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轉債全稱為可轉換公司債券,在目前國內市場,就是指在一定條件下可以被轉換成公司股票的債券,那么可轉債減持是什么意思?有哪些規則?下文為大家帶來具體介紹
可轉債減持是什么意思?

大股東減持自己公司的可轉債,是一個中性消息,對正股股價來說沒有所謂的利好或利空。根據過往公布的減持案例來看,大多數公司宣布減持可轉債后,股價大概率會保持原來的走勢。其原因在于:第一:可轉債的數量有限,很難影響正股股價的走勢。打個比方,中國核電子公司中核財務宣布2021年8月31日減持152.01萬張,假設按照8月31日當天的最高價117元減持,減持市值約為1.8億,但是中國核電的總市值將近一千億,一億和1千億比起來對正股影響并不大。第二:如果股東不減持可轉債,未來可能會轉股,轉股后減持股票會受到限制,因此很多股東會選擇將可轉債減持,而不愿意轉股。畢竟可轉債實施T+0交易,并且不受漲跌幅限制,可能有很多股東可能會在賣出轉債的時候拉升轉債,然后進行套利。
評論前必須登錄!
立即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