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夜之間,涉及校外培訓的教育股集體崩盤,股價紛紛腰斬!好未來跌了70%,高途跌了63%,新東方跌了54%。另外,無憂英語、有道、瑞思學科英語等跌幅均超40%。國內上市的相關教育機構也紛紛發聲表示公司盈利預期將會造成重創。
大跌背后的原因:
24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意見》,并發出通知,要求各地區各部門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
目的:切實提升學校育人水平,持續規范校外培訓(包括線上培訓和線下培訓),有效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過重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簡稱“雙減”)。
《意見》明確提出以下舉措:要擴大義務教育優質資源,要提升課堂教學質量,要降低考試壓力,要嚴肅查處教師校外有償補課。
《意見》要求加大教師校外有償補課查處力度,發現一起查處一起,直至撤銷教師資格,形成警示震懾,切斷課外違規補課等經濟鏈條。同時,嚴禁校外培訓機構聘用在職教師,一經發現,堅決吊銷辦學許可證。
《意見》還明確下列舉措,堅持從嚴審批機構,嚴禁資本化運作,建立培訓內容備案與監督制度,嚴控學科類培訓機構開班時間,學科類收費納入政府指導價。
其實對于校外培訓機構的如此整頓是在預料之中,可以說早在幾個月前就已有暗示。
幾個月前發生了什么事呢?
中共中央政治局5月31日召開會議,聽取“十四五”時期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重大政策舉措匯報,審議《關于優化生育政策促進人口長期均衡發展的決定》。
為什么國家在二胎開放短短幾年,又馬上推出三胎政策?
一、 中國人口老齡化加快
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結果顯示,2020年我國60歲及以上人口達2.64億,占總人口的18.7%。預計2050中國老齡人口將達3.9億,屆時每3.3個中國人中就有1個65歲以上的老人。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是關系到我國國計民生和國家長治久安的一項國家戰略。
中國將逐漸成為世界上養老負擔最重的國家之一,嚴重拖累國家財政、制約經濟活力。從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看,中國累計結余可支付時間從2012年的18.5個月逐漸下降至2017年的13.8個月,養老金撫養比(在職人數/退休人數)降至2.65。2017年有6省養老金入不敷出,15個省的累計結余可支付時間在10個月以下,7個省的養老金撫養比已降至2以下。其中,黑龍江養老保險基金從2013年開始持續“入不敷出”,2016年累計結余轉負。并且,隨著老齡化加劇,醫療支出壓力也將越來越大。

二、出生人口即將大幅下滑
2018年出生人口降至1523萬,出生率降至10.94‰,創1949年以來新低;2016年“全面二孩”政策實行以來,出生人口攀升至2016年的1786萬,然后連續兩年下滑,政策效應明顯消退。到2020年我國出生人口已經降到1200萬人,創下了歷史新低,較2019年的1465萬大幅下降了18%。
我國人口總量龐大,近年來人口老齡化程度加深。進一步優化生育政策,實施一對夫妻可以生育三個子女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有利于改善我國人口結構、落實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保持我國人力資源稟賦優勢。
所以大家可以看到三胎政策對于中國來說有重大的戰略意義,已經是箭在弦上不得不發,而且必須馬上推出,不能耽擱。
生育政策面臨哪些現實的阻力?
白巖松曾提過,不解決這3個根本問題,何談再生育?
一是住房問題
二是教育問題
三是婦女權益問題
其中教育是個大問題。一個孩子一年內參加課外輔導和興趣班的費用幾乎占整個家庭支出的最大部分。不解決教育問題怎么提高生育率?生孩子容易,養孩子難!
所以國家在提出三胎政策的同時也提出支持三胎政策的相關配套措施,其中對于教育方面就提出:要提高公立學校的教師水平和教育實力,促進優質教育資源的公平分配,減少家庭教育所需的時間和精力成本,有效減輕兩三個孩子家庭的教育壓力,同時減少教育支出。
看到這里大家應該就能明白,為什么文章開篇我說的校外培訓機構股票大跌其實在幾個月之前早有暗示,聰明的投資者看到國家相關政策新聞后早已提前減持。我相信在面對“人口增長”這樣的戰略課題時,國家是會堅定不移的找方法、想措施保障全社會生育率的提高。同時對于教育領域國家還會繼續加大關注力度。同樣上面我們提到的住房問題、女性合法權益問題等國家都會介入調控。
歡迎大家關注“蒙奇論金”,讓我們相約在下一篇文章見!
評論前必須登錄!
立即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