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導航:
凱恩斯主義的赤字財政政策是什么當出現財政赤字赤字預算政策
一、凱恩斯主義的赤字財政政策是什么
赤字財政政策是指國家可以超過財政收入的限制而擴大財政支出,因為凱恩斯認為,資本主義經濟的病根在于有效需求不足,而有效需求不足很難靠居民或企業的自發調節去解決,而必須要有政府的干預才能實現。一方面,政府可以直接擴大投資;另一方面,政府的投資活動可以帶動私人投資。凱恩斯在《通論》中寫道:“僅僅依賴銀行政策對利率的影響,似乎還不足以達到最適度的投資量,故我覺得,要達到離充分就業不遠之境,其唯一辦法,乃是把投資這件事情,由社會來綜攬。”他認為,政府采取赤字財政的政策來擴大公共投資,可以擴大有效需求,促進就業增長,從而促進經濟增長。那么,用什么來支持政府的赤字財政政策呢?他認為,除了上面所說的膨脹性貨幣政策外,主要靠舉債。采用舉借公債的辦法來發展經濟。
二、當出現財政赤字
財政赤字的彌補通常有以下幾種方法:(1)增收減支;(2)動用結余;(3)向中央銀行透支或借款;(4)發行公債。簡單來說,常用的主要有三種:增稅、增發貨幣或向中央銀行透支或借款、發行國債。拓展資料財政赤字是指年度財政支出大于財政收入的差額,會計上通常用紅字表示,所以叫財政赤字。也叫預算赤字。國家財政當年支出大于收入的經濟現象。在現實中,國家經常需要大量的財政資金解決大量的經濟和社會問題,有時會出現入不敷出的局面。這是現在財政赤字不可避免的一個原因。不過,這表明財政赤字具有一定的調節作用,即在一定限度內可以刺激經濟增長,也可以一定程度上解決政府的燃眉之急。 當一個國家財政赤字累積過高時,就好像一間公司背負的債務過多一樣,對國家的長期經濟發展而言,并不是一件好事,對于該國貨幣亦屬長期的利空,且日后為了要解決財政赤字只有靠減少政府支出或增加稅收,這兩項措施,對于經濟或社會的穩定都有不良的影響。一國財政赤字若加大,該國貨幣會下跌,反之,若財政赤字縮小,表示該國經濟良好,該國貨幣會上揚。在經濟蕭條時期,赤字財政政策是增加政府支出,減少政府稅收,這樣就必然出現財政赤字。凱恩斯認為,財政政策應該為實現充分就業服務,因此,赤字財政政策不僅是必要的,而且也是可能的。第一,債務人是國家,債權人是公眾。國家與公眾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政府的財政赤字是國家欠公眾的債務,也就是自己欠自己的債務。第二,政府的政權是穩定的,這就保證了債務的償還是有保證的,不會引起信用危機。第三,債務用于發展經濟,使政府有能力償還債務,彌補財政赤字。這就是一般所說的“公債哲學”。政府實行赤字財政政策是通過發行公債來進行的。公債并不是直接賣給公眾或廠商,因為這樣可能會減少公眾與廠商的消費和投資。使赤字財政政策起不到應有的刺激經濟的作用。當經濟恢復發展起來后,就可以向政府繳納更多的稅收,從而償還政府債務。
三、赤字預算政策
法律分析:擴張性財政政策,又稱膨脹性財政政策,是國家通過財政分配活動刺激和增加社會總需求的一種政策行為。主要是通過減稅、增加支出進而擴大財政赤字,增加和刺激社會總需求的一種財政分配方式。最典型的方式是通過財政赤字擴大政府支出的規模。當經濟生活中出現需求不足時,運用膨脹性財政政策可以使社會總需求與總供給的差額縮小以至達到平衡;如果社會總供求原來是平衡的,這一政策會使社會總需求超過總供給;如果社會總需求已經超過總供給,這一政策將使兩者的差額進一步擴大。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立法法》 第六十五條 國務院根據憲法和法律,制定行政法規。行政法規可以就下列事項作出規定:

(一)為執行法律的規定需要制定行政法規的事項;
(二)憲法第八十九條規定的國務院行政管理職權的事項。
應當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制定法律的事項,國務院根據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的授權決定先制定的行政法規;
經過實踐檢驗,制定法律的條件成熟時,國務院應當及時提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制定法律。
評論前必須登錄!
立即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