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雙降”政策出臺。針對教育培訓機構的消費金融公司的業務規模會減少嗎?
7月28日,中證君從相關渠道獲悉,近日,重慶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對醫療、教育培訓、租房(含長租)等三個領域的貸款進行了摸底排查,要求相關機構上報合作機構、貸款余額、綜合年化利率、在用貸款筆數、逾期90天金額、逾期90天數量等詳細信息。
“預計未來職業培訓機構預付款會受到規范,部分消費金融公司可能會受到影響。目前職業教育領域消費者投訴不斷,消費金融公司應該重視。”某消費金融公司相關負責人透露。
消費金融行業受影響較小
中辦、國辦7月24日發布的《關于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意見》中提到,校外培訓機構預收費將通過第三方托管、風險準備金等方式進行風險控制,加強培訓領域貸款監管,有效防范“退費難”、“卷款跑路”等問題的發生。
加強培訓領域的貸款監管會對消費金融機構的業務產生什么影響?
華東某消費金融公司人士告訴中證君,由于近年來教育培訓機構“跑路”現象眾多,在教育貸款和培訓貸款業務的發展上,非常容易出現“扯皮”。公司已停止發展教育貸款和培訓貸款相關業務,不受“雙降”政策影響。
華北某消費金融公司人士表示,此次“雙降”政策主要影響學前和中小學教育領域的消費金融業務,對高等教育、留學教育、職業教育等消費金融業務影響不大。
教育貸投訴不斷
業內人士表示,雖然目前消費金融公司受“雙降”政策影響不大,但不排除未來職業培訓機構的預付款會受到強監管。屆時,消費金融公司可能會受到影響,教育貸款市場規模可能會下降。
“就整個教育培訓市場而言,初步判斷相關場景的信貸規模將呈現整體萎縮的趨勢。”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數字經濟研究院高級研究員金田說。
需要指出的是,當前職業教育培訓市場混亂,誘導貸是其中一個重要方面。作為教育貸款的提供者,一些消費金融公司屢遭投訴。
據黑貓投訴平臺顯示,目前以“教育貸”為關鍵詞的投訴超過11000條,涉及高薪就業培訓、成人自考培訓、藝術培訓等各類教育培訓機構。
不少消費者表示,被教育培訓機構誘導分期繳納學費,后來卻陷入了“還貸容易,退款難”的境地。

此外,有消費者表示,在貸款前,一些消費金融公司沒有明示年化利率,導致貸款后才發現利率極高,自己已經無力承擔。
招聯金融首席研究員董希淼也表示,教育培訓作為消費金融的重要場景之一,仍有很大的發展潛力。金融機構要充分利用金融科技,積極創新教育培訓行業新產品,加大對教育培訓的支持和服務。
中泰證券研究所所長戴志峰表示,3C產品、家用電器、家裝、旅游、教育培訓、醫美等都是消費金融的常見場景,預計這些消費場景將繼續呈現擴大趨勢。
相關問答:
相關問答:哪些貸款機構比較正規?
很多人不知道貸款中介和貸款平臺的區別,就認銀行最好、銀行最靠譜、銀行效率最高這個理。事實上呢,真的是這樣嗎?恰恰相反,銀行靠譜不可否認,但是貸款中介也不差呢。銀行不一定給您貸款呢,銀行要求的東西比較多呢。究竟是為什么呢?下面,搶單俠君給大家梳理一下吧。
一、對于中介來說
1.渠道多
貸款中介基本會掌握本地各種貸款渠道,熟知每家貸款機構的產品和要求,因此他們會根據借款人的實際條件找到合適的渠道進行申請,這樣貸款通過的概率可以提高很多。
2.懂行情
有很多貸款客戶,對貸款的種類,貸款利息,貸款所需條件等了解的很少。某平臺用戶調研顯示,約65%的用戶不知道現在的貸款基準利率是多少;貸款之前,約48%的用戶對自己的信用記錄絲毫不了解,幾乎占半壁江山。如果對貸款行情不了解,隨便找一家貸款機構申請貸款,如果不對口,結果不是被拒絕就是給的貸款額度很低。相反,貸款中介對貸款行情的了解就更專業,所以能夠給借款人提供具有價值的建議,為借款人找到合適的貸款產品。
3. 會引導
貸款不是想申請就馬上可以申請到的,特別是銀行貸款,其本身對借款人審核是比較嚴的,包括貸款用途,申請填寫,材料準備等都有嚴格的要求,如果借款人不了解貸款機構的審核標準和進件條件,老老實實的填寫申請,提交材料,那就不一定能夠通過。貸款也是需要掌握一定的技巧的,就拿貸款用途來說,一般銀行對貸款的用途有比較嚴的限制,如果借款人按是實際的用途填寫,一旦不符合銀行的要求就會被拒貸。
4.高效率
對貸款流程不熟悉,自己去申請,會發現各種麻煩,比如材料不符合,需要多次重復提交,來回跑耗費不少時間精力,如果有一個貸款中介,情況或許就會得到很大的改善。首先是貸款中介了解貸款所需的材料和辦理流程,因此會讓借款人一次性準備好,材料提交一次性通過,省得來回跑補充材料;再次,貸款中介和銀行等放款機構的人關系比較到位,他們可以催促銀行等放款機構優先辦理你的貸款,大大提高貸款的效率。
評論前必須登錄!
立即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