)就躲到了港交所的一個雜物間。”雷軍說。
隨后,小米股價出現了長期低于發行價的局面,股價一路走低。2019年9月2日小米集團股價一度跌至8.28港元的最低點。
“當時跌到幾乎所有人都快崩潰了,以至有人認為還會跌到4塊錢,在那段工夫里,我特殊不愿意見投資者,我見他們我說什么呢?”雷軍回憶當時的至暗時辰,“有一個投資者執意要見我,一坐下來只寒暄了幾句,他就毫不客氣地說,你們怎么讓我賠了這么多的錢?我真的不明白你們怎么干的。接著從小米的戰略到小米的產品,再到小米的治理,把我當小學生一樣訓了一個多小時吧。不瞞大家說,我當時的襯衣都濕了,會后我一個人坐在會議室里坐了很久,那一刻特殊特殊絕望。”
為拯救低迷的股價,小米啟動了多輪回購。雷軍曾稱,“小米掏了36億港幣的真金白銀,均價9.35港元買了大量小米股票。”
自2020年5月以后,伴伴著小米向高端市場進軍,小米股價一路上漲,不到一年的工夫里,從10港元漲至2021年1月的峰值35.9港元,市值漲至近9000億港元。至此,小米股價較發行價17港元已翻倍。
“接著小米的股價一路高歌,到了今年1月4號,小米的股價達到了34塊。當年在慶功晚宴上我們吹過的牛終于兌現了,那一刻破發給我造成的心理陰影也終于煙消云散了。”雷軍說,“我跟同志們認真地說,我再也不用關懷股價了,那些股票軟件對我來說也沒用了,統統可以刪掉了。”雷軍說到。
值得注重的是,企查查App顯示,近日,北京小米電子產品有限公司新增工商變更,雷軍卸任該公司董事長職務,該公司成立于2012年1月。企查查顯示,近一段工夫,雷軍已接連退出小米關聯公司。
三:小米破發原因
7月9日小米上市,發行價17港元,實際破發價16.6港元,小米公司整體估值3714億港元,約為473億美元。雷軍說:“大勢不好,我們要調整好心態,小米IPO低起點未必不是好事。”
其實,此次小米上市首日便破發,實屬意料之內。首先,從認購小米股份的情景來看,機構認購表現的尤為審慎,許多都是散戶認購,機構認購以至還出現了所謂的“抽飛”情景,即做出風險批示,協商退單。但散戶認購卻非常積極,認購資金高達240億港元,小米也因此成為全球最大散戶規模IPO。
從最開始雷軍喊出的1000億美元估值,再到摩根史丹利、摩根大通給出的700億美元估值,最后實際上市后的473億美元估值,小米的上市讓很多年輕人感動,也讓很多投資者看淡。
從全球手機市場來看,小米不被看好無非是有其三方面原因:
第一,正如雷軍所說的大勢不好。盡人皆知,今年全球智能手機市場受到中國市場趨于飽和的狀態,導致普遍遇冷,包括蘋果、華為、OV在內的廠商出貨量在上半年均出現了下降,生產者換機的熱情較往年升高,而小米因為去年表現差勁導致在統計數據顯示上今年躲過一劫。
第二,小米核心技術有點少。這正是之前A股質問小米、投資者不看好小米的最重要原因。縱觀各大手機廠商,蘋果有iOS、A系列處理器,三星有全球最完整的供給鏈、屏幕、芯片等全部齊備,華為有麒麟處理器,5G技術等等,而小米有什么?小米作為一家互聯網廠商,自身核心技術太少,研發團隊才三四千人,除了MIUI系統以外,幾乎沒有自家東西。澎湃芯片自從第一代夭折之后,第二代還遲遲不見消息。
第三,搶購模式引起大家方案。其實這也是小米的缺陷之一,或是有意為之,或是無奈為之,小米每次新機都需要搶購,而且往往還數月搶不到。這背后可能是策略導致,也是缺乏自身供給鏈工廠的原因。為什么OV推出NEX、Find X等黑科技產品都不需要搶購,那是因為它們自身擁有海內最大的組裝廠,可以自身組裝+外部組裝,完成足量量產。
所以,正如雷軍所說的,小米上市僅僅是開始,能取得今天的成績已經十分偉大,但往后的日子還很長,希望小米能再創奇跡。
評論前必須登錄!
立即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