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有資本投資公司和運營公司的區別,你知道嗎?
2018年7月,國務院印發題為《關于推進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改革試點的實施意見》,推動設立國有投資運營公司,增加“隔離層和壁壘”國資委與國有企業之間形成“國資委-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國有企業”三級監管體系,有利于推進政企分開,實現政企分開國資委的投資者職能和監管職能。實行“資企分開” 理順國有資產經營、國有資本經營和國有企業經營之間的關系,使國有資產經營“以管資本為主”。 ”。經營專業化,國企主攻實體經濟。下面總結國有資本投資公司與運營公司的主要區別。
國有資本投資公司與國有資本運營公司的區別
目前,招商局集團、國投集團、華潤集團、中國建材集團、中國寶武五家等首批央企已正式轉制為國有資本投資公司。
國有資本投資公司改革試點加快優化投資體制,加大資本投入力度,促進產業集聚、化解過剩產能和轉型升級,增強了國有資本的控制力和影響力。
多位業內人士告訴人民網財經,國有資本投資公司改革是“國企三年改革”的重要內容。創造性地發揮平臺作用,提升資本投資運營能力,推動國有資本在流動中增值,彰顯國有企業服務國家戰略、實現創新發展的支撐作用。 ,暢通產業循環,保障社會民生。.
加快形成以管資本為主的國有資產監管方式
據人民網財經分析,2014年7月以來,國務院國資委先后重組設立了中國國信、中國誠通兩家國有資本運營公司,以及3家國有資本運營公司。國投、招商局等一批19家央企。國有資本投資公司試點企業,形成“2+19”格局。招商局集團于2016年7月成為第二批試點企業,此次共有5家企業正式轉制為國有資本投資公司。
“成立國有資本投資公司,有利于加快國資監管從管企業向管資本轉變。” 中國企業聯合會研究部研究員劉興國告訴人民網財經,作為投資平臺,國有資本投資公司已經取代了國有資產監管機構。成為國有企業的直接投資者中投國資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參股國有企業,替代國有資產監管機構直接監管國有企業形成的國有資產。“因為國有資本投資公司的存在,國有資產監管機構不再直接監管國有企業從事實業形成的國有資產,只對國有資本投資公司行使監管職責,監管的是國有資本投資公司。投資運營。”劉興國表示,成立國有資本投資公司的目的有兩個方面,一是加快由管企業向管資本轉變,二是加大放權放權,深入激發國有企業活力,促進國有企業發展。他們監管的是國有資本投資公司。投資運營。”劉興國表示,成立國有資本投資公司的目的有兩個方面,一是加快由管企業向管資本轉變,二是加大放權放權,深入激發國有企業活力,促進國有企業發展。他們監管的是國有資本投資公司。投資運營。”劉興國表示,成立國有資本投資公司的目的有兩個方面,一是加快由管企業向管資本轉變,二是加大放權放權,深入激發國有企業活力,促進國有企業發展。
“設立國有資本投資公司是新一輪國資國企改革的重要探索,關系到整個國有資本授權管理體制改革。 “ 中國企業改革與發展研究會研究員吳剛良在接受人民網采訪時表示,長期以來,國有資產監督管理機構直接控制國有企業,很容易導致過于“行政”的監管方式。因此,設立國有資產監管機構與實體企業之間的國有資本投資公司,是承前啟后的。以其出資額為限履行國有資本出資人職責,更有利于形成以管資本為主的國有資本。監管方式。
做強主業,發揮行業引領作用

招商局集團積極在香港尋找潛在投資機會,收購香港物業管理服務商創益控股53.51%股權,正式進軍香港物業管理市場;科技“卡脖子”企業600余家,其中科創板掛牌項目63個;保利集團先后完成了對中輕集團、科技集團、中絲集團、華信郵電、上海諾基亞貝爾等央企的重組整合……近年來,19家國有資本投資公司試點企業相繼建成圍繞主業,開展了一系列資本運作。
國務院國資委數據顯示,2020年中投國資基金管理有限公司,19家試點企業營業收入同比增長6.6%,凈利潤同比增長14.3%同比,大幅超過央企平均水平。在此基礎上,2021年上半年試點企業營業收入和凈利潤分別同比增長34.3%和72.2%。
“試點企業不斷做強做優做大,這是其經營業績在央企中較為突出的重要原因之一。”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企業研究所副所長、國有企業研究室主任項安波認為,試點企業既可以支撐主業發展,又可以加大投入通過清理處置低效無效資產,加快業務結構調整,促進產業集聚轉型升級等措施,培育新的增長點。
吳剛良表示,國有資本投資公司主要以戰略投資為主,不再從事具體的生產經營活動。與國有資本運營公司不同,國有資本投資公司仍有主業經營要求,仍需聚焦主體職責和主業;采用投資融資、產業培育、資本運作等資本運作方式。
以資本運作提升服務國家戰略的質效
日前,在中宣部召開的“中國十年”系列新聞發布會上,國資委秘書長、新聞發言人彭華剛國務院表示,國有企業不斷加大新興產業布局,主要突出一個“快”字:一是新興產業投資快速增長,國有企業結構調整資金發揮作用用于不斷增加對新興產業的投資。從2017年不足7000億元到2021年超過1.3萬億元,年均增速超過20%;協同開發平臺建設快,推進新能源汽車、北斗、電子商務、區塊鏈等一批數字創新平臺建設,打造物流大數據、海洋工程裝備等協同創新平臺。70家央企旗下700多家子公司在新基建領域加大布局,2021年投資超過4000億元。“十四五”期間規劃投資項目1300多個,總投資超過10萬億元。
在國有企業把握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推動傳統產業改造和新興產業發展過程中,國有資本投資公司承擔著重要任務。
例如,近年來,國有資本投資公司試點企業不斷通過資本運作加大對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投資布局和科技研發力度,加快數據中心等新興基礎設施建設、物聯網和衛星互聯網。電網電力、航空航天、先進軌道交通等裝備領域產業鏈互補,增強國資在集成電路、高端機床等細分領域的實力,為我國加快“一帶一路”建設提供有力支撐構建現代產業體系。
劉興國表示,國有資本投資公司不僅在探索新體制、新機制、新模式方面具有先天優勢,在產業發展選擇上也具有更大的靈活性。可以靈活選擇國有資本的投資方向,根據投資標的的經營業績及時調整國有資本的投資方向。因此,國有資本投資公司按照市場化原則,本著做大做強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思路,著力突破戰略性新興產業關鍵技術,推動更快更好發展技術進步的行業。
“當前,在投資方向上,國有資本投資公司正聚焦重點行業、重點領域和優勢企業,更好地服務國家戰略需求;在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方面,國有資本投資公司正不斷發揮產業基金孵化器作用,更加市場化、專業化,形成戰略性新興產業培育發展新機制。吳剛良說。
對于國有資本投資公司試點企業改革,劉興國建議,一方面要加快改制建設,即完成“翻身”任務;另一方面,要進一步深化國有資本投資公司內部體制機制改革,真正實現改革目標。特別是企業內部體制機制,將是未來國有資本投資公司改革發展的重點。
評論前必須登錄!
立即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