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央行發布新規,為了繼續完善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形成機制,將對新發放商業性個人住房貸款利率進行改革。
這是對未來老百姓房貸利率(購房成本)的時代性改革,那么此新規對接下來樓市有什么影響,對個人又有什么影響?購房者該如何認清此事件的發展趨勢?
下面,子木幫大家進行深度剖析!
我們結合央行官網發布的規定,分條來看。
為堅決貫徹落實“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和房地產市場長效管理機制,在改革完善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形成機制過程中,確保區域差別化住房信貸政策有效實施,保持個人住房貸款利率水平基本穩定,維護借貸雙方合法權益,現就新發放商業性個人住房貸款利率有關事宜公告如下:
解讀:我們之前的房貸利率是根據什么計算的?央行公布的基準利率+政策調控下的浮動加成,例如目前央行基準利率為4.9,很多城市為了響應「房住不炒」調控大基調,主動上浮10~20%,那么房貸利率就是5.39~5.88。
而現在我們的房貸利率的算法變了,是用「近一個月“貸款市場報價利率」+「加點」。其中市場報價利率就是LPR,即金融機構對最優客戶執行的貸款利率。這個數值的決定者不再是央行,而是由18家全國性銀行根據近期市場情況集中報價,然后去掉最高值和最低值,加權平均算出來的。
這也意味著,市場報價利率會接近于市場行情,更加靈活。舉個例子,之前銀行給中小企業貸款都是根據基準的固定數值來計算,但改革之后,如果市場不好,利率會隨之下調,給中小企業更多貸款的可能性,方便資金定向輸送到實體經濟。
反過來再看「加點」,這個和之前的浮動概念差不多,都是受當地的樓市調控政策影響,但不同的是,「加點」要求體現貸款風險狀況,如果一個城市房貸違約率較高,則很可能上調加點,房貸利率會高一些,避免風險。而且還和個人相關,銀行會評估你的資質信用,如果你的資質很差,加點數還會更高。
解讀:這個值得注意,「加點」是固定不變的,但貸款市場報價利率會發生變動,也就是基礎利率會發生變動,那么房貸利率合同就不是一錘子買賣。例如你現在買房子房貸利率很高,不要擔心,你在合同里約定重定價周期為1年,那么1年之后,你就可以按照當時的房貸利率重新定價合同,那時候如果報價利率低的話,你就不用太吃虧,比較人性化的規定。
解讀:一旦貸款市場報價利率確定后,首套房的房貸利率只能上浮不能下浮。那么按照8月20日,5年期的LPR為4.85%計算,如果下個月發布的利率和8月份一致,那么相對于之前4.9%的基準,你買房用改革后的最新利率,還低了0.05%,相當于首套住房房貸利率下降了。當然除此之外還要看加點和浮動的比例關系。
而對于二套房來講,加點基礎是60個基點,60個基點相當于0.6%,現在的長期LPR利率是4.85%,那么加點60,就是5.45%,相當于房貸利率上浮11%,相對于之前是漲了的。這跟國家打擊炒房客,鼓勵剛需入市的調控大基調基本吻合。

解讀:房貸利率改革之后,和「因城施策」調控方針的配合,更加密切了。這意味著,每個月的LPR公布后,各個城市可以通過樓市行情來調整利率加點數值。
其實這點是存在隱患的,因為有的城市會根據經濟發展情況去確定數值。例如有的城市GDP不行,那么大可以把加點下限設置很低,從而讓房貸利率處于很低的區間,再一次鼓勵購房者入市買房,把房地產刺激起來。之前我們也出臺過樓市各家自行決策的方法,結果造成了博弈局面。不出意外,一二線和三四線城市會出現利率分化,未來對樓市的依賴度高的城市,房貸利率可能會越低。
解讀:這條再次強調了客戶風險狀況,加強了房貸利率和個人資質的關聯性。意味著你的收入差,或者之前的杠桿率太高,那么你的房貸利率就很高。如果你的流水非常好,信用極好,負債又少,那么很容易從銀行拿到一筆利率極低的貸款。而且自律機制強調了貸款機構對自身風險的把控。因為之前樓市大熱,不良貸款率,問題房貸比例太高了。
解讀:意思是慎重搞這些違規操作,尤其是“加按揭”,給客戶房子加貸款,背杠桿的操作一律禁止。也是為了防風險,看來前段時間32城銀行集中檢查發現了一些風險因素,據一個銀行朋友講,銀行目前整頓力度非常大,尤其是針對房地產信貸,開發商和個人違規占比很高。
解讀:新老政策相隔離,之前買了房子下了貸款的就湊熱鬧了,依舊按照過去的方式老實還貸。10月8日之后的購房者,按新合同采用新的利率計算方法。這樣避免了改革產生的利益沖突。
解讀:商業住房,報價利率的基礎上默認加點60,公寓、辦公樓還是這么不受待見。而公積金房貸利率暫時不調整,也意味著,越來越邊緣化,尤其是一線城市。
總結
整體來看,房貸利率改革是換了一種算法,讓利率更貼近市場行情,而且有鼓勵剛需,抑制炒房客的含義。當然,你問我接下來買房,房貸利率到底較之前高還是低,這個還要等到10月8日后,你所在城市公布的LPR和加點下限。
當然對于目前來講,市場以求穩為主,那么利率較之前一定會采用“平滑過度的方式,意味著即使改革,也不會讓利率對樓市行情產生大的影響。那么改革后的房貸利率和之前,在過渡期內,基本沒有多大出入。
最重要的還是未來,一旦房貸利率的加點權限給了地方之后,全國每個城市的利率就「多樣化」了。這時候加點低的城市,一定要思考房地產潛力,而加點高的,則證明這個城市對房地產依賴度低,實力較強。
當然房貸利率改革,從宏觀層面徹底「解放」了房貸利率。那么未來即使央行加息或者降息,也不會影響到房貸利率的高低,影響樓市的因素也就更少了。
那么,房貸利率更市場化還是更政策化了呢?
評論前必須登錄!
立即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