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證監會官網消息,煙臺亞通精工機械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亞通股份”)將于4月14日IPO上市,獲得證監會發審委審核通過。
本次IPO,公司擬公開發行不超過3000萬股,占發行后總股本的25%。擬募集資金11.94億元,用于蓬萊生產基地建設項目、商用車零部件生產基地改造建設項目等。如果能成功上市,亞通股份市值將達到近50億元。
目前,亞通股份由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焦兆明、焦顯陽、焦楊凡持有87.65%的股份。但在此之前,由于家族財產分割,公司早年股權變動頻繁,家族成員輪流持股。此外,公司的客戶集中度仍然很高。僅前五大客戶營收占比就超過80%,其毛利率也容易受到行業慣例的“逐年下降”的影響。
億萬財產分割大戲,家族成員輪流持股。
招股書顯示,成立于2002年4月的亞通股份前身為焦及其長子焦兆明分別出資25萬元設立。目前,公司的控股股東和實際控制人為焦兆明、焦顯陽、焦楊凡。焦顯揚是焦昭明的兒子,焦楊凡是焦昭明的女兒。合計直接和間接控制公司87.65%的股權。
事實上,在此之前,由于焦家族的財產分割,亞通股份在一段時間內有過多次增資和股權轉讓,創始人和實際控制人名下的股權“有進有出”。
2003年8月,焦兆明首先將亞通有限50%的股權以25萬元的價格轉讓給其三弟焦磊,退出公司股東。隨后,焦、三次增資,將公司注冊資本增加至2000萬元。但2008年,焦李湛將亞通有限的全部股權轉讓給焦兆明,焦兆明重新進入公司股東名單,亞通有限的股東變成了焦兆明和焦磊兄弟。
2010年,公司又進行了一次股權轉讓。焦磊將20%股權轉讓給焦李湛次子焦小藍,10%股權轉讓給焦兆明之子焦顯揚;同時,焦兆明還將10%的股權轉讓給兒子焦顯揚。當時公司的股東為焦兆明、焦、焦顯揚。2011年,公司再次增加注冊資本至3000萬元。然而,2016年,焦磊和焦小藍將其股份轉讓給焦兆明的兒子和女兒,并退出了公司的股東名單。
對于為何公司股權變動如此頻繁,亞通股份在招股書中解釋稱,由于焦兆明的父親焦李湛年事已高,決定將家族資產分配給他的三個子女。考慮到焦兆明經營汽車零部件行業的實際情況和能力,汽車零部件業務由焦兆明經營,鹽化工業務由焦和經營。
雖然老父親有意讓三個孩子自己擁有和管理不同的板塊,但2017年,當時退出的原股東焦小藍以個人身份入股公司,持股0.75%;隨后該份額于2019年轉讓給其子公司焦現實。
前五大客戶收入占比超過80%,毛利率容易受到行業慣例“逐年下降”的影響。

資料顯示,亞通股份主營業務為研發;d、汽車零部件和礦用輔助運輸設備的生產、銷售和服務。其中,汽車零部件業務主要為商用車和乘用車主機廠提供汽車沖壓和焊接零部件,采礦輔助運輸設備業務包括煤礦和金屬礦的生產和銷售。
輔助運輸設備等。
財務方面,2018-2020年及2021年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8.58億元、10.07億元、13.15億元、8.37億元,歸母凈利潤分別為1.11億元、1.05億元、1.92億元、1.03億元。報告期內,汽車零部件業務營收占比皆在80%左右。
不過,近年受下游乘用車市場持續下行的影響,亞通股份的乘用車零部件業務受到沖擊,報告期內該產品收入逐年下降,營收占比也從2018年的52.84%下滑到2021年上半年的24.78%。反而商用車零部件的營收占比從2018年的30.56%上升至2021年上半年的45.71%。
需要指出的是,由于我國下游整車廠市場份額相對集中,故亞通股份汽車零部件的主要客戶集中度較高。2018-2020年及2021年上半年,公司對前五大客戶的銷售收入為7.14億元、7.78億元、10.47億元、6.47億元,占主營業務收入的比例分別為89.01%、84.7%、86.9%和85.63%。
與此同時,因公司汽車零部件業務主要客戶是上汽通用、上汽集團、中國重汽等整車廠,按照行業慣例,乘用車客戶一般會要求供應商逐年適當下調供貨價格,通常稱為“年降”。如果公司在新車型發包過程中定價策略失誤,則有可能導致產品毛利率持續下降,降低盈利水平。
事實上,報告期內亞通股份的毛利率并不穩定。具體項目上來看,公司商用車零部件毛利率不僅呈現下滑趨勢,更是從2018年的32.79%一路下滑到2021年上半年的9.73%;而營收占比下滑近半的乘用車零部件,其毛利率也僅有14.13%左右。反而營收占比不高的礦用輔助運輸設備,其毛利率高達42.82%。
另外,亞通股份的應收賬款還呈現上升趨勢,2018-2020年及2021年上半年,公司應收賬款分別為2.39億元、3.55億元、4.77億元和5.21億元,占流動資產比例分別為29.39%、38.23%、38.20%和39.81%。
值得注意的是,報告期內亞通股份及其下屬企業因多次發生違規行為被處罰。2018年11月,常熟市公安局消防大隊濱江派出所消防監督員在檢查中發現常熟亞通(亞通股份子公司之一)廠區消防車通道堆放雜物,常熟亞通被處以5000元的罰款;2021年2月,鄭州市經濟技術開發區應急管理局在日常檢查中發現鄭州亞通未如實記錄事故隱患排查治理情況且未向從業人員通報,同年4月鄭州亞通被處以2.5萬元的罰款。(藍鯨上市公司王曉楠 wangxiaonan@lanjinger.com)
(文章來源:藍鯨財經)
評論前必須登錄!
立即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