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6日下午,經濟觀察報記者李華清,格力電器(.SZ)在珠海總部如期召開2018年度股東大會。本次會議審議通過了《2018年度財務報告》、《2018年度利潤分配方案》、《2018年度董事會年度工作報告等14項議案》,均以不低于95%的票數通過贊同,支持,受賞識,有利。
雖然提案順利通過,但在股東大會召開之前格力集團和格力電器,有一個插曲引起了關注:董明珠董事長、總裁缺席了此次股東大會。這是董明珠2012年接任格力電器董事長以來的首次大會。
格力電器在6月20日晚間發布的《關于召開2018年度股東大會的提示公告》中提到格力集團和格力電器,董明珠因工作原因未能參加2018年度股東大會。屆時,半數以上董事將共同推薦會議。董事主持股東大會。此事在6月26日上午發酵,甚至有人猜測董明珠的缺席與格力集團擬轉讓格力電器15%股權有關。
經濟觀察網記者從格力電器內部人士處證實,董明珠未能出席格力電器2018年度股東大會,是因為她應邀作為全國人大代表出席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一次會議。董明珠是十三屆全國人大代表。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代表法》,可以邀請縣級以上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列席同級人民代表大會。委員會會議和人民委員會專門委員會會議
為避免不必要的猜測,格力電器在股東大會結束后的公告中明確表示,董明珠因參加全國人大常委會而缺席股東大會。股東大會由董事黃輝主持。
年度股東大會除定期審議董事會工作報告、監事會工作報告、財務報告、利潤分配預案及關聯交易外,還提出了三項特別議案。 . 項目內容:《電子商務:電子商務的規劃與實施,提供電子商務平臺網絡開發與維護。經營電信及增值電信服務、信息傳輸、軟件及信息技術服務。” 二、格力集團申請終止剩余股權激勵計劃;三是與格力集團簽署《關于“格力”商標轉讓合同的補充協議》。
擴大電子商務業務范圍
格力電器擴大電子商務業務范圍的舉動不難理解。在近期格力電器舉報奧克斯空調能效標準造假事件中,雖然格力態度強硬,但由于此次舉報事件,外界對格力空調網上銷售比例的關注甚至低于匿名奧克斯空調。
中益康數據顯示,2018年,在線市場空調零售額方面,美的以24.4%的份額位居第一,奧克斯以2<@的份額位居第二。3.4%。比格力高 21.4%。線下零售額和零售額均位居第一,領先第二(美的)10%以上的格力,是零售額和零售額排名第三的在線零售商,被AUX(在線零售額)超越)。一,占25.4%,格力占16.6%)。
多名家電行業分析師向經濟觀察網記者分析,格力電器線上渠道建設阻力較大。原因之一是格力電器的大部分收入來自空調(2018年年報顯示,格力電器仍有80%的收入來自空調),且由于需要安裝、高單價高,體積大運輸不便格力集團和格力電器,空調銷售一直嚴重依賴實體店。與美的、海爾等家電品牌相比,格力電器對電商渠道的敏感度可能還不夠。其次,由于格力電器與經銷商的利益息息相關,經銷商控制實體店,格力電器的線上發力,其實是動了經銷商的“奶酪”。強大的經銷商體系一度支撐著格力電器穩坐空調老大的位置,但在一定程度上也阻礙了格力電器在網上發力。
然而,網絡銷售日益成為家電銷??售的重要渠道。美的集團年報披露,2018年家電線上銷售占比3%6.3%,同比增長15.3%,而線下渠道同比下降4.4%。
隨著電商渠道地位的提升,格力電器也不得不加大線上資源的投入。

格力集團股權轉讓相關反應
格力集團公開征集受讓方轉讓格力電器15%股權的計劃仍在進行中。當格力集團想要結束與格力電器多年的控股關系時,雙方的部分關系也已經到了澄清和分化的階段。
格力集團提出終止剩余股權激勵計劃。該股權激勵計劃可追溯至2005年格力電器股權分置改革。2005年,格力電器《股權分置改革手冊》稱,為促進格力電器長期可持續發展格力集團和格力電器,從格力電器股份中劃撥2639萬股作為格力公司管理層股權激勵計劃的一部分。庫存來源。2007年2005、2006、任一年度,格力電器經審計的凈利潤達到承諾年度應實現的價值的,自當年年度報告公告之日起10個交易日內, 格力集團將以年末經審計的每股資產凈值作為售價,向格力電器管理層出售713萬股股份。若上述三年均達到承諾的凈利潤水平,則向格力電器管理層出售的股份總數為2139萬股。剩余500萬股的激勵計劃由格力電器董事會另行制定。
截至目前,除剩余500萬股股權激勵尚未履行外,格力集團在格力電器股權分置改革方案中作出的其他承諾均已履行完畢。
格力集團認為,經過這么多年格力集團和格力電器,與股權激勵相關的政策已經發生了變化。剩余股權激勵計劃的持續發展不符合現行法律、法規和規范性文件的規定。剩余股權激勵計劃已無法實質實施。格力集團擬轉讓格力電器股權,終止剩余股權激勵計劃,進一步推動格力電器混改順利完成。格力電器現任高管也同意格力集團終止剩余股權激勵。
格力集團還與格力電器就“格力”商標問題簽署了補充協議。格力電器和格力集團對“格力”商標的歸屬,還可以追溯到2005年格力的股權分置改革。
2005年12月,格力電器與格力集團簽署了《關于“格力”商標權轉讓的合同》。合同規定,格力集團將在股權分置改革方案中將“格力”商標無償轉讓給格力電器。. 商標權轉讓后,格力集團及其全資子公司和控股公司(以下簡稱“格力集團及其子公司”)仍有權使用轉讓商標的文字和圖形作為公司名稱和公司標志,可用于房地產開發項目。以上用作項目名稱。格力集團及其子公司有權在《商標轉讓合同》范圍內免費使用
2006年9月,格力電器與格力集團簽署了《格力電器商標轉讓補充協議》(以下簡稱《補充協議一》)。根據《補充協議一》:格力集團已在全球多個國家和地區注冊(或申請注冊),包括中文“格力”、英文“GREE”、圖文組合商標,包括所有類別和“格力”系列商標全部轉讓給公司;補充協議不視為對《商標轉讓合同》的變更,只是明確了原合同的條款,原合同約定的內容不變。
當格力集團與格力電器成為“父子”關系時,格力集團將商標轉讓給格力電器是理所當然的事情。但是,一旦“父子”分居,后續如何使用商標,即使雙方的權利不變,也必須重新約定。
根據格力集團與格力電器的協商,雙方對“格力”商標的授權使用保持不變。格力電器與格力集團簽署《補充協議》(以下簡稱《補充協議2號》),并同意格力電器完成格力電器股權轉讓后,格力集團及其關聯公司可繼續使用在他們已經使用的領域免費將“格力”商標作為公司名稱和公司標志。必要時應使用格力集團未來投資或擴張的主體和領域。關于“格力”商標和“格力”商號,雙方應另行協商并書面確定。
2018年年度股東大會通過了新的商標轉讓合同補充協議。希望格力電器和格力集團以后不要因為商標問題發生糾紛。
本文來源于網絡
評論前必須登錄!
立即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