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每股盈利怎么算
每股收益(Earning Per Share,簡稱EPS)每股收益定義 每股收益即EPS,又稱每股稅后利潤、每股盈余,指稅后利潤與股本總數的比率。它是測定股票投資價值的重要指標之一,是分析每股價值的一個基礎性指標,是綜合反映公司獲利能力的重要指標,它是公司某一時期凈收益與股份數的比率。該比率反映了每股創造的稅后利潤, 比率越高, 表明所創造的利潤越多。 若公司只有普通股時,凈收益是稅后凈利,股份數是指流通在外的普通股股數。如果公司還有優先股,應從稅后凈利中扣除分派給優先股東的利息。 每股收益=利潤/總股數 并不是每股盈利越高越好,因為每股有股價 例如:利潤100W,股數100W股 10元/股,總資產1000W 利潤率=100/1000*100%=10% 每股收益=100W/100W=1元 利潤100W,股數50W股 40元/股,總資產2000W 利潤率=100/2000*100%=5% 每股收益=100W/50W=2元
二、如何正確理解“每股收益”
在新會計準則下,每股收益指標的計算方法發生了重大變化,定期報告中將不再出現原來為投資者所熟悉的按全面攤薄法計算的每股收益,取而代之的是基本每股收益。相對于全面攤薄每股收益,基本每股收益進一步考慮了股份變動的時間因素及其對全年凈利潤的貢獻程度,由于新舊會計準則的差異,部分上市公司基本每股收益有可能較2006年年度出現較大增幅投資者可在年報的“主要財務指標”部分中找到按照同一口徑計算的歷年基本每股收益比較數據。此外,在運用市盈率對上市公司股票價值采用相對估值法進行估值時,投資者應關注由于新會計準則的因素造成每股收益的變化。一般投資者在進行投資決策時,往往單純考慮每股收益的指標,但實際上每股收益指標并不能完全反映上市公司的財務狀況、經營成果以及現金流量。僅僅依賴每股收益指標進行投資,片面、孤立地看待每股收益的變動,可能會對公司的盈利能力及成長性的判斷產生偏差。在使用該指標時一定要結合其他財務信息、非財務信息等相關要素,如公司的凈利潤增長率、凈資產收益率、銷售利潤率、資產周轉率等指標的變化以及公司所處行業的周期、行業地位、宏觀環境變化等因素,進行綜合分析后理性投資。
三、什么是每股收益?每股收益計算公式是什么?
每股收益即每股盈利(EPS),又稱每股稅后利潤、每股盈余,指稅后利潤與股本總數的比率。是普通股股東每持有一股所能享有的企業凈利潤或需承擔的企業凈虧損。每股收益通常被用來反映企業的經營成果,衡量普通股的獲利水平及投資風險,是投資者等信息使用者據以評價企業盈利能力、預測企業成長潛力、進而做出相關經濟決策的重要的財務指標之一。利潤表中,第九條列示“基本每股收益”和“稀釋每股收益”項目。傳統的每股收益指標計算公式:每股收益=(本期毛利潤-優先股股利)/期末總股本。基本每股收益=歸屬于普通股股東的當期凈利潤/當期發行在外普通股的加權平均數。
四、怎么知道一家上市公司歷年的每股盈利
看年報的每股收益bs:下一個交易軟件,比如廣發通達信,這個是不要錢的,然后就可以看,不懂的qq我531730420

五、股票的每股收益是怎么算出來的
樓主我把我自己理解的告訴你,簡單的說了每股收益=稅后利潤/總股本.優先股股利在交稅之前已經和債務利息一起被扣除了.所以在每股收益中不包含 優先股股利 毛利潤=銷售收入-銷售成本,舉個例子吧,你進來一批貨,成本10000,你還聘用了1 名工人,他的工資1000,你賣出貨后賣了15000塊,那么你的毛利潤=15000-10000=5000,而你的凈利潤只有4000,當然這只是一個例子,不包括銳,希望樓主能理解
六、如何能夠正確理解股票的“每股收益”
在新會計準則下,每股收益指標的計算方法發生了重大變化,定期報告中將不再出現原來為投資者所熟悉的按全面攤薄法計算的每股收益,取而代之的是基本每股收益。相對于全面攤薄每股收益,基本每股收益進一步考慮了股份變動的時間因素及其對全年凈利潤的貢獻程度,由于新舊會計準則的差異,部分上市公司基本每股收益有可能較2006年年度出現較大增幅投資者可在年報的“主要財務指標”部分中找到按照同一口徑計算的歷年基本每股收益比較數據。此外,在運用市盈率對上市公司股票價值采用相對估值法進行估值時,投資者應關注由于新會計準則的因素造成每股收益的變化。一般投資者在進行投資決策時,往往單純考慮每股收益的指標,但實際上每股收益指標并不能完全反映上市公司的財務狀況、經營成果以及現金流量。僅僅依賴每股收益指標進行投資,片面、孤立地看待每股收益的變動,可能會對公司的盈利能力及成長性的判斷產生偏差。在使用該指標時一定要結合其他財務信息、非財務信息等相關要素,如公司的凈利潤增長率、凈資產收益率、銷售利潤率、資產周轉率等指標的變化以及公司所處行業的周期、行業地位、宏觀環境變化等因素,進行綜合分析后理性投資。
七、如何正確理解“每股收益”
在新會計準則下,每股收益指標的計算方法發生了重大變化,定期報告中將不再出現原來為投資者所熟悉的按全面攤薄法計算的每股收益,取而代之的是基本每股收益。相對于全面攤薄每股收益,基本每股收益進一步考慮了股份變動的時間因素及其對全年凈利潤的貢獻程度,由于新舊會計準則的差異,部分上市公司基本每股收益有可能較2006年年度出現較大增幅投資者可在年報的“主要財務指標”部分中找到按照同一口徑計算的歷年基本每股收益比較數據。此外,在運用市盈率對上市公司股票價值采用相對估值法進行估值時,投資者應關注由于新會計準則的因素造成每股收益的變化。一般投資者在進行投資決策時,往往單純考慮每股收益的指標,但實際上每股收益指標并不能完全反映上市公司的財務狀況、經營成果以及現金流量。僅僅依賴每股收益指標進行投資,片面、孤立地看待每股收益的變動,可能會對公司的盈利能力及成長性的判斷產生偏差。在使用該指標時一定要結合其他財務信息、非財務信息等相關要素,如公司的凈利潤增長率、凈資產收益率、銷售利潤率、資產周轉率等指標的變化以及公司所處行業的周期、行業地位、宏觀環境變化等因素,進行綜合分析后理性投資。
以上就是有關如何知道一家公司股票的每股收益的詳細內容...
評論前必須登錄!
立即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