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物流中什么是進倉單
就是入庫單,表示你已經確認過數量并存入倉庫的貨物我是來看評論的
2,監管倉單是什么樣的
1,出口退稅的監管倉單就是海關監管的保稅場所開具的稅單,不是指司機紙。2,出口監管倉是一個海關監管的保稅場所,不管用什么貿易方式進口,進口時的要求是不會改變的,也就是透過出口監管倉也需要3C認證報關。不是司機紙。應該是專門的出口監管倉庫倉單。看看下面的資料參考:http://www.dgkj.com.cn/bs/show.asp?id=39
3,什么是提單倉單
提單(BILL OF LADING,簡稱B/L),是貨物的承運人或其代理人,在收到貨物后簽發給托運人的一種證件。提單既是貨物的收據,更是物權憑證,還是承運人與托運人之間的運輸協議的證明,非常重要。收錢的時候沒有提單是萬萬不能的。倉單又叫進倉單,是出口人將貨物送進保稅倉庫待裝貨柜時領取的入庫單。通俗地講,貨主把貨物交給海運承運人,總得有個收據吧,提單可以起這個作用。那買家憑什么收貨呢?還是憑提單。賣方從運輸方那里得到提單以后,把它轉交給買方。轉交的過程也是收錢的過程。所以說,提單對收錢很重要。在裝船之前,所有的貨都要先送進海關保稅倉庫,然后再裝集裝箱,送到輪船上去。貨進倉庫的時候,也要有一張進倉單。否則賣家如何證明或已交到海運承運人指定的地方?憑什么去換提單?最后,憑什么收錢?這樣講應該能理解了吧。

4,倉單和入庫單的差別
簡單地說都是物流單據,通過物流單據對其他部門的協同操作,也稱之為傳統物流操作流程。這是手工或半手工操作流程的代表。 通過經手人或審批人的簽名,代表不同部門、崗位的信息流轉。 顯然這種模式已經非常落后,信息管理系統的應用已經從根本上改變了這種模式,如果把它放到全國的連鎖型企業中,這種操作簡直要死人的,連很多國企都不敢這樣應用了。倉單保管人收到倉儲物后給存貨人開付的提取倉儲物的憑證。入庫單對采購實物入庫數量的確認,也是對采購人員和供應商的一種監控,如果缺乏實物入庫的控制,不能防止采購人員與供應商串通舞弊,虛報采購量、實物短少的風險。它是企業內部管理和控制的重要憑證。從定義來看,可以知道兩者區別:倉單是保管人給存貨人的憑證,入庫單是企業采購物料入庫的憑證。
5,請問注冊倉單和非注冊倉單與價格有何關系
把以前回答過的舊帖子再發一遍:當現貨商把符合交割標準的貨物交到交易所的交割倉庫,交割庫檢驗合格后,給貨物持有人開具標準倉單,貨物持有人可以拿著標準倉單到交易所的交割部辦理注冊手續。經過注冊的倉單才可以進行交割,其總數也就是交易所公布的庫存數量。 已經注冊的倉單同樣可以辦理注銷手續,但此時倉單所標示的貨物未必就已經被出庫了,可能還在交割庫存放著。 當某個月份的合約履行交割手續后,會有部分倉單辦理注銷和出庫手續,因為每次交割都會有部分倉單進入現貨市場流通的。 但有時候參與期貨交易的莊家(或持有倉單的主力)為了影響價格,會通過注冊、注銷倉單來改變交易所公布的庫存數量。 比如當主力希望價格上漲時,就把持有的注冊倉單大量地注銷,造成可交割貨物不足的表象,從而引發交易者對未來價格的預期,而實際上可交割的貨物并沒有減少,還在倉庫里面存放著。 當主力希望價格下跌時,他們又會把倉單再次注冊,造成貨物增多的現象,使得期貨價格受此影響而下跌。 所以倉單的注冊和注銷和“投機與套保”沒有關系,和“貨物等級、價格”也沒有關系。信用倉單是指企業以信用為基礎,按照交易所規定的程序,簽發的符合品種合約質量要求的實物提貨憑證。主要代表是大連商品交易所的豆粕廠庫交割。信用倉單不要求賣出方當時有貨,給賣出方一個額度,注冊倉單。在買入方要提貨時,再給一個時間限度。相應的,信用倉單是有風險的。最主要的是信用風險。所以信用倉單的申請條件是相關公司要有良好的信譽,而且貿易量要達到一定的規模。注冊倉單:當現貨商把符合交割標準的貨物交到交易所的交割倉庫,交割庫檢驗合格后,給貨物持有人開具標準倉單,貨物持有人可以拿著標準倉單到交易所的交割部辦理注冊手續。完成這個過程形成的倉單就是注冊倉單了。注冊倉單和非注冊倉單可以統稱為倉單倉單增多說明現貨商對目前價格認為有利,希望在期貨市場拋售,從而會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價格上升。倉單減少則相反。分析倉單是基本面分析的一部分。
評論前必須登錄!
立即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