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同業存款付息率是如何計算的
同業存款利率是需要同銀行協商決定的,沒有固定的標準,可以參照人民銀行超額準備金的存款利率標準。我不會~~~但還是要微笑~~~:)
2,存款付息率的簡介
存款付息率=(報告期間各項存款的平均余額X按時間為權重的各檔次存款利率的平均值)之和/報告期間各項存款的平均余額之和年利率(%) 本金(元) 年限(年) 存款利息 利息稅 實得利息 本息合計
3,付息率是什么概念 還有名義付息率
付息率是指在一定時期內所支付的利息費用與本金的比值,一般指的是實際會息率名義付息率指的是在借款是借款合同中所規定的利息率名義付息率和實際付息率是不同的概念計息期和付息期一樣的情況下,二者是一樣的要是付息期短于計息期的話,實際付息率是高于名義付息率的具體的計算公式可以參考有關的財務書籍半年付息是年利率/2 每季度付息債券是年利率/4

4,存款付息率的詳細內容
一、城鄉居民及單位存款(一)活期 0.72 1000 5 4.28 0.86 3.42 1003.42(二)定期1.整存整取三個月 1.98 1000 5半年 2.43 1000 5一年 2.79 1000 5二年 3.33 1000 5三年 3.96 1000 5五年 4.41 1000 52.零存整取、整存零取、存本取息一年 1.98 1000 5三年 2.43 1000 5五年 2.79 1000 53.定活兩便 按一年以內定期整存整取同檔次利率打6折二、協定存款 1.44 1000 5三、通知存款 .一天 1.08 1000 5七天 1.62 1000 5以一年定期存款為例;本金1000元時存款利息為 1000*2.79%=27.9利息稅為20% 27.9*20%=5.58實得利息為 27.9-5.58=22.32本息合計為 1000+22.32=1022.32銀行的存款付息率簡介:1.存款付息率=(報告期間各項存款的平均余額x按時間為權重的各檔次存款利率的平均值)之和/報告期間各項存款的平均余額之和。2.年利率(%) 本金(元) 年限(年) 存款利息 利息稅 實得利息 本息合計。3.城鄉居民及單位存款(一)活期 0.72 1000 5 4.28 0.86 3.42 1003.42(二)定期1.整存整取三個月 1.98 1000 5半年 2.43 1000 5一年 2.79 1000 5二年 3.33 1000 5三年 3.96 1000 5五年 4.41 1000 52.零存整取、整存零取、存本取息一年 1.98 1000 5三年 2.43 1000 5五年 2.79 1000 53.定活兩便 按一年以內定期整存整取同檔次利率打6折二、協定存款 1.44 1000 5三、通知存款 .一天 1.08 1000 5七天 1.62 1000 5以一年定期存款為例;本金1000元時存款利息為 1000*2.79%=27.9利息稅為20% 27.9*20%=5.58實得利息為 27.9-5.58=22.32本息合計為 1000+22.32=1022.32補充:本回答引用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link?url=nbw3-yxcqypyiwa2z_lnejbypmv3zvdkcpurmodup0r19hktzoxztxcosenqak4w-vaqrbknk0u6m_of2vagbq
5,銀行負債付息率 是什么
負債付息率(付息負債)的比率。付息負債是指那些需要支付利息的負債,包括銀行借款、發行的債券、融資租賃的長期應付款等。付息負債還應包括其他一些融資資本,這些資本本應該支付利息,但由于是關聯方或由于其他方面的原因而沒有支付利息,如其他應付款等。付息負債=(借款總額+股東權益)/現金流量,式中的付息負債包括銀行借款、應付票據和長期負債。付息負債的特點,該比率越高,說明公司的證券價值越大。為防止借款公司拖延還款,貸款人向高負債率的公司提供貸款時,該比率一般以不超過8為限。擴展資料負債比率是企業全部負債與全部資金來源的比率,用以表明企業負債占全部資金的比重。 負債比率是指債務和資產、凈資產的關系,它反映企業償付債務本金和支付債務利息的能力。資產負債率=(負債總額/資產總額)×100%,公式中的負債總額包括長期負債和短期負債。資產總額是扣除累計折舊后的凈額。效果影響,分析角度不同,對資產負債率的高低看法也不相同。債權人認為資產負債率越低越好,該比率越低,債權人越有保障,貸款風險越小;從股東的角度看,如果能夠保證全部資本利潤率大于借債利率,則希望該指標越大越好,否則反之;從經營者角度看,負債過高,企業難以繼續籌資,負債過低,說明企業經營缺乏活力;因此從財務管理的角度,企業要在盈利與風險之間作出權衡,確定合理的資本結構。參考資料:百度百科-付息負債參考資料:百度百科-負債比率付息率,是銀行負債經營成本的關鍵數據,該數據的走向決定了銀行業績是否出現本質性調整。付息率的形成,有很多是基于市場因素,也有很多基于政策因素。判斷付息率對銀行業績影響最重要的是判斷政策走向,政策走向出現重大變化會嚴重影響成本。毫無疑問,政策走向是足夠確定的。 3.16%的付息成本,對于民生、興業來說,已經成為家常便飯。更為確定的是,完全市場化競爭后,這個成本,對于每家銀行來說,都要成為家常便飯,信不信? 高杠桿負債經營的大型企業,其業績是否經得起市場充分競爭考驗的關鍵就是負債成本波動趨勢,該趨勢受政策管控程度越低,市場程度越高,則低成本優勢壁壘越容易蕩然無存。因此,所謂的四大行的成本優勢其實是不存在的,大規模的活期儲蓄替代轉移過程是無法阻擋的。余額寶都屬于小對手,更兇狠的商行互聯網金融侵蝕力,慢慢領會。銀行負債付息率就是存款利率存款就是銀行向存款人(儲戶)被動借錢,所以存款相對于銀行來說就是負債,那負債利息率就存款利率。是指以支付利息為條件(或隱含利息條件,即雖不支付利息,但其價值卻受實際利率影響,如發行零息債券)對外融入或吸收資金而形成的負債。如同業存放款項、同業拆入資金、對金融機構的賣出回購,吸收的單位和個人的活期存款、定期存款,為籌集資金而實際發行的債券等。
評論前必須登錄!
立即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