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小編發現不少網友在網上搜索k線是怎么形成的?股票大長腿是怎么形成的這類內容,所以小編也是為此幫大家整理出了下面這些相關的內容,不妨和小編一起看看吧?
最先變化的,永遠是K線的基礎要素,它們是整個技術系統的核心。有一些不固定的指標,比如,趨勢線,就是利用低點的連續連線完成的,K線的基本要素,是技術分析領域成立的基礎,該股1月29日(畫圈)分時走勢圖,明顯看出當天大長腿K線的形成過程,比如,均線,就是收盤價的簡單移動平均,MACD,也是利用收盤價,進行了一些列的復雜算法得出的。
1、“股票大長腿”是怎么形成的?
“股票大長腿”顧名思義就是拖拽下影線較長。這種K線形態可在個股不同價位段隨時出現,下面來看個實際的案例:康芝藥業300086近日日K線走勢圖,2019年1月29日,K線收出標準“大長腿”,創出股價新低5.01元,其后二天收出小長腿,股價再也沒力創出新低。該股1月29日(畫圈)分時走勢圖,明顯看出當天大長腿K線的形成過程,
具體講是分時交易過程中,有一股做空勢力向下殺跌3.65%,隨后被做多力量慢慢拉起,并將做空長度收回,從而形成長長下影線,這就是“股票大長腿”的形成過程。在實戰中,形成大長腿的分時盤面,可出現在交易日任何一個時間點(段),可持續下殺后震蕩拉回,也可大單秒殺打壓瞬間拉回,出現在洗盤階段,或持續放量殺跌創新低的個股走勢圖中,應引起注意交易機會的來臨。
2、K線的基礎要素是什么?

一根K線,簡簡單單,其實包含了不少的基礎要素,我認為,K線的要素有:開盤價,收盤價,最高價,最低價,最新價,成交量,持倉量。(期貨還有結算價),在K線的這些基礎要素上,構建出了非常豐富的“技術領域”。比如,開盤價和收盤價的關系,誕生了陰線,陽線,十字星,最新價和昨天的最高價,誕生了“突破”的含義。最新價和昨天的收盤價或者結算價構建了漲跌幅度,
這些加載在一起,配合上成交量和持倉量,構建復雜的各種各樣的走勢形態。除此之外,各種各樣的技術指標,也全部是在這些基礎要素上,進行了一些列的算法,比如,均線,就是收盤價的簡單移動平均,MACD,也是利用收盤價,進行了一些列的復雜算法得出的。還有一些不固定的指標,比如,趨勢線,就是利用低點的連續連線完成的,
W形態,有是利用形態和高低點等構件出來的。所以說,K線的基本要素,是技術分析領域成立的基礎,這也是技術指標被人們所說:它具有滯后性的根本原因,最先變化的,永遠是K線的基礎要素,它們是整個技術系統的核心,如果可以,我建議把交易方法直接建立在基礎要素之上,簡單而直接。比如,海龜法則,突破20日的最高點就開倉。
以上就是有關“k線是怎么形成的?股票大長腿是怎么形成的”的主要內容啦~
評論前必須登錄!
立即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