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股票分析中的“鈍化”是什么意思?
意為技術指標形態發生粘結,導致該指標失去指示意義。通常較引人注目的是指標高位鈍化和指標低位鈍化,但所謂高位低位只是相對而言。并無絕對衡量標準,更普遍的,在平衡狀態也會發生指標形態的粘結,致使指標失效(某些觀點可能不認同平衡態粘結為“鈍化”,但這僅是名稱定義的分歧,對分析和操作并無影響)。與高位鈍化相對應,指標的低位鈍化發生在市場極端弱勢的情況下(注:這里的“弱勢”并非指大熊市情況下的單邊空頭市場),與高位鈍化原理相同,只是方向相反。指標止跌或連續下跌(后者也可能被其它技術流派否認為“鈍化”,而被稱為“假信號”,但筆者認為其本質與鈍化無異,只是“下行”的粘結而已)。擴展資料:解決鈍化方法第一種方法是看背離,尤其是指標多次背離;多種指標的背離。當股價的走勢與指標的走勢方向相反,就是出現背離現象。如果指標在超買超賣區已鈍化多日,此時又出現了背離現象,就應該加倍注意。第二種方法是加大指標的參數,使指標不過分敏感。第三種方法是等指標數值跌回強勢區以下再買賣。比如,一個指標在80值以上產生了鈍化,那就等它跌破80值或75值以下再賣出股票。有很多嚴重超買的股票,會在高位強勢區域上下俳佪,如果此時賣出股票,投資者就會損失一部分的獲利。第四種方法是指標與指標之間的結合運用。當RSI、KDJ這些短線指標出現鈍化以后就失去參考價值,在實際操作的時候,為了避免失誤,投資者可以運用短線指標與中長線指標相結合的方法進行買賣,例如:KDJ指標與MACD指標可以相結合使用。同時,還可以多項指標結合觀察,例如:動向指標DMI中ADX線是否調頭向下;SAR指標是否翻綠,是否高位轉向;OBV有沒有大于75度角;PSY和VR有沒有同步等等。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指標鈍化
二、什么是股票分析中的鈍化?
所謂鈍化就是指股票已經漲很高了,kdj j值在高位100以上,正常情況下應該回調了,但是j值依舊強勢橫著這就是鈍化,代表股價依舊向上,應對的方法就是持有,短線直到kdj死叉,或者放量陰線出現等。舉例說明600366 2010年10月19日—2010年11月2日就是這類情況。指標的話,我認為只有爛人,沒有爛指標,任何一個經典指標都有它存在的原因,我們只需要做好做精1到2個指標足矣。
三、如何看macd指標鈍化
1、所謂的MACD技術指標鈍化是指技術指標在一個區域內橫向運行,反復出現“金叉”或“死叉”的情況。這種情形看上去非常可怕,令小散不知如何是好。當技術指標出現鈍化時,就會干擾其發出的買賣信號。當技術指標發生鈍化時,其指導意義也就會相應縮小,此時小散就要結合他因素進行分析,并不一定要按照技術指標給出的買賣信號操作。2、鈍化現象是技術指標不可避免的一個缺陷,不管是何種指標,都會出現鈍化現象,這并不表示這種技術指標不可用,而是說它在某一階段所發出的信號不明顯,這就要求小散在使用技術指標對行情進行分析的時候,也要結合其他因素進行分析,比如K線形態、均線形態,等等,這樣小散才不會錯過最佳買賣點。
四、什么是KDJ鈍化現象?怎么樣應對?或配什么樣的指標看股準確度高?
所謂鈍化就是指股票已經漲很高了,kdj j值在高位100以上,正常情況下應該回調了,但是j值依舊強勢橫著這就是鈍化,代表股價依舊向上,應對的方法就是持有,短線直到kdj死叉,或者放量陰線出現等。舉例說明600366 2010年10月19日—2010年11月2日就是這類情況。指標的話,我認為只有爛人,沒有爛指標,任何一個經典指標都有它存在的原因,我們只需要做好做精1到2個指標足矣。

五、股票里的高位鈍化是什么意思?
1.指標鈍化——交易技術分析術語,意為技術指標形態發生粘結,導致該指標失去指示意義。通常較引人注目的是指標高位鈍化和指標低位鈍化,但所謂高位低位只是相對而言,并無絕對衡量標準,更普遍的,在平衡狀態也會發生指標形態的粘結,致使指標失效(某些觀點可能不認同平衡態粘結為“鈍化”,但這僅是名稱定義的分歧,對分析和操作并無影響)。2.高位鈍化指標高位鈍化只有市場強勢特征明顯的情況下才可能形成。以相對強弱指標RSI為例,一般情況下,RSI指標從低位升到高位區并超過80以上,我們認為市場已進入超買階段,隨時可能出現回落,是短線賣出的時機了,但有時常出現有些強勢股票到高位區以上拒絕回落,仍然穩步盤升。但在這里出現的盤升,股價的上升幅度可能會越來越大,而指標上升的幅度會越來越小。為什么會出現這種情況呢?我們以6天RSI計算公式加以說明。RSI(6)=A/(A+B)*100。在這6天的收盤價中會有正數(比上一天高)和負數(比上一天低)之分,A=6天中正數之和,B=6天中負數之和。A表示6天中股價向上波動的大小,B表示向下波動的大小,A+B表示股價總的波動大小,RSI實際上表示向上波動的幅度占總的波動的百分比。我們把數字代入公式,可以提出以下結論;隨著股價的上升,指標也會隨之上升,但指標上升的速度會越來越慢,會形成上升拋物線的形態,這就是指標在高位鈍化形成的原因。例如1999年11月17日ST渤化就是指標高位鈍化的典型例子。從圖中可以看到,股價于11月17日3.53元起連拉六根小陽線,最高至4.17元,RSI(6)指標已進入80以上超買區,應該說是短線賣出的時機了,事實并非如此,指標隨股價繼續盤升,股價上升幅度越來越大,RSI指標上升幅度越來越小,形成了上升拋物線狀,出現高位鈍化。3.低位鈍化與高位鈍化相對應,指標的低位鈍化發生在市場極端弱勢的情況下(注:這里的“弱勢”并非指大熊市情況下的單邊空頭市場),與高位鈍化原理相同,只是方向相反,指標止跌或連續下跌(后者也可能被其它技術流派否認為“鈍化”,而被稱為“假信號”,但筆者認為其本質與鈍化無異,只是“下行”的粘結而已)。
六、股票里的“K線鈍化”是什么意思?
所謂鈍化就是行情在往上走,但KD或RS在高位變化已經很小了,已經看不出在變化,或者在小數點第四位波動,但是通常是KD先進行鈍化,RSI再進行鈍化,所以在KD進行鈍化的時候,看KD已經沒有用。KD從鈍化以后開始往下走,但是這個時候行情還在繼續往上進行的話,如果KD已經形成死叉,而行情沒有形成死叉,或者KD沒有創出新高,而行情又一次創出新高。這個過程就是鈍化。擴展資料:股票k線圖注意事項:1、同樣的K線組合,月線的可信度最大,周線次之,然后才是日線。月線出現看漲的組合上漲的概率最大,周線上漲的組合可信度也很高,而日線騙線的概率較大,但是很常用。因此在運用K線組合預測后市行情時,日線必須配合周線和月線使用效果才能更佳。2、股價運行的不同階段出現同樣的K線組合代表含義不相同。比如同樣是孕線,在下跌段尾聲出現就比震蕩階段出現的見底信號更可信。所以不能一見到孕線或者啟明星線就認為是底部到來,必須結合整個趨勢綜合來看。3、K線組合必須配合成交量來看。成交量代表的是力量的消耗,是多空雙方博弈的激烈程度,而K線是博弈的結果。只看K線組合,不看成交量,其效果要減半。所以成交量是動因,K線形態是結果。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行情鈍化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K線圖
七、上證15K的鈍化是什么意思,這個怎么看?
是指上證15分鐘K線上出現的指標鈍化。 指標鈍化一般出現在KDJ、RSI中,根據KDJ、RSI算法規則,當指標處于高位時,股票或指數收盤不在最高點,既使當天上漲,其指標數值不僅向上變化很小,還有可能下降;反之,指標在低位時,只要收盤不在最低點,指標在下方再向下就很難而向上拐頭很容易。 這兩個指標的數值均在0-100之間,當指標數值低于或接近20時,向上容易向下難,當指標數值高于或接近80時,向下容易向上難。因此,在上漲或下跌一段時間后,指標再度向上或向下變化很小,這種向上或向下變化不明顯,就叫指標鈍化。
以上就是有關如何看股票鈍化的詳細內容...
評論前必須登錄!
立即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