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焦炭的走勢比較迷茫,期現差異正在擴大。焦炭期貨價格連續三天大幅下跌,從3847.0元/噸的高點跌至周三的收盤價3373元/噸,累計下跌505.5元/噸,跌幅高達13.14%。而日照港一級冶金焦出庫價為4150元/噸,現在,許多地方已經開始了第十一輪提漲,目前看提漲落地的可能性較大,期現價差在808.5元/噸,如果后期漲價落地,基差將繼續擴大。在現貨上漲、期貨下跌的情況之下,秋冬限產的預期逐漸體現在期貨上。
高煤價支撐高焦價
焦炭價格較去年同期2150元/噸上漲2000元/噸,達到近十年的高位,但焦炭企業的利潤已降至相對合理的水平。目前,全國平均噸焦盈利278元/噸,比去年同期下降35元/噸。焦炭價格大漲而利潤小降主要是由于成本方面的急劇上升。以沙河驛鎮蒙古產的主焦為例,去年同期出庫報價為1290元/噸。目前,出庫報價為3780元/噸,增長了兩倍。
在國內煤礦持續進行安全整改和標準化生產的情況之下,加上國外疫情不斷加劇,進口資源短缺,打破了原有的供需平衡,焦炭供應短缺已經不足常態化,煤炭價格也在上漲。因此,焦化利潤并沒有隨著焦炭價格的上漲而擴大。事實上,焦炭價格高企的背后是煤炭價格高企。

呈現供需低迷的格局
焦爐開工已經連續五周持續下降。截至9月10日,全樣本獨立焦化企業剔除淘汰產能利用率77.49%,較上一高點下降4.61%。焦炭產量的下降主要受兩個因素的影響:一方面受原料的影響。澳煤禁止進口后,加上疫情因素,主要焦炭供應相對短缺,焦炭企業因庫存不足不得不被動限產。另一方面,環保得到進一步加強,環保督察組入駐山東后,多數焦企生產負荷下降,企業限產幅度高達50%-70%;最近,徐州地區兩家焦企執行50%的限產,日影響供應1.5萬噸。因此,在外圍環境沒有改變之前,焦炭供應將繼續萎縮。
本文源于網絡整編,如有不妥,請聯系站長刪除處理
評論前必須登錄!
立即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