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來期貨和期權都備受廣大投資者的喜愛,那最近也是聽到了一個消息就是關于期市要上新品種的消息,而且還是可能期貨和期權一起上,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國內首個氣體能源品種LPG期貨就要來了,隨之而來的還有LPG期權,這也將是國內期貨市場中第一個期貨、期權同步上市的新品種。
期貨日報記者了解到,3月9日,大連商品交易所(下稱“大商所”)發布通知,就液化石油氣(LPG)期貨、期權合約及相關規則公開征求意見建議,這標志著市場期盼已久的LPG期貨、期權上市步伐加快。
LPG是什么?用做什么?有什么特點?
據期貨日報記者了解,液化石油氣(英文Liquefied Petroleum Gas, 縮寫為LPG)是在石油、天然氣開采或石油加工過程中獲得,其成分主要包括三個碳的丙烯、丙烷以及四個碳的丁烯(正~異~反~順等異構體)及丁烷,習慣上又稱C3、C4,即只用烴的碳原子數來表示,是一種混合物。 從物理性質看,液化石油氣以液態形式儲存,以氣態形式使用。
一方面,LPG使用過程需經過減壓或升溫后才能實現氣化,體積會膨脹250倍,氣化后的LPG可直接用于燃燒、汽車燃料和其他用途。
另一方面,在低溫或壓力條件下,液化石油氣可轉化為液態,方便儲存和運輸,其中,以純丙烷、純丁烷兩種形態存在的液化石油氣,可通過低溫液化方式利用低溫庫或冷凍船進行儲存和運輸。
從全球全球液化氣供應看,全球LPG的62%為油氣田伴生氣,38%來源于石油煉制副產品。中國液化石油氣供應主要分為進口氣和國產氣兩部分。
從使用角度看,液化石油氣主要作為燃料和化工原料。在燃料方面,由于其熱值高、無煙塵、無炭渣,操作使用方便,已廣泛地進入人們的生產生活領域,如民用燃料、工商業燃料、汽車燃料等方面;在化工原料方面,液化石油氣經過分離得到乙烯、丙烯、丁烯、丁二烯等,可直接用來生產合成塑料、合成橡膠、合成纖維及生產醫藥、炸藥、染料等產品。
此外,不同的液化石油氣組分可進一步作為化工原料生產丙烯、異辛烷、甲基叔丁基醚(MTBE)、甲乙酮等,其中用于生產異辛烷LPG消費量最大,異辛烷是理想的汽油添加劑。
據了解,LPG與天然氣、人工煤氣等共同歸屬于氣體能源。我國國產LPG大約99%以上為石油煉廠的煉油裝置所生產,產自油氣田的不到1%。我國液化石油氣產量2018年達到2615萬噸,2018年需求達到約4400萬噸,凈進口量約1780萬噸,對外依存度41%。 液化石油氣主要作為燃料和化工原料。從全球消費角度看,約30%的LPG用于化工原料,70%的LPG作為燃料。在我國,47%的LPG用于化工原料,53%的LPG用于燃料。
近幾年,國內LPG市場主要呈現以下三方面的特點:
第一,市場規模大、價格波動劇烈。
2018年,我國共消費LPG達4400萬噸,按近年國內市場平均價格4000元/噸估算,市場規模約為1700億元。
近年來,受到國際國內經濟形勢的影響,尤其是近年國際油價巨幅波動、替代能源不斷涌現,導致我國LPG價格大幅波動。以LPG消費大省廣東省為例,2016年以來LPG價格最高4700元/噸,最低2450元/噸,波動幅度高達92%。近5年來平均波動幅度超過50%。
第二,國內LPG產量穩步增長,進口份額逐年增加。
在2008~2018年間,國內LPG產量由1884萬噸增長至2615萬噸,增長39%;凈進口方面,LPG增長近6倍,由2008年的259萬噸增長至2018年的1786萬噸,成為全球最大的進口國,對外依存度由12%增加到41%。
第三,LPG消費量逐年增長,燃料用途仍將占據主導地位。
在2008~2018年間,隨著我國城鎮化水平的提高和LPG化工用途的興起,對LPG的需求日益增加,消費量由2008年的2144萬噸升至2018年的4400萬噸,增長約一倍,成為全球最大消費國。
在需求量增加的同時,我國的LPG需求結構也發生了顯著變化。2011年后LPG的化工用途逐步興起,原料需求由2011年的579萬噸,增長至2018年的2049萬噸,增長253%。2018年LPG燃料消費量為2353萬噸,占比53%,仍是我國LPG消費的主要領域。
此外,記者了解到,LPG來源廣泛,市場競爭充分,儲運靈活便利,無政府限價約束,是市場化程度最高的品種。
LPG期貨、期權合約及相關規則公開征求意見
據通知,大商所公開征集市場意見和建議的內容包括《大連商品交易所液化石油氣期貨合約(征求意見稿)》《大連商品交易所液化石油氣期貨業務細則(征求意見稿)》《大連商品交易所液化石油氣期貨期權合約(征求意見稿)及起草說明》等文件,截止日期為2020年3月13日。 LPG期貨合約規則征求意見具體如下: 結合此次公布的合約內容及業務細則征求意見稿,LPG期貨合約交易代碼為PG,交易單位為20噸/手,最小變動價位是1元/噸,合約漲跌停板幅度為上一交易日結算價的4%,最低交易保證金為合約價值的5%。合約月份為1~12月,最后交易日和最后交割日分別為合約月份倒數第4個交易日和最后交易日后第3個交易日。
交割質量標準上,大商所相關負責人表示,LPG品種具有標準化程度高、市場競爭充分等特點。
大商所廣泛開展企業調研,根據現貨抽樣檢驗結果并充分考慮燃料LPG現貨市場情況以后,以行業普遍使用的國標GB11174~2011為基礎,設定了基于國家標準的主要交割質量指標,包括物理指標(密度、蒸氣壓)、組分指標、殘留物指標(蒸發殘留物、油漬觀察)、腐蝕指標(銅片腐蝕、總硫含量、硫化氫)、游離水等維度,以確保主要交割質量標準與現貨貿易主流一致。
同時,將(體積比20%le;C3le;60%)混合氣定為標準品,將碳三含量(體積比0%
來源:十三財經
評論前必須登錄!
立即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