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純)利潤和凈利潤的關系就像凈利潤=減脂毛利。為什么這么說?先說他們的公式。
毛利=營業收入-營業成本
凈利潤=毛利-費用-所得稅
如果公式比較抽象,可以看看某上市公司2016年的簡化財務報表。從圖表中,我們可以大致得出以下結論:
凈利潤=(營業收入-營業成本)-稅金-減值損失-“三項費用”
換句話說,凈利潤是除去你所有成本后賺的錢,而毛利更像是賬面利潤。然而,兩者之間的關系實際上有更深刻的含義:
1.毛利是凈利潤的基礎。企業毛利的高低直接決定了其凈利潤,最終分配給大股東。如果是上市公司,盈利也會直接影響股價走勢。所以,毛利不足的企業,通常沒有投資價值。現在當然是互聯網等輕資產企業,前期沒有盈利,但是也有很好的成長潛力。這些都是另一回事,這里就不展開了。

2.不同行業的毛利和凈利潤差別很大。比如白酒、生物醫藥的茅臺、舒泰神等上市公司,毛利非常高,很簡單。一瓶酒、一顆藥丸的成本相對于它們的售價是很低的,而對于煤炭、鋼鐵等重工業企業來說,機器的日常折舊和運營成本都在那里,固定成本很高。這就是毛利的差別。
至于凈利潤,除了茅臺這種基本不需要任何R & ampd成本,生物醫藥、科技等公司需要去掉大量的研發;d費用是以毛利為基礎的,所以這就是為什么這類公司的凈利潤往往只是毛利的零頭。
3.影響毛利的因素很多。據說毛利會因行業而異,但除此之外,還有其他因素,比如非經常性損益。因為銷售費用、管理費用、財務費用、所得稅等。都是企業固定的,但非經常性損益的差異可以很大,從而間接影響凈利潤。
按照證監會的標準,非經常性損益主要包括政府補助(新能源和光伏的補助)、短期投資收益(如出售股票的利潤,不能稱為企業的穩定利潤)、處置長期股權投資、固定資產、無形資產等損益。(賣機器和房產)。
說到財務指標,就不得不提財務造假,利潤是財務造假的重災區,包括毛利和凈利潤。比如,企業想在低毛利水平上增加凈利潤,就要在非經常性損益或“三費”上做些手腳,比如多計算股票投資收益,出售高價值的不動產來提振非經常性收入。
我們不追求偉大,只使用普通人聽得懂的白話,讓你學會財經,懂得理財,和小白一起讀財經。財經從此好輕松!
相關問答:凈利潤計算公式是什么?
凈利潤的計算公式為:凈利潤=利潤總額-所得稅;凈利潤增長率=(當期凈利潤/基期凈利潤)*100% 詳情>>
評論前必須登錄!
立即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