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感悟:農村是怎么一步步變成城市的??
新中國領導人選擇農村包圍城市,所以我黨取得了天下,可現在農村在不斷地變少,開啟了城市化道路,而且剎不住車,除了經濟發展之外,它的形式外殼是如何完成的呢?
主要有四步,步驟不分先后:第一步,土地性質的變更。按照現有法律,農村的土地是集體所有的,而城市的土地可是國有的,要想轉為城鎮,大部分的農村土地要通過征收改為國有,當然有些是不能變更的。現在很多城市的郊區以及城中村的改造就是在處理這些問題,征收、補償安置,完成土地變更完善城市化建設。 第二步,改變城鄉編碼,以前分農村戶口和城鎮戶口,再往后全部稱居民戶口,但不同的地區會有不同的城鄉編碼,城市化意味著編碼的變更。
第三步,改變住宅性質進行登記或者拆遷安置到國有土地上。宅基地不能有了,要變成城鎮住房了,以前寬敞的大房子現在要變成小區閣樓房了。第四步,把村委會改為居委會,以前的幾個村合并為社區,健全各項配套管理設施,如收取物業管理等。

也就是說,過著過著經濟發展了,也就變成了城里人。城里人的社會保障福利好,但是村里人有地。在現在高昂的房價面前,有自己的一幢房子是多么牛逼,可變成了城里人戶口里沒有建房的以后就沒得機會了,只有一次補償的機會。
那么那些以前承包的地去哪里了?它是集體所有的,有的被征收,有的轉為社區共同所有,所有居民對其收益享有股份,產生了股份經濟合作社。
如此,人和地還有各種配套都完成了城市化整編。當然以后不區分農村和城鎮,各項保障都一體化,有地的人可能還更安心,更舒適。#城市# #農村# #變遷# @頭條號
評論前必須登錄!
立即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