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純套路】這個今年4月份成立的李鬼公司,居然拿著假營業執照和蘿卜章,騙過了天津市場監督管理人員的法眼,注冊成了央企下屬公司。甚至,還成立了四家帶有“中鐵”字樣的公司。這是準備大騙一場的前奏啊[聽歌][聽歌]就這“中鐵”倆字的光環,就是單單去銀行借幾個億,也沒有問題啊
网络圖。圖片來源東方IC
長江日報融媒體6月14日訊(記者魏娜 通訊員李雨生 陳卓)利用工作之便,3名“內鬼”竊取公司核心技術,復制系統軟件,仿制公司產品,7年間連開7家公司非法獲利千余萬元。武漢東新警方秘密取證,上演“李逵捉李鬼”之戲,打掉一個侵犯著作權(計算機軟件類)案團伙。今天,東湖高新公安分局披露,這3名“內鬼”已被江岸區法院宣判獲刑。
上海打來索賠 *** 牽出克隆產品
湖北某電子股份有限公司專門生產電池檢測技術設備,核心技術領先,是國內科研類電池檢測設備的龍頭企業。2014年10月份,公司售后部經理吳先生接到一個投訴 *** :上海一高校新能源材料研究室反映,所購設備出現嚴重問題,要求公司維護并給予相應賠償。
可售后登記中并無銷售給該研究室的記錄。公司業務員上門查看,發現除了設備外殼有微小差別外,內部結構及核心軟件技術幾乎一模一樣。市場上出現了“李鬼公司”。
吳經理馬上聯想到公司業務量持續下滑,市場趨向飽和的狀態,當即向東新分局經偵隊報警求助。
“內鬼”竊技瞞天過海連開7家公司
經偵民警根據產品銷售合同循線追蹤,發現是由武漢一家電子產品公司發貨,而這家公司頻頻更換名稱,至民警調查為止,已經更換至第七個公司名。
就在民警追蹤時,有消息傳來:深圳一家公司從武漢某電子產品公司購進一批電池檢驗設備,價值數萬元,已進入安裝調試階段。

民警立即啟程前往深圳的公司,秘密調取了相關設備,選派偵查員留在工廠找出幕后人。為了固定證據,警方立即對設備進行司法鑒定,除硬件設備一模一樣外,其軟件核心內容同一性達99.9%。
經過近兩個月調查,克隆公司的幕后主人浮出水面:胡某、陳某、吳某。
吳經理得知調查結果,非常震驚:因為這三人曾是公司的業務骨干,曾主管公司銷售。
東窗事發時已非法獲利千余萬元
2015年6月3日,東新分局對胡某等3人侵犯正牌公司利益進行立案偵查。當年8月19日,3人被抓獲歸案。
經審訊,武 *** 吳某于1999年進入湖北某電子股份有限公司,由于業務能力強,公司將其安排至銷售及售后部門。2006年及2007年,陳某和胡某分別應騁進入公司,加入吳某的售后服務團隊,其中胡某任銷售經理。3人團隊很快掌握了公司所有設備的生產環節及調試校對,同時掌握著銷售資源。
公司的業務量越來越大,但這三人對自己的收入不滿,盯上了所管控的“資源”。2009年,吳某辭職外出辦了一家公司,胡某和陳某則繼續“潛伏”,復制核心軟件帶出公司,并仿制測試設備,生產出克隆產品后對外銷售。
2013年前后,胡某及陳某先后離職,帶走了公司銷售渠道的所有客戶資源。為了逃避法律,3人分別化名注冊不同公司,先后注冊了7家,企圖以“金蟬脫殼”法擾亂公安機關偵查。
從2009年至東窗事發,3人共向全國十幾個省市銷售克隆產品,非法獲利千余萬元。2017年5月,吳某等3人分別由江岸區人民法院宣判入獄,并處數額不等的罰金。
【編輯:耿尕卓】
評論前必須登錄!
立即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