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7日,雛鷹農牧
頭頂“養豬第一股”光環,雛鷹農牧無疑堪稱A股市場中的明星股。在A股市場9年征戰,雛鷹農牧總市值曾一度高達近300億元,其掌控者的財富也隨之沉浮。
2015年,雛鷹農牧實控人侯建芳
“養豬第一股”黯然退場
雛鷹農牧全稱為雛鷹農牧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雛鷹
雛鷹農牧走向退市的一個重大轉折點在今年4月22日。當日,雛鷹農牧發布了2018年財報和2019年一季報。財報顯示,其凈利潤分別虧損38.64億元與11.03億元。不僅業績巨虧,其財報還同時被出具了無法表示意見的審計報告。隨即,其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特別處理,證券簡稱此后變為“ST雛鷹”。
由此,股價的崩潰開始了。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特別處理后,雛鷹農牧股價急劇下滑,連續遭遇11個跌停后依然未能止住跌勢。今年6月6日,雛鷹農牧股價跌至1元,次交易日隨即跌至1元之下。此后,雛鷹農牧股價雖一度掙扎反彈,但未能改變頹勢。
最終,因連續20個交易日收盤價均低于股票面值1元,觸及了退市規則。8月19日,深交所作出決定終止雛鷹農牧股票上市,并自2019年8月27日起進入退市整理期。退市整理期的期限為三十個交易日,退市整理期屆滿的次一交易日,深交所對公司股票予以摘牌。雛鷹農牧股票終止上市后,將轉入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進行股份轉讓。
逾16萬股東深陷困局
進入退市整理期前夜,8月26日晚間,雛鷹農牧公布了其在A股市場的最后一份半年報。財報顯示,該公司上半年實現營收4.65億元,同比下降77.48%,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虧損15.18億元,總資產為194.94億元,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資產為負4.45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業績巨虧的同時,這份半年報還被多位獨立董事及高管表示無法保證真實性。僅有公司董事長侯建芳、主管會計工作負責人楊桂紅及會計機構負責人豆小玲聲明稱,保證本半年度報告中財務報告的真實、準確、完整。
8月27日,雛鷹農牧退市整理期首個交易日,其股價毫無懸念的開盤跌停。8月28日、8月29日,連續兩日再度跌停。截至8月29日上午10時,雛鷹農牧股價最新報0.5元,相較4個月前接近3元的股價,跌幅超過80%,跌停板封單超300萬手。
300萬手是什么概念?雛鷹農牧總股本約31億股,流通股本約19.8億股,即1980萬手,意味著占比超過15%的流通股份正急于拋售。另據Wind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6月30日,雛鷹農牧股東戶數超過16.4萬,數萬人正在展開“大逃亡”。
把豬餓死的明星股
郭一鳴認為,雛鷹農牧退市的直接原因是業績不濟,表象是面值退市,但背后的深層原因還是因為早年的無限快速擴張導致的經營不善。
據統計,自2012年以來雛鷹農牧共進行了16起并購。雛鷹農牧在公告也曾提及,公司前幾年投資規模較大負債率高,過高的負債率加上行業不景氣、金融去杠桿等因素,致使公司資金鏈出現問題。
雛鷹農牧自2018年6月出現債務危機,至今依然未能得到有效緩解,公司的各業務板塊均受到一定的影響。在此前發布的債務逾期公告中,雛鷹農牧曾表示,計劃對公司債務調整支付方式,本金主要以貨幣資金方式延期支付,利息部分主要以公司火腿、生態肉禮盒等產品支付,債務范圍包括公司現有所有債務。由此還曾引發市場對其“以肉償債”的調侃。
事實上,資金問題已經嚴重影響到了雛鷹農牧的主營業務發展。2019年1月,雛鷹農牧發布業績預告修正公告,大幅向下調整預期業績。公告稱,修正原因包括由于資金緊張,飼料供應不及時,公司生豬養殖死亡率高于預期,致使生豬養殖成本及管理費用高于預期。豬被餓死也曾引發輿論一片嘩然。
無論如何,即便退市之后,雛鷹農牧依然有諸多事宜尚待解決,其中還包括證監會的調查。今年3月,因公司涉嫌違法違規,證監會決定對雛鷹農牧立案調查,目前仍無定論。
評論前必須登錄!
立即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