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止到2021年7月2日,近一年年化收益最高的兩支基金,收益率分別高達136.74%和131.58%,已經超過去年的冠軍基金經理趙詣掌管的新能源基金。1、前海開源公用事業行業股票該基金代碼為005669,是股票型基金,從持倉來看,主要與鋰電池和電源設備相關,基金經理為崔宸龍,美國西北大學與新加坡南陽理工大學博士,專注研究科技革命投資機遇,該成立于2018年3月23日,至今基金規模為3.54億元,近一年收益136.74%,年化收益為30.98%,晨星評級為兩星。2、華夏能源革新股票該基金代碼為003834,股票型基金,從持倉來看是與鋰電池和特斯拉概念相關,該基金成立于2017年6月17日,基金經理為鄭澤鴻,財政部財科研究所碩士,該基金規模現為162.79億,近一年收益131.58%,年化收益為34.46%,晨星評級為四星。看來新能源的熱度還在,近一年收益排名前五的也都是新能源主題的基金,按此趨勢下去,今年的冠軍基金是不是還會在新能源主題基金中產生呢?你覺得呢?歡迎關注,謝謝評論、點贊、轉發、收藏。-
自去年7月14日,A股創造了階段高點后,市場進入持續震蕩期。此后雖然在歲末年初突破箱體,但自2020年7月14日截至2021年1月25日期間,東財全A指數漲幅僅為5.27%。
老股民、老司“基”都明白,震蕩市是最難操作的一種行情。不過,這樣的市場環境,也成了權益類基金的“試金石”。通過不同管理人旗下產品的整體表現,則能看出基金管理人在投研方面的綜合實力。
通過梳理過去6個月震蕩市中的業績,我們發現在主動權益、寬基ETF、QDII、和FOF四大類產品中,位居榜首的產品全部來自于一家基金公司——華夏基金。Wind數據顯示,在截至1月22日的近六個月的業績排名中,在QDII(人民幣)基金中,華夏新時代以57.84%居首;在截至1月25日的近六個月的業績排名中,在主動權益類基金中,華夏能源革新以111.65%的驚人收益奪冠;在寬基ETF中,華夏創成長ETF以46.65%折桂;在FOF(基金中基金)類別中,華夏聚豐穩健目標A以27%摘得第一。
投資中最難的事情,就是分辨業績表現到底有多少來自于“巧合”,又有多少是由“必然”貢獻。那么從華夏基金這四只冠軍產品驚人“巧合”的背后,我們是否能發現某種必然性呢?
行業預判
華夏能源革新(003834)的基金經理鄭澤鴻是典型的專家型經理,他擁有豐富的行業投研經驗,并有8年的證券從業經驗和3年的公募基金管理經驗。華夏能源革新作為其代表作,自成立以來無論長短期業績,都持續同類居前。
數據來源:Choice
鄭澤鴻有自己獨到的投資方法論,投資時他會先自上而下判斷整個市場環境,將市場分為牛市、熊市和震蕩市,再在這個大框架下去選擇他看好的細分景氣賽道,再自下而上在這些賽道里去精選行業的龍頭公司,通過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結合,重點投資周期內景氣向上及供需錯配的環節,守正出奇,價值和成長投資相結合。
而作為一名專家型基金經理,在談到他與其他主攻新能源的基金經理的區別時,他曾經說:“首先我對整個新能源板塊的熟悉程度還算不錯的,我能提前預判這個行業,很多人都是看到了再去做反應,我一般會提前幾個月就做出判斷,因為我知道各個環節的產能需求。我覺得我的歷史經驗還是不錯的,經過這幾波周期性之后,我大概能判斷高點會是什么樣子,低點是什么樣子。”
聰明指數
Choice數據顯示,截止1月25日,創業板指近6個月漲幅達27.68%,大幅跑贏上證指數、深圳成指、滬深300指數。但一只"聰明"的指數基金——華夏創成長ETF(159967)近半年漲幅遠超創業板指,高達46.65%。這一漲幅在全市場全部寬基ETF中,排名第一。
其實這不是創成長ETF第一次領漲全市場ETF。在2020年的年度大排名中,創成長ETF以98.65%的收益率奪得寬基ETF冠軍。
為什么同樣聚焦于創業板,創成長ETF卻能做到傲視群雄,這得益于其“聰明指數”(smartbeta)的策略構建。創成長ETF由華夏基金和銳聯財智聯袂打造,該指數先用流通市值排名前30%為標準篩選后,再依據成長、動量兩個因子加權計算綜合得分,選取排名靠前的50只股票構成樣本股。
經層層篩選后,所選取的50只股票集中在新興產業,如電氣設備、醫藥生物、電子、機械設備等行業。近兩年這些新興產業中牛股輩出,尤其是其中龍頭個股,具備好賽道、高景氣度、高成長性等優勢。隨著A股機構化的加速推進,龍頭股的估值溢價凸顯。
創成長ETF通過精選高成長性優質上市公司,成長性較創業板更突出,這也是其超額收益的來源之一。在超額收益、靈活配置等優勢的加持下,創成長ETF一直備受基民青睞,規模頻創新高。截至1月25日,創成長ETF規模達25.67億元,全天的成交額為6.24億,足以見其交投活躍。
認知領先

再看華夏新時代(005534),自2018年5月30日迄今由常亞橋管理。從不同階段業績上可以看出,該基金業績的優秀表現有很強的持續性。
數據來源:Choice
作為一只QDII基金,該產品投資范圍包括美股、港股和A股,對標的基準是MSCI中國指數。Wind數據顯示,在截至去年末的600多個交易日里,華夏新時代擊敗了MSCI中國指數89.4個點。而在海外,年化能戰勝MSCI中國指數6-8個點已算優秀。
談到長期α的來源,常亞橋認為:“超額收益的核心來源是認知差異。領先的業績背后是領先的認知。”那么常亞橋的投資認知有何獨到之處呢?他說:“驅動股價因素的條件不會太多,核心是你能不能抓住真正驅動股價變化的因素,也就是能不能抓住主要矛盾。”
在抓主要矛盾的框架下,對他而言子行業的選取永遠是第一位,“先賽道,后個股”。所以在華夏新時代的持倉里,有A股的鋰電池龍頭,港股的電子煙制造商,美股的造車新勢力,各自代表著常亞橋看好賽道的優秀公司。而從持股集中度看,華夏新時代個股集中度不高,但行業集中度高,核心是選結構。這也非常符合他的思維方式:相信經濟結構、產業變化是根本的且持續的。而華夏新時代的業績,也成了這種理念有效性的最佳注腳。
嚴控回撤
與上面兩只產品不同,華夏聚豐混合(005957)是一只FOF基金。此類基金的核心價值并非選股,而是資產配置和研究各種基金產品的能力。在投資界有個說法是投資收益80%來自資產配置,而對市場上4000多只基金魚龍混雜,能在此類產品中取得好的排名,對FOF的基金經理綜合能力要求非常高。華夏聚豐穩健目標A在全市場100多只FOF產品中以6個月27%的收益摘得第一,體現了基金經理優選基金的能力。
數據來源:Choice
華夏聚豐的基金經理之一鄭錚現任華夏基金資產配置部高級副總裁、基金經理,有著多年的從業經歷。實際上,FOF基金的投資者由于無法直接看到底層資產,而只能從凈值變化上感知FOF基金的管理水平,所以常常對凈值回撤更為注重。而從華夏聚豐的凈值最大回撤上看,相對于超過53.07%的最大漲幅,僅為7.06%的最大回撤,可以為投資者帶來很好的持有體驗。
以投研為基石
從這幾只近半年同類榜首的產品中,我們不難發現其中最大的共同點,就是都有強大的投研能力做支撐。實際上這背后,體現的正是華夏基金的整體的研究實力。
華夏基金當前已形成強大專業的投研3.0管理架構。該體系以資產配置為核心搭建多層次投研架構,根據資金性質、產品特點等組織投研體系與投資部門,構建科學專業的投資管理架構,共享投研資源。
在持續完善全天候的投研框架的同時,華夏基金也前瞻性做好人才培養和儲備。華夏基金產品業績的優異表現,也得益于其近年來高度重視基金經理和研究員能力培養,并已組建專業強大的投研團隊。目前華夏基金組建了業內最大的買方研究團隊之一,投研人員超240人,投資經理和基金經理平均從業年限超過11年。
在雄厚的投研基礎支撐下,Wind數據顯示,2020年華夏基金旗下有58只權益基金收益率超過50%,更有5只權益基金收益翻倍。正所謂水漲船高,在整體優秀的表現中,在不同產品板塊中,階段性領軍產品的不斷涌現,自然也是水到渠成了。
頭圖來源:123RF
風險提示 : 資本邦呈現的所有信息僅作為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一切投資操作信息不能作為投資依據。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本文源自資本邦
評論前必須登錄!
立即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