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有沒有什么簡單的方法可以鑒別銀幣的真假
造假銀幣,無論解放前或是現在收藏交換市場上,都有大量出現。占有相當大的比重。辨別偽造的銀幣,首先要了解偽銀幣的種類。現在市場上常見的有8種:即銅板銀幣;鉛板銀幣;夾板銀幣;啞板銀幣;沙板銀幣;鍍板銀幣;仿制銀幣;改版銀幣;通稱銀幣贗品,俗稱假銀幣。 辨別銀幣,簡便易行方法有"五法辨偽術"。 一為觀察法。銀幣均為機制幣,表面光滑,圖像細致為真;如果表面粗糙、圖像模糊不清、邊齒不規整,既為沙板銀幣。 二是鏡觀法。用高倍放大鏡觀察,真幣圖像有神韻,密度大,表面光滑,或有生坑綠銹;如有細小沙眼、圖像無神韻,或無舊色包漿,則是仿制翻沙銀質銀幣;如在字體上有刀痕,即為改版銀幣。 三是重量法。用天平稱量,真幣重量在26.6克上下;同樣大小的假銀幣一般在20-22克,即為鍍銀或沙板銀幣。 四是掂量法。銀幣用手掂量一下,真幣密度大量重,有煞手感;假幣密度小量輕,感覺輕飄飄的。 五是聽音法。將銀幣放于指頭,用金屬棒敲擊,如聲波長,聲音柔和且余音裊裊為真;如發出尖亮的哨聲是銅板銀幣;聲音沉悶且帶有嗒聲為鉛板銀幣;聲音尖短、沉悶者為夾板銀幣。假幣聲波短,敲擊聲發即逝。
2,銀幣該如何辨別真假
鑒別銀幣的真偽各有各的高招。鑒別古代銀幣與鑒別近現代機鑄幣也略有不同,但同時又存在許多相通之處。就機鑄幣的鑒別而言,無外乎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大小(包括厚薄)。有些粗制濫造的假銀幣連大小都沒有過關,對于這樣的低級贗品。普通愛好者也不難區分;二是成色。與其它收藏品的作偽一樣,質地的作偽是極為困難的一環,因為即使作偽者搞清楚了仿制對象的主要成分,他也無法弄清其中微量元素的含量,更不知道這些微量元素如何添加、鑄人,而真品的外觀卻常常決定于這些微量元素,使贗品露出馬腳。一般來說,普通的偽造銀巾銀色略偏黃,而一些檔次較高的贗品銀色偏白。三是分量。大小做像了,由于成色等原因,分量不定仿得相同,各種傳統機鑄銀幣的分且之間雖有一些差別,但確仍有規律可尋,用秤稱,真偽立辨。袁世凱頭像一元銀幣,般含銀89%,含銅10%,重量為26.86克,而贗品重量一般在25克以下。很遺憾,樓主的藏品均為贗品。而且都是仿造了珍稀銀幣。我就是被這東西騙過的,絕對不會忘記這慘痛的教訓上圖銀幣全部系贗品。敲響是真的。不響是假的。
3,銀幣怎么辨別真偽
看重量 , 光澤 , 邊齒, 用放大鏡看 制造工藝1) 比重判斷 白銀比重為10.5,比其它具有銀白色的金屬或合金都大得多,如鉛的比重僅為2.7。 2) 聲響判斷 白銀柔軟,拋落在堅硬物體上發出的聲響疲軟,而其他金屬發出聲響清脆。 3) 顏色判斷 其他金屬所具有的白色終究與銀白色有所區別,火燒冷卻后,區別尤為明顯。用火燒烤后,如是真白銀,銀色不變;若是假白銀,或是成色低劣品,燒烤后則會變黑。另一種方法是用硝酸點滴在銀飾品表面,抹去硝酸后,飾品表面仍呈銀白色,這說明含銀量相當高,若是銀含量低的飾品,則會呈灰黑色。 4) 折彎法 用雙手折彎,成色高的,易彎不易斷,質次的折彎時則覺較硬,或勉強折動,有的甚至無法用手指折動,包銀的經折彎或用錘子敲幾下會裂開,假的就經不起折彎,易斷裂。 5) 看茬口測試 把飾品橫向剪斷一半,折開看顏色。如若口雪凌白而綿,成色在98%左右,若口粗而柔,稍帶微紅,成色在95%左右,用手彎折較硬,若口白而帶灰,或略有微紅,成色在95%左右,硬度較大,若口淡紅色,黃中帶灰色者,成色在80%左右,彎折堅硬,若口微紅、微黃、土黃等色,成色在70%左右;若口紅中帶黑,黃中帶黑,成色在60%左右。 6) 銀藥(又名吃銀虎)抹試 將銀飾品在試金石上磨出銀道,用銀藥(銀藥是用95%以上成色的白銀面和水銀調和而成的軟體狀物)在銀道上涂抹,掛銀藥多的,成色就高,少的成色低,假的不掛銀藥。 此外,對銀飾品還可以從四個方面進行質量挑選: ①看焊接 制作金銀飾品有焊接工序,看焊接是否干凈利落,有無開焊裂縫現象。 ②看光亮度 要求其鍍色純正,光亮度強。 ③看鍍面 要牢固、圓正。 ④看勾爪 對于首飾要求不扎手,不刮衣服,佩戴方便。

4,銀元怎么鑒定真假呢
真幣采用壓力適度的沖壓。對不符合銀元標準的銀元進行成色鑒定、穗芒等細微之處清晰有度、發絲、胡須,其成色不高、花紋,其色澤光鮮自然,紋飾深淺適度。聽聲音一是靠 “敲 ”,將銀幣冷壓成各種文字、圖案聽聲音。這是銀元鑒定的主要方法。凡成色高的銀元,聲音一般較柔和悅耳。不足成色的銀元,因含銅量高,聲色嘶啞,其顏色基本不變,毫不雜亂。 稱重量、版別的銀幣,其質量不會相差 1克。比如壹圓銀幣重量平均約 26。成色在 90%的其顏色為膚黃或呈淺褐色.5克,半圓重量平均約 13,先把不正常的和可疑的銀元挑出來,以左手拇指尖和中指尖輕輕捏住銀元的中心。可用硝酸液點試法。先將某個部位擦拭干凈或銼一小口,滴上硝酸后,如冒綠沫。觀其顏色,成色在 92%以上的銀元,用右手持另一枚銀元敲擊其邊緣,聽其聲音進行鑒定,其色澤呈黑褐色。成色為 88%則定為真幣。 定成色。成色為 50%左右的,則會呈深綠色、短促而又渾濁。假銀元音長尖高或低悶,再行鑒別。二是靠碰,邊緣線條粗細均勻,間距也疏密一致。人像。但同一品種。成色為 80%左右.25克。成色為 70%左右的,呈淡綠色,用右手拿一定數量( 8至 25枚左右)的銀元,向下 45°斜滑至左手,聽其碰撞發出的聲音,并結合圖案、花紋來鑒定。 看外形。一般真銀元的流通時間長短有異,磨損程度各異如何鑒別銀元真偽 銀元,作為一種錢幣,早在1935年就已在市面上消失了。銀元不僅是作為古玩,而且它是由白銀鑄造而成,具有較高的價值,所以在過去的年代里,假銀元一直與真銀元相隨相伴,但通過察辨顏色或者聽聲音,就很容易識別銀元的真偽。一般的假銀元,大體上有以下四種: 一是銅板洋鈿。它的形態、大小、圖案完全與真銀元相似,但以銅為主體,敲出來的聲音,尖亮有哨聲; 二是鉛板洋鈿。以鉛充銀,它的聲音鈍悶陰沉而帶嗒聲; 三是夾板洋鈿。它的外層包裹兩層銀皮,聲音尖短沉悶,無轉音; 四是啞板洋鈿。這是一種含有紋銀的真銀元,只是在儲存、使用過程中,受到損傷,例如被火燒過,所以發出的聲音有的沙啞,不像一般銀元那樣聲音柔和、清脆而有轉音,因此不太受收藏者歡迎。 由于當時受條件所限,一般都采用聽聲音來辨別真假銀元。當然,假銀元是完全可以看出來的。如銅板偽洋,細加觀察,此種假幣顏色偏黃,使用久了,甚至能露出銅的本色。鉛板偽洋,白亮中稍帶暗黑,儲存久了,更會泛出鉛青色。夾板偽洋,不管它是夾銅、夾鉛,在它的條紋花邊縫隙中,總能找到細微的夾縫。現在的假銀元,完全是用鉛、鋅、銅合成的,既不含金也不含銀,表面又粗糙,色澤又暗淡,圖案錯誤百出。真銀元厚薄一律,重量一致,機械制作,大小均勻,光滑白亮,圖案線條清晰,花邊條紋細致,間隔勻稱,因此,真假銀元并不難辨別。
5,怎樣鑒定銀幣的真偽訣竅在那里
鑒別銀真偽的辦法 銀首飾鋼印 紋銀:有“S925”或“Ag925”的標志,表示了此金屬含銀量為92.5%。這是最常見的標志,是市面上最常見的首飾銀,也是一般賣銀的常用的標志。 足銀:有“S990”或“Ag990”的標志,表示了此金屬含銀量為99%。這種標志多用于:銀錠、銀元寶、銀擺設等大件銀飾上。 包銀、鍍銀:有“SL”或“FS”的鋼印,就說明了這種首飾是鍍銀的。 有的銀首飾用的是925銀,而有的用的卻是990銀,到底哪種才是純銀首飾的標志呢?國家首飾質量監督檢驗中心解釋說,國家標準規定990銀、925銀、800銀都可以用來做銀首飾。現在說的銀首飾一般都是925銀首飾。925銀首飾是含量為92.5%的純銀再加入7.5%的合金,加入合金為的是讓銀的光澤、亮度和硬度都有所改善。而且自從1851年蒂芬妮推出第一套含銀量為92.5%的銀首飾后,925銀便開始流行,所以目前都以925作為鑒定是否為純銀首飾的標準。925銀首飾經過拋光后呈現出極漂亮的金屬光澤,而且也具有了一定的硬度,能夠鑲嵌寶石,做成中高檔首飾。 990足銀,就是含量99%的純銀和1%的合金,由于它的硬度不夠,制作成首飾后容易變形,所以很少有廠家用它來做首飾,而990銀在工業上運用得比較廣泛。 800銀是含量為80%的純銀加入了20%的合金,由于銀的純度越低就越容易氧化,所以廠家也很少用它來做首飾。通過檢測的銀首飾讓人放心。銀的原材料雖然很便宜,但是還會有一些廠家在銀飾中摻入鎘、鐵、銅等更便宜的金屬。而鎘對人體是有害的,按規定是不允許摻在首飾中的。生產廠家這樣做主要是為了降低成本,取得更高的利潤。銅絲主要是摻在銀鎖里做中間的支撐架,按照國家規定銀鎖里的支撐架也應該是銀質的。由于銅絲藏在銀鎖里面,所以消費者根本看不到,只有在進行首飾檢測的時候將它破壞掉才能見其廬山真面目。只有等到時間長了,里面的銅銹滲出來,消費者才能發現。 銀首飾雖然不算貴重,但也有真有假,盡管這種現象不是普遍存在,但消費者還是應該掌握一些鑒別銀首飾的方法。消費者購買的時候可以通過銀的物理性質進行檢驗,通常用的檢驗方法有: 看首飾顏色:純度愈高,銀色愈潔白,首飾表面看上去均勻發亮,有潤色。如果含鉛,首飾會呈現出青灰色;如含銅,首飾表面會顯得粗糙,顏色沒有潤澤感。 掂首飾重量:白銀密度較一般常見金屬略大,一般地講: “鋁質輕、銀質重、銅質不輕又不重。”因而掂掂重量可對其是否為白銀做出初步判斷。若飾品體積較大而重量較輕,則可初步判斷該飾品屬其它金屬。 查硬度:白銀硬度較銅低,而較鉛、錫大,可用大頭針劃首飾不起眼的地方進行測試,如針頭打滑,表面很難留下痕跡,則可判定為銅質首飾飾品;如為鉛、錫質地,則痕跡很明顯、突出;如實物留有痕跡而又不太明顯,便可初步判定為白銀首飾飾品。 聽聲韻:純銀首飾飾品擲地有聲,無彈力,聲響為 “卟噠卟噠”。成色越低,聲音越低,且聲音越尖越高而帶韻;若為銅質,其聲更高且尖,韻聲急促而短;若為鉛、錫質地,則擲地聲音沉悶、短促,無彈力。其他方法 銀遇任何酸都會變色,甚至溶解。如果在銀首飾的內側滴上一滴濃鹽酸,會立即生成白色苔蘚狀的氯化銀沉淀,其它貴金屬無反應,銅冒綠泡。 銀的密度為 10.53克/立方厘米。比鉑金、黃金小,用手掂無墜手感。針可以劃出痕跡,也可以折彎。用這種方法可以和仿銀的德銀首飾相區別。 用手指捏住折彎,成色高的軟而柔韌,易彎不易折斷;質次的折彎時較硬,或勉強折動,有的甚至無法用手指折動;包銀的經折彎或用錘子敲幾下會裂開;假的就經不起折彎,易斷裂。 單憑銀的物理性質和經驗來檢驗銀首飾也不是很理想的方法。只有將銀飾破壞掉用化學方法才能檢驗出銀飾的真假優劣。但是,這是消費者所達不到的。消費者在購買銀首飾的時候除了要掌握一些基本的檢驗知識外,還應注意銀首飾有沒有相關的證書、證明、證簽,只有通過檢測機構檢測過的銀首飾才能買得放心。另外,銀首飾的含銀量必須準確標明,消費者購買時應驗看首飾上是否有“925”字樣。“925”則是純銀的標志。只要有“925”就可確保所購買的是真正的純銀首飾。購買時還要特別注意它的扣件是否能夠扣緊而且牢靠。購買銀鏈首飾時要將它放平,看鏈環是否紐結或彎曲。銀首飾的價格是根據貴金屬的含量、結構設計和工匠的技藝來決定的,因此選擇銀首飾最重要的標準就是看你是否喜歡。
評論前必須登錄!
立即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