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樞的定義:標準中樞至少由三個線段(即次級別)的重疊部分構成(也可以有n個線段構成)。
2、中樞的方向:線段只有上升和下跌,沒有盤整。
a、上升中樞的金融線段為向上線段。
b、下跌中樞的進入線段為向下線段。
3、中樞的區間:也叫價格重疊區域。
a、中樞區間就是前三個線段的重疊部分,也就是價格的重疊區域,也有的叫盤整區域,洗盤區域。
b、中樞區間的高點取兩個高點或者多個高點中的低點。
c、中樞區間的低點取兩低點或者多個低點中高點。
簡樸說就是高者取其低,低者取其高。
4、走勢的定義。
a、任意周期圖上看到的都是走勢。
b、走勢從方向上分為上漲和下跌。
5、走勢類型:盤整和趨勢,只有一個中樞的叫盤整。
a、走勢類型的特征:必須包含有中樞
b、走勢類型的分類:盤整與趨勢
6、趨勢:有兩個或者兩個以上同級別中樞的走勢類型叫趨勢,且兩個中樞的構成部分無任何接觸。
7、走勢類型方向:向上,向下,盤整。
8、級別的定義:級別是計量單位。
9、級別的工夫與周期:級別是生長的結果,有價格重疊,有中樞形成界別才會擴大。
10、級別的生長
11、背馳的定義
a、背馳是力度衰竭的表現

b、背馳提現了動力學子啊啊纏論中的使用
12、中樞的引力
a、中樞對進入段和離開段具有相同的引力
b、構筑中樞的線段越多其能量越大,能量越大的中樞引力越大,價格一旦脫離中樞,中樞對于價格的推力也越大。
13、背馳的判斷辦法;
a、直接判定法:h2小于h1就是背馳。
b、間接判定法:b段MACD紅柱子的面積小于a段MACD紅柱子的面積,就是背馳。
這節課主要是以圖文的形式呈現,纏論是中國股市第一理論,有著廣大的股民基礎,而且目前是千人千纏論,每個人的理解都不一樣。
二、纏論中樞的使用。
中樞是纏論的核心與基礎,只要把中樞弄知道了,其他概念和辦法就好理解,假如其他的概念和三類買點了解了,但是中樞搞不懂,就等于沒有把握纏論的核心(僅是個人理解,因為許多人學習纏論把三類買點當做核心)
無論是打開是大盤走勢圖,還是板塊走勢圖,還是個股走勢圖,先找到并確認最后一個中樞,然后根據當下價格所處的相對于中樞的位置,來掌握買賣點。
假如沒有學習過纏論,或者根本不了解纏論,也是沒有關系的,這里的中樞你也可以理解成價格重疊區域,或者是盤整區域,洗盤區域都行,雖然和纏論里的中樞定義是不一樣的,但這并不阻礙理解和使用。咱們不是為學而為,而是為用而學。
每個理論都有它的學習邊界和規則,這是為了學習的時分有個參考的標準,便于把握理論的知識要點,但是使用的時分是不能拘泥于理論里的邊界和規則的,不然死的很難看!
打個比方,考駕照的過程和在路上開車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考試的時分你必須按照教練給你說的辦法和規則聯系,不然你無法通過考試,更把握不了開車的要點,但是一旦你通過了考試,拿到駕照,以前在駕校老師教你的邊界和規則,你可以全忘記,只要安全并且符合當下的規則就可以了,絕對不可以死守在駕校學習的時的邊界和規則,不然在馬路上開車會死的很難看!更可笑的是,自己不明白變通,看到別人開車還指責,你那樣開車是不對的,駕校老師是怎樣怎樣教的!
下面就簡樸分享一下,纏論中樞的使用,這里主要從現在價格相對于中樞的位置而討論。
1、股票價格在中樞之下,還在下跌中,沒有出現止跌類買點(纏論1買),這樣的股票加入止跌類股票池保持關注,但是不能買。
在我的課程分享里,雖然有四類買點,但是止跌類買點是不建議買的,是作為一個關注點,參考點,二次探底類買點才是一個值得介入的底風險買點,第1節里對四類買點有詳盡闡述。
2、價格在中樞之下,已經持續止跌類買點,放量反彈之后,縮量回踩,耐心等候二次探底類買點,出現就可以買了,設置好止跌和倉位即可。
3、價格在中樞之上,剛突破中樞,正在放量上漲,這個時分不買,加入突破類股票池關注。
4、價格在中樞之上,放量突破之后縮量回踩,這個時分要時辰關注,耐心等候回踩類買點,買點一旦形成,就可以買入,設置好止損,控制好倉位即可。
5、價格在中樞之中,不建議參與,因為盤整的工夫是未知的,只會閑置資金,升高資金利用效率。盤整的工夫也許一個星期,也許兩個月,也許會持續一年,誰明白呢?但是假如一旦出現了止跌類買點,那么二次探底類買點就會很快到來,一旦出現突破類買點,那么回踩類買點就會很快到來,都不會等太久。
來源:雪球-A波浪教主
評論前必須登錄!
立即登錄 注冊