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理想汽車在美股上市,開盤價11.5美元,比原本的定價高了不少,開盤之后,漲了40%,市值在一百三四十億美元左右,跟蔚來汽車不相上下。
奇怪的是,都是電動汽車概念股,兩者卻是競爭對手。
在理想汽車大漲的時候,蔚來汽車跌了好幾個點。
實話實說,理想汽車不能稱作是純電動汽車,而是電動汽車行業的一個奇葩,叫做增程電動汽車。
增程式電動汽車的解釋:一種在純電動模式下可以達到其所有的動力性能,而當車載可充電儲能系統無法滿足續航里程要求時,打開車載輔助供電裝置為動力系統提供電能,以延長續航里程的電動汽車.且該車載輔助供電裝置與驅動系統沒有傳動軸(帶)等傳動連接。
這個解釋有點復雜,簡單來說,就是這個車靠電動機驅動,電機靠電池帶來動力,當電池沒電的時候,靠汽油發動機發電來帶動。
別說普通人了,就是投資人,對待這個增程式電動汽車,都一臉惴惴不安。
當年理想汽車創始人李想拿這個概念去融資的時候,很多人都打了退堂鼓,不是純電動汽車的玩意,之前沒有人大規模做過,為啥要不走尋常路,搞一個純電動汽車呢?
李想認為,目前純電動汽車解決不了用戶的續航里程焦慮,業界最好的特斯拉,續航里程最高也不過600多公里,一般來說純電動車日常續航里程超過300公里就非常優秀了。
增程式電動車完全解決了里程焦慮問題,跑長途完全不成問題。
事實上,理想汽車第一款Li One的用戶,很多人就用來玩越野,開到青藏高原輕輕松松。
但仍然有人質疑,說這是周星馳電影《國產凌凌漆》里達文西發明的太陽能手電筒,只有光照的時候才會亮,沒有光照完全不亮。
不過,理想汽車的銷量,有力回應了這些質疑者。

作為一款六座大型SUV,理想one售價328000元,絕對不是小數目,根據理想汽車向SEC提交的F1文件,在6月之前理想共賣出去10400輛汽車。
比起蔚來汽車,理想汽車的成本控制比較得當,在不怎么缺錢的情況下,理想汽車員工出差都是同性兩人共住一間,李想本人出差也是坐經濟艙。
我覺得這點顯示理想公司是一個有超越利潤之外追求的公司,2019年4月份新車發布會選在了常州的工廠舉行,昨天上市敲鐘在理想的順義倉庫,外人看簡陋寒酸,但實則不玩虛的,把車做好,價格降低,才是王道。
理想汽車今年一季度毛利6829萬元,毛利率8.02%,整車毛利率8.45%;而蔚來汽車董事長李斌表示,蔚來第二季度整車毛利率可達到5%,整體業務毛利率3%。
在無人駕駛還有一段距離的情況下,目前造車企業比拼的就是誰的車賣得好,誰的成本更低。
雖然理想汽車才有三個季度的數據,看起來李想是真正想清楚了造車這件事,外界說得再炫彩,終究還是應該回到生意的本質:如何造一輛好用又便宜的車。
理想汽車原本并不叫理想,而是叫車和家,是李想的第三次創業。
在互聯網和科技行業,遍地都是名校生,最支持李想的投資人是美團網王興,清華大學本科,內華達大學碩士,李想最高學歷是高中,僅能比得過岳云鵬。
但李想的創業經歷和企業家精神,卻一點不輸給名校生,高中輟學就創辦泡泡網,后來創辦汽車之家,并帶領了汽車之家美國上市,如今也是百億美元的公司。
理想汽車是他又一次創業,5年又創造了一家超過百億美元市值的公司。
李想年少成名,曾經與戴志康、高燃、茅侃侃等年輕人被稱為京城IT四少。
現如今,四人中茅侃侃已經離世,其余三人各有成就,李想扎根在汽車領域,重新出發。
高瓴資本張磊有句名言,叫做時間的朋友。過去20年,李想已經證明自己是一個值得信賴的創業者,未來20年,中國汽車市場會有理想的一席之地嗎?
評論前必須登錄!
立即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