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市場漲勢如虹,以滬市為例,從4月9日起,上證指數(相關,行情)在短短的4個交易日內,一舉攻下年線,并站在1600點上方;而從成交量看,4月9日至4月14日連續4日成交量分別為188億、252.7億、231億和305.9億,接近2002年6月24日期間的次高成交量(2002年6月24日滬市成交494.78億元)。市場成交量持續放出巨量。去年“6.24”行情就是曾止步于年線。目前上證指數再度站在年線上方,市場的持續放量究竟意味著什么?
筆者首先將滬市日成交金額在300億以上所入的點位和時間列出如下:
歷史上滬市成交量在300億以上的交易日分布在1999、2000和2002年,主要是1995年之后機構投資者的入市,使市場絕對成交量出現上升。
從日成交量在300億以上的時間來看,全布分布在上半年的2月和6月。從1999年的情況看,市場在6月份成交放量之后,在上證指數沖高1745點后,開始深幅回調,至1999年底的1341點調整幅度為22%,隨后展開一輪凌歷的升勢。而2000年的情況則有很大不同,2000年2月份的成交量較高,但市場的慢牛走勢持續了18個月;而在2002年在6月,市場兩個交易日成交量在300億之上,隨后市場開始綿綿的調整,直至今年1月。在滬深市場調整18個月后,市場是否開始一輪新的行情呢?
從時間周期看,國內股市存在18個月、24個月的重要周期,目前完成了18個月的調整周期。能否最終結束調整?成交量將較為關鍵,如“6·24”之后成交量的快速萎縮是市場綿綿下挫、直至跌破1500點的重要整數關口和原因之一。從成交量看歷史上市場在1500點至1600點間的平均成交量為82億,若考慮市值絕對量的增加,成交量在后市應持續在100億以上的水平,方能在1500點上方站穩。

市場目前已較年初上漲近20%,成交量能否支持市場的再度漲升?首先來看1500點的重要整數據關口。市場曾在2002年11月8日向下擊破這一重要關口,于今年4月8日正式對1500點形成向上突破。從時間來看,擊破1500點至最低點1311點,共用去40個交易日,市場成交量1979億,而從最低點再次站穩1500點共用去60個交易日,成交量是4998億,從上漲需要能量,和市場完成有效站穩1500點的有機結合看,市場在1500點的支撐力度較強。
再結合個股的情況看,筆者對3月27日至4月11日漲幅前30名與跌幅前30名股票的情況進行了統計與分析,得出漲幅列前30位的股票在3月27日占市場的總成交金額為13.3%,而至4月11日,這一比例已上升至20%,顯示漲幅居前的股票在吸引存量資金方面是較為成功的,而從這30只漲幅居前的股票情況看,僅6只股票成交金額有一定的減少,而它們多為控股程度較高的股票。在跌幅居前的前30只股票中,其成交量在3月27日占市場的2.25%,而至4月11日僅占1.52%,比例有所下降。
從市場強弱勢股的對比看,仍是價升量增,價減量減的良好態勢。從定性角度分析,目前潛在資金在市場賺錢效應帶動下,有部分是可以轉變為有效市場資金需求的,因而在短線上,由于獲利回吐的壓力市場有可能再試年線,但1616點應不是行情的終結。
本文源于網絡整編,如有不妥,請聯系站長刪除處理
評論前必須登錄!
立即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