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證券交易所(下稱“北交所”)各項工作正在緊鑼密鼓推進中。9月5日,《北京證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規則(試行)》(簡稱《上市規則》)、《北京證券交易所交易規則(試行)》(簡稱《交易規則》)、《北京證券交易所會員管理規則(試行)》(簡稱《會員管理規則》)公布并向社會征求意見。
資本市場上,9月6日,北交所帶來的熱度仍在持續。66家精選層掛牌公司周一均收紅,同輝信息、五新隧裝、凱騰精工收于30%漲停板。
9月6日多家新三板公司大漲。
◎平移精選層4套準入標準
在結構上,《上市規則》由發行上市、持續監管、退市機制和監管處理等四部分組成。
《上市規則》明確了股票發行上市要求,平移精選層進入條件作為上市條件。在新三板連續掛牌滿12個月的創新層掛牌公司,符合預計市值、財務標準等條件,經證監會注冊,完成向不特定合格投資者公開發行后,公眾股東持股比例等達到相應要求的,可以在北交所上市。
在上市標準上,北交所計劃直接平移精選層的4套準入標準:
標準一:側重財務指標,市值起輔助作用;
標準三:針對具有一定研發能力且研發成果已初步實現業務收入的企業;
標準四:主要面向市場高度認可、研發創新能力強的創新型未盈利企業。
根據多家機構梳理和統計,符合上述4套標準的新三板創新層企業共661家。其中上半年業績增長的近400家。
特色方面,《上市規則》充分吸收了精選層前期實踐經驗,承襲契合創新型中小企業特點的監管制度,形成了體現北交所市場定位和特色的差異化制度安排,有效平衡了中小企業在資本市場的規范成本與收益。
例如,對現金分紅比例不作硬性要求,鼓勵公司根據自身實際“量力而為”;對于股權激勵,允許在充分披露并履行相應程序的前提下,合理設置低于股票市價的期權行權價格,以增強激勵功效。
申萬宏源研究在最新研報中表示,精選層現總市值不足4000億元,中小企業融資規模較小。2020年7月精選層設立以來,累計掛牌公司66家,總市值約3737億元,截至9月2日收盤平均PE估值27.5倍,過去一年精選層融資規模不足200億元,不必擔心對存量板塊抽血效應。
◎連續競價為核心,實施30%漲跌幅限制

按照正在征求意見的《交易規則》,未來在交易所制度上,北交所將延續精選層以連續競價為核心的交易制度,漲跌幅限制等其他主要規定也均保持不變。
具體來說:
一是實行30%的價格漲跌幅限制,給予市場充分的價格博弈空間。
二是上市首日不設漲跌幅限制,實施臨時停牌機制。即當盤中成交價格較開盤價首次上漲或下跌達到或超過30%、60%時,盤中臨時停牌10分鐘,復牌時進行集合競價。配套個股臨時停牌機制主要是為了避免股價快速非理性波動帶來市場恐慌和盲目交易,給予市場一定的冷靜期。
三是連續競價期間,對限價申報設置基準價格上下5%的申報有效價格范圍,對市價申報采取限價保護措施。
四是買賣申報的最低數量為100股,每筆申報可以1股為單位遞增。
五是單筆申報數量不低于10萬股或成交金額不低于100萬元的,可以進行大宗交易。
除此以外,北交所還在為引入做市機制、實行混合交易機制預留了制度空間。
◎明確主動退市與強制退市安排
退市制度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內容:
一是退市標準,即“誰應退”。《上市規則》明確了主動退市與強制退市安排,強制退市分為交易類、財務類、規范類和重大違法類等四類情形,構建了多元豐富的指標組合。其中,財務類強制退市考察期為兩年,指標不交叉適用。
二是退市程序,即“怎么退”。《上市規則》規定了退市風險警示,作為強制退市的先導制度,既向市場充分揭示了風險,也保障了投資者的交易權利;明確強制退市由上市委員會審議,確保退市決定的嚴肅性和審慎性。
三是退市去向,即“退到哪”。對于退市公司,符合新三板基本掛牌條件或創新層條件的,鼓勵進入相應層級掛牌交易,繼續發展;存在重大違法等情形,不符合掛牌條件的,轉入退市公司板塊,體現了對退市風險“分類紓解、充分緩釋”的創新探索。此外,北交所退市公司符合重新上市條件的,可以申請重新上市。
289財經熱點
評論前必須登錄!
立即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