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及東南亞需求回歸,USDA再度下調印棉產量,市場看好后市,提振棉價,CF2305合約突破15000元/噸,預計棉價整體振蕩偏強運行。
全球供應存下降預期
印度棉農惜售導致新棉上市量放緩,印度棉協和USDA均下調對印棉的產量預估:印度棉協對本年度預估產量為562萬噸,比上月減少16萬噸,USDA預估產量577萬噸,比上月減少21.7萬噸。印度多種商品交易所(MCX)預計將很快恢復棉花期貨交易,此前該交易所因遏制過度投機而被迫暫停棉花期貨交易。巴西棉播種進度再度放緩,截至1月28日,巴西棉花播種率為64.4%,去年同期為78.8%,或導致產量下降。
此外,俄烏沖突改變全球糧食進出口格局,棉糧比價降至低點,如國際玉米和棉花期貨價格比值約為7,處于近5年低位,或打擊新年度棉農植棉意愿,新年度棉花種植面積或將減少。
國內棉花有成本支撐
當前疆棉加工、公檢進度仍偏慢。截至1月30日,疆棉累計公檢459萬噸,同比減10%,同時春節期間受物流停滯影響,疆棉運輸量大幅回落,市場實際可流通貨源較少,現貨價格堅挺。同時,由于目前國儲棉花庫存偏少,且價格處于歷年偏低水平,或有新一輪收儲政策出臺,存有潛在利好。
此外,由于去年軋花廠收購價格普遍偏高,達到10元/公斤,折合皮棉約在20000元/噸。然而,目前新疆機采籽棉收購價穩定在5.7—6元/公斤,折合皮棉成本在12500—13000元/噸,已有部分軋花廠虧損出局。可以說,在高種植成本和過剩產能淘汰出清的背景下,棉價成本支撐強。

國內外需求向好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將2023年全球GDP增速從去年10月預估的2.7%上調至2.9%,歐元區去年四季度GDP環比增長0.1%,疊加美國通脹降溫,美聯儲于5月考慮暫停加息,給予市場信心。據USDA報告顯示,2023年1月13—19日當周,美棉出口簽約量及裝運量均有強勁增長,陸地棉出口簽約量4.85萬噸,較前一周增長2%,陸地棉出口裝運量3.99萬噸,較前4周平均水平增長24%,需求主要來自中國。
國內方面,春節期間出行及消費復蘇,節后紡織企業陸續復工,工廠開機率回升,江浙及河北地區貿易商陸續恢復營業。據了解,目前棉紗、坯布和服裝企業成品庫存有所消化。截至1月27日,紡企紗線庫存為22.1天,同比減少4.7%,現金流壓力得到改善,原料庫存尚處于低位。雖然當前企業新增訂單數量偏少,還有部分下游工廠將在元宵節后正式復工,但由于受假期出行和消費數據強勁復蘇以及美棉上漲影響,中下游普遍看好后市需求,且企業庫存壓力緩解,下游補庫需求小幅增加,春節前后棉紗現貨報價普遍提漲300—500元/噸,新疆棉現貨價格也上漲近400元/噸。目前棉花現貨指數CCI3128B報價在15900元/噸附近,期貨漲幅更大,基差收斂至800元/噸附近,仍有繼續修復空間。
中期來看,隨著疫情影響弱化,疊加宏觀環境改善,政策托底下需求恢復預期強,已有多家國際機構開始上調我國2023年經濟增速預期。預計后期企業產銷將逐步好轉,紡織服裝行業景氣度有望回升,利好棉花需求。
綜上,印棉產量下調以及巴西棉花種植進度放緩,全球棉花供應有所縮減。同時,國內高種植成本和過剩產能淘汰出清的背景下,棉價成本支撐較強。需求方面,隨著美國通脹回落,美聯儲加息放緩,中國需求回歸預期強,紡織服裝“金三銀四”旺季可期,紡企補庫意愿強烈。但棉價進一步上漲仍需實質性訂單的支撐,且棉價上漲后套保壓力逐漸加大,需求向好預期主導下,預計棉價振蕩偏強運行。(作者單位:上海福能商創貿易有限責任公司)
?來源:期貨日報
評論前必須登錄!
立即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